一种高容量磷酸铁锂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2316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4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容量磷酸铁锂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由双正极活性物质涂层、集流体、极耳构成,正极活性物质涂层由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活性物质涂层、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活性物质涂层组成,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活性物质涂层涂覆在集流体上,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活性物质涂层涂覆在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活性物质涂层上,极耳点焊于集流体的预留空白处。集流体由铝箔或镍箔或镀镍不锈钢箔制成,极耳由金属镍带或者镀镍钢带制成。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正极极片制造的磷酸铁锂型锂离子电池容量高、高倍率,即大电流快速充放电的效果好,能够比较有效地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效果,并有效地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学电源即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型正极极片,适用于制造各种型号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电池工业生产的各种型号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采用的正极极片的结构全部是这样的较大颗粒粒径(微米级)的正极活性物质单层单面或者单层双面涂敷于正极集流体上;正极极片生产所用的正极活性物质大多也是钴酸锂或者三元材料或者磷酸铁锂,所用的导电剂为石墨、溶剂剂为NMP (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其他添加剂混合制作成浆料,浆料经上浆工艺涂敷到铝箔集流体上,再经干燥、压片、分切、点焊上极耳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由于使用的正极活性物质涂层为单一粒径范围的、颗粒较粗的活性物质单层涂敷层,正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粘接程度不均一,粘接不牢固,从而引起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正极活性物质脱落或者电极电化学反应过程一致,从而使得电池的容量迅速降低,循环寿命急剧缩短,甚至由于严重脱粉使得电池短路而报废。此外,由于现有锂离子电池生产所用的正极活性物质都是粒径为微米级的钴酸锂或者三元材料或者磷酸铁锂,其浆料只能采用现有锂离子电池正极制造所用的、所谓单层“涂布”工艺,由于颗粒粒径较粗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炳然詹金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云通磁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