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成伟专利>正文

一种阀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198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4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杆,包括旋转杆和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与密封堵头为分体结构,该旋转杆可与密封堵头相对转动,所述旋转杆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使密封堵头下压的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旋转杆转动,并不带动密封堵头转动,密封堵头在旋转杆往下拧的过程中被下压,从而使得密封堵头只作上下运动,而不作圆周运动,减少了密封堵头锥面或密封口(阀孔)的磨损,极大地提高了密封堵头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杆,该阀杆可应用在割具、流量计等产品上。
技术介绍
在割具、流量计等产品中均设置有一个阀杆,所述的阀杆主要用于通过与阀孔的配合,从而实现产品的密封节流和流量微调。当前的阀杆如图4所示,该阀杆包括旋转杆和密封堵头,所述的旋转杆和密封堵头为一体结构,该阀杆主要存在如下不足1)由于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的影响,密封堵头部的圆跳动和同轴度很难保证,密封效果欠佳,使产品的售后维修量很大,造成极大的人力、 财力浪费;2)在使用过程中,密封堵头与密封口(阀孔)作圆周磨擦,由于使用者为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而过重旋拧阀杆,极易造成密封堵头或密封口(阀孔)的严重磨损,造成密封困难而使产品报废;3)阀孔材料硬度随材质的优良而有高低,使得阀杆与这些材料配合密封时随着材料硬度的降低而更加困难,阀杆限制了低硬度材料的应用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的阀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阀杆,包括旋转杆和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与密封堵头为分体结构,该旋转杆可与密封堵头相对转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凹孔,所述密封堵头穿设在该第一凹孔内,所述第一凹孔的端部向内窄缩。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凹孔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二凹孔,所述密封堵头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凹孔,所述第二凹孔和第三凹孔内设置有旋转球。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杆与密封堵头为面接触,并且所述旋转杆或/和密封堵头接触的端面为窄缩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杆的下端的外侧壁还设置有一个窄缩部。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旋转杆转动,并不带动密封堵头转动,密封堵头在旋转杆往下拧的过程中被下压,从而使得密封堵头只作上下运动,而不作圆周运动,减少了密封堵头锥面或密封口(阀孔)的磨损,极大地提高了密封堵头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在密封过程中,由于旋转杆、旋转球、密封堵头之间在径向上存在一定的活动间隙,从而使密封堵头能够实现自定位,极大地消除了由于加工过程中锥面与主体的形位误差,使密封更可靠。3)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密封堵头的锥面对密封口(阀孔)长时间作轴向方向的压紧和放松,无形中起到了对密封口(阀孔)的研磨作用,从而使密封口(阀孔)光洁度越来越高,更加有利于密封,降低了对阀孔材料硬度的要求,基本杜绝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于割炬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阀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见图 1 图2,一种阀杆,包括旋转杆1,所述旋转杆1的上端设置有旋钮7,该旋转杆1通过其侧壁上设置的外螺纹拧设在割炬的手柄上,转动旋钮7时,可使旋转杆1相对于割炬手柄上升或下降。所述旋转杆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凹孔10,该第一凹孔10内穿设有密封堵头3,并且所述的密封堵头3可在第一凹孔10内上、下滑移。所述第一凹孔10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二凹孔12,所述密封堵头3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凹孔30,所述第二凹孔12和第三凹孔30 内设置有旋转球5。在旋转杆1与密封堵头3之间有旋转球5,可以大大降低旋转杆1与密封堵头3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当旋转杆1转动时,密封堵头3不易随着旋转杆1转动,只能在旋转杆1的作用下在垂直方向移动。所述旋转杆1的下端的外侧壁还设置有一个窄缩部14,设置有窄缩部14可以使旋转杆1的下端轻易的往内收缩(具体工作原理在下面详述)。安装时,将旋转球5置于密封堵头3上端的第三凹孔30内,然后将密封堵头3穿入第一凹孔10中,并使旋转球5的上端位于第二凹孔12内。然后将旋转杆1下端的窄缩部14置入一个套筒中,轻轻敲打旋转杆1,使旋转杆1往下移动,窄缩部14被套筒挤压,使旋转杆1的下端向内收缩,防止密封堵头3脱离旋转杆1。使用时,转动旋钮7,使旋转杆1往下滑移,由于旋转杆1与密封堵头3之间设置有旋转球5,旋转杆1与密封堵头3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这样旋转杆1转动,并不带动密封堵头3转动,密封堵头3在旋转杆1往下拧的过程中被下压,从而使得密封堵头3只作上下运动,而不作圆周运动,减少了密封堵头3锥面或密封口(阀孔)的磨损,极大地提高了密封堵头3的使用寿命。另外,本技术还具有另外一大优点在密封过程中,由于旋转杆1、旋转球5、 密封堵头3之间在径向上存在一定的活动间隙,从而使密封堵头3能够实现自定位,极大地消除了由于加工过程中锥面与主体的形位误差,使密封更可靠。此外,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密封堵头3的锥面对密封口 9 (阀孔)长时间作轴向方向的压紧和放松,无形中起到了对密封口 9 (阀孔)的研磨作用,从而使密封口 9 (阀孔)光洁度越来越高,更加有利于密封,降低了对阀孔材料硬度的要求,基本杜绝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的现象。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区别仅在于,所述第一凹孔10的顶壁与密封堵头3上端面直接接触。所述密封堵头3的上端面为一个窄缩面32,从而使得第一凹孔10的顶壁与密封堵头3上端面接触时,摩擦力较小,从而使得旋转杆1转动时,密封堵头3不随着一起转动。可以理解,也可以在所述第一凹孔10的顶壁的设置有一个窄缩面16,只要使第一凹孔10的顶壁与密封堵头3上端面接触时,摩擦力较小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阀杆,包括旋转杆(1)和密封堵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1)与密封堵头 (3 )为分体结构,该旋转杆(1)可与密封堵头(3 )相对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凹孔 (10),所述密封堵头(3)穿设在该第一凹孔(10)内,所述第一凹孔(10)的端部向内窄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孔(10)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二凹孔(12),所述密封堵头(3)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凹孔(30),所述第二凹孔(12)和第三凹孔(30)内设置有旋转球(5)。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1)与密封堵头(3)为面接触, 并且所述旋转杆(1)或/和密封堵头(3)接触的端面为窄缩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1)的下端的外侧壁还设置有一个窄缩部(1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阀杆,包括旋转杆和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与密封堵头为分体结构,该旋转杆可与密封堵头相对转动,所述旋转杆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使密封堵头下压的端面。本技术旋转杆转动,并不带动密封堵头转动,密封堵头在旋转杆往下拧的过程中被下压,从而使得密封堵头只作上下运动,而不作圆周运动,减少了密封堵头锥面或密封口(阀孔)的磨损,极大地提高了密封堵头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K3/30GK202188147SQ20112022733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朱成伟, 罗光华 申请人:朱成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伟罗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朱成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