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111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风炉,包括粗尘沉降室、燃烧室、换热器、二至八个扇形烟道、烟流分配头和排烟管,换热器采用四层筒状结构,由内至外分别设有热风道、环烟道和冷风道,燃烧室位于换热器下方,粗尘沉降室位于燃烧室的下方,在燃烧室外侧设有二次风进风装置,在换热器下部设置有进料口和热风出口,换热器与粗尘沉降室之间设有冷风进口,扇形烟道和烟流分配头设在换热器上方,其特征在于,进料口和热风出口设置在热风炉的侧面,进料口和热风出口在热风炉上的相对夹角为小于180度。优选的,进料口和热风出口在热风炉上的相对夹角为90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热风炉,充分利用了热风炉侧面间的横向空间,占地空间较小,操作时省时省力,炉火的稳定性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热交换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热风炉,充分利用了热风炉侧面间的横向空间,占地空间较小,操作时省时省力。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热风炉主要由粗尘沉降室、燃烧室、换热器、二至八个扇形烟道、烟流分配头和排烟管组成,其中,换热器采用四层筒状结构,由内至外分别设有热风道、环烟道和冷风道,燃烧室位于换热器下方,粗尘沉降室位于燃烧室的下方,在燃烧室外侧设有二次风进风装置,在换热器下部设置有进料口和热风出口,换热器与粗尘沉降室之间设有冷风进口,扇形烟道和烟流分配头设在换热器上方。上述热风炉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热风炉,但是,进料口与热风出口正对面布置在热风炉两侧,导致热风炉的纵伸空间扩大而没有充分利用热风炉侧面间的横向空间, 增大了热风炉的占地空间,在操作时其便捷性较差;在打开进料口时,由于进料口与热风出口之间的距离较远,导致温差变化很大,难以保持炉火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热风炉,充分利用了热风炉侧面间的横向空间,占地空间较小,操作时省时省力,炉火的稳定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热风炉,包括粗尘沉降室、燃烧室、换热器、二至八个扇形烟道、烟流分配头和排烟管,换热器采用四层筒状结构,由内至外分别设有热风道、环烟道和冷风道,燃烧室位于换热器下方,粗尘沉降室位于燃烧室的下方,在燃烧室外侧设有二次风进风装置,在换热器下部设置有进料口和热风出口,换热器与粗尘沉降室之间设有冷风进口,扇形烟道和烟流分配头设在换热器上方,进料口和热风出口设置在热风炉的侧面,进料口和热风出口在热风炉上的相对夹角为小于180度。优选的,进料口和热风出口在热风炉上的相对夹角为9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热风炉中,进料口和热风出口设置在热风炉的侧面,进料口和热风出口在热风炉上的相对夹角为90度,充分利用了热风炉侧面间的横向空间,占地空间较小,燃料取用方便,若两台热风炉并排放置,可由一个人同时控制两台热风机,操作省时又省力;在打开进料口时,由于进料口与热风出口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温差变化很小,节省了能源并保持了炉火的稳定。附图说明下面根据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热风炉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热风炉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热风炉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热风炉的俯视图。参照附图,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热风炉,包括粗尘沉降室、燃烧室、换热器、二至八个扇形烟道、烟流分配头和排烟管,其中,换热器采用四层筒状结构,由内至外分别设有热风道、环烟道和冷风道,燃烧室位于换热器下方,粗尘沉降室位于燃烧室的下方,在燃烧室外侧设有二次风进风装置,在换热器下部设置有进料口和热风出口,换热器与粗尘沉降室之间设有冷风进口,扇形烟道和烟流分配头设在换热器上方。为了解决本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将进料口 1和热风出口 2设置在热风炉的侧面,进料口 1和热风出口 2在热风炉上的相对夹角α为小于180度。作为优选实施例,进料口 1和热风出口 2在热风炉上的相对夹角α为90度。在本技术中,进料口和热风出口设置在热风炉的侧面,进料口和热风出口在热风炉上的相对夹角为90度,充分利用了热风炉侧面间的横向空间,占地空间较小,燃料取用方便,若两台热风炉并排放置,可由一个人同时控制两台热风机,操作省时又省力;在打开进料口时,由于进料口与热风出口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温差变化很小,节省了能源并保持了炉火的稳定。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热风炉,包括粗尘沉降室、燃烧室、换热器、二至八个扇形烟道、烟流分配头和排烟管,换热器采用四层筒状结构,由内至外分别设有热风道、环烟道和冷风道,燃烧室位于换热器下方,粗尘沉降室位于燃烧室的下方,在燃烧室外侧设有二次风进风装置,在换热器下部设置有进料口和热风出口,换热器与粗尘沉降室之间设有冷风进口,扇形烟道和烟流分配头设在换热器上方,其特征在于,进料口和热风出口设置在热风炉的侧面,进料口和热风出口在热风炉上的相对夹角为小于180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进料口和热风出口在热风炉上的相对夹角为90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风炉,包括粗尘沉降室、燃烧室、换热器、二至八个扇形烟道、烟流分配头和排烟管,换热器采用四层筒状结构,由内至外分别设有热风道、环烟道和冷风道,燃烧室位于换热器下方,粗尘沉降室位于燃烧室的下方,在燃烧室外侧设有二次风进风装置,在换热器下部设置有进料口和热风出口,换热器与粗尘沉降室之间设有冷风进口,扇形烟道和烟流分配头设在换热器上方,其特征在于,进料口和热风出口设置在热风炉的侧面,进料口和热风出口在热风炉上的相对夹角为小于180度。优选的,进料口和热风出口在热风炉上的相对夹角为90度。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热风炉,充分利用了热风炉侧面间的横向空间,占地空间较小,操作时省时省力,炉火的稳定性好。文档编号F24H3/08GK202182558SQ20112028019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杨建华, 詹权胜 申请人: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权胜杨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