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冲洗双层过滤高效水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13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流冲洗双层过滤的高效水处理装置,由成组的微孔滤管组与包其外围的过滤网合组成双层过滤,分别担负粗、细杂质的去除,待滤水切线进入过滤筒,在密封滤网的外围呈螺旋状下降(或上升)而对滤网起到冲洗作用。滤网粗滤后再经微孔滤管精滤,以获取最佳的过滤效率。本装置过滤与冲洗有效结合,双层过滤,结构简单,过滤质量高,适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以微孔过滤管为主导,辅以微孔滤网过滤的旋流冲洗双层过滤高效水处理器。在现有水处理技术中,本人已申报并授权了多个微滤水处理装置专利(ZL93219515.X、ZL98225360.7、ZL98229355.0),用作过滤的主体是微孔过滤管,它不仅提供表面截留,而且还有滤层过滤作用,尽管这一厚度不是很大,但已足够获取高质量的滤液。这些系列微滤水处理装置的唯一不足点在于,待滤液的杂质浓度较高时,直接过滤则将导致过滤液流量急骤减少,使反冲洗周期缩短。为解决此问题,也可采用本人另一项专利(ZL98229360)一“旋转刷洗的水处理过滤机”作预处理设备,但相应带来设备增多、投资加大等弊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将过滤与冲洗有效结合、双层过滤、且结构简单,几乎能适用于绝大多数水质及高杂质浓度的城市给水、工业用水、及生活、工业污水处理的旋流冲洗双层过滤高效水处理器。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旋转冲洗的高效双层水处理过滤器,包括设有源水进口和清水出口、泥渣排放口的外壳体,过滤器呈立式安设,外壳体呈筒状,进水口以切线角度设置,外壳体由集水室、过滤室与泥渣浓缩室三部分组成。过滤器的两端分别设集水室和泥渣浓缩室,中部为过滤室,它们分别接通净水出口、排污口和源水进口。集水室与过滤室之间由分隔板分隔,过滤室内设置微孔滤管组,外套一端固定于分隔板上的桶状过滤网。微孔滤管组一端封闭,另一端穿过分隔板与集水室相通。过滤器可分集水室在上、泥渣浓缩室在下和泥渣浓缩室在上、集水室在下两种安置方式。过滤室接近泥渣浓缩室部位还可切线角度设置源水出口。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在过滤室上方设源水进口,水流以切线方向进入过滤室,在筒体与微孔滤网之间的环状容器内形成旋流布水,旋流向下环洗全部微孔滤网表面后从源水出口流出。由于旋流的反复冲洗,微孔滤网在高浓度杂质进水情况下,网上粗粒杂质的堆集可基本保持恒定,从而获得最佳的过滤效率。2.由于微孔滤网的粗滤保护作用,设于其内的微孔滤管相应过滤负荷大为减轻。高密度布置的滤管不至于因为高浓度杂质的堆集而影响其布水与过滤,提出了过滤效率,延长了反冲洗周期,缩短了反冲洗历时,从而既节水又节能。3.由于双层联合过滤,绝大多数源水情况下,可省去予处理装置,既保证了过滤水的高质量又节省了投资和方便了管理。4.过滤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在加长滤管前提下,单位占地面积的产水率可不小于水平式微滤装置。5.滤芯在反洗时只需投加极少量无毒高效“反洗促进剂”则可维持微孔滤管的“清洁”。加之滤芯组的可拆卸以及单根滤管的可更换,从而确保滤筒一次投资、终身享用。本技术的应用实践表明,由于双层联合过滤的作用,在不投加化学药剂的前提下,高质量的过滤几乎适用于城镇给水的任何水源,包括地下水、地面水、湖泊水高浊度、低浊度、高温、低温。且处理水可以不投或少投消毒剂,极大地改善了水质、降低了成本。除此之外,这种装置还能用于多数工业给水及污水处理。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图1的横向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结构图。图中1.外壳体2.过滤室3.泥渣浓缩室4.微孔滤网5.微孔滤管组6.集水室7.源水进口8.源水出口9.净水出口10.排污口11.分隔板实施例如图1所示,过滤器外壳体1的内部分为三部分,顶部的集水室6、中部的过滤室2和底部的泥渣浓缩室3,过滤室2的上端通源水进口7,过滤室的下端通源水出口8,下部泥渣浓缩室3的下端通排污口10。过滤室2与集水室6之间由分隔板11隔断,微孔滤管组5垂直设置于过滤室2内,微孔滤管组5下端相邻于泥渣浓缩室3的一端封口,另一端则固定在分隔板11上并与集水室6相通。微孔滤管组5外罩有一个桶状微孔滤网4,微孔滤网4的上端固定于分隔板11上,下端则与泥渣浓缩室3相邻。如图2所示,在截面上源水进口7与外壳体1在上端呈切线连接,而源水出口8与外壳体1在下端同样是切线连接。微孔滤网4与微孔滤管组5之间则存在一定间隙。如图3所示,本装置还有另一种结构,它将整个滤筒倒立安设。泥渣浓缩室3此时不再位于过滤室2的下方,而位于上方,源水出口8与排污口10合二为一,用于排渣排气,设于外壳体1的顶端,此形式用于油田污水处理中。本技术主要采用特制的微孔滤管和微孔滤网作过滤元件。滤管的微细滤孔是由材质结构在设定的生产工艺中形成的,而滤网则购自于滤网生产厂。选用合适的微孔滤管及微孔滤网,可以有效地去除泥砂、悬浮物以及细菌等。其中图1的结构主要用作中、高浊度地面水处理,而图3结构则用作污水中含有较多油、气的采油污水处理。以图1的结构为例,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装置在系统和管道上的过滤器,可通过水泵向过滤器供水。源水由进口7切线进入过滤器外壳体1内,在外壳体1与桶形微孔滤网4之间形成螺旋下降,利用水的渗透压力,沿程均匀先经过微孔滤网4,再分散进入各支微孔滤管5的管壁,由下及上地汇集至集水室6,经清水出口9出流。水中所含杂质先被滤网4所拦截,随后微细杂质与细菌则被微孔滤管5所截留,微孔滤管5管壁弯曲多孔的立体网孔道“卡”住部分微细杂质,而多数微细杂质则形成附在滤管外管壁上薄薄的滤膜,可供进一步筛滤、吸附与凝聚去除更为细小的杂质与细菌。由于源水螺旋下降的布水与冲洗合二为一,滤网上堆集的粗颗粒杂质将不断被水的剪切力冲走,由下端源水出口所带走,部分泥渣将由于旋流作用下汇集于底部泥渣浓缩室,可由排泥口排除。本技术在运行中可据源水杂质的浓度高低采用错流运行(有循环)或死端运行(无循环),由于过滤与反冲洗同时进行,利用水流流体剪切力的作用,减少了过滤杂质在微孔滤网这一过滤介质上的沉积,更是大大减少了过滤杂质在微孔滤管表层上的堆积,极大地延长了正常过滤过程,勿需进行频繁地周期反冲洗,即令是反冲洗,历时也相应缩短,达到节水、节能的效果。本技术在处理高浊度地面水时,在不加混凝剂情况下实验的最大浊度为5000NTU,出水为<0.5NTU,比流量则达450升/小时·米2。与不加滤网(没有旋流)的同类型过滤器相比,比流量高一倍以上,且水质无可比似。本技术对于源水浊度的变化适用范围很广,从3NTU-5000NTU均可得到小于0.5NTU的清水(大多数情况下均小于0.2NTU)。除了不加混凝剂,清毒剂也由于浊度的大大下降可以不加或少加。避免了污染水源由于过量加氯消毒带来的弊端。在油田污水处理中,本装置不仅可以取代现有过滤器(1-2级),且过滤水质电可大大提高。在不投加任何药剂条件下,油与机杂的去除均可小于1毫克/升。而硫酸盐还原菌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本装置若在反洗中,不定期或定期微量投加特殊配方的无毒“反洗促进剂”,更可永葆滤管的“清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流冲洗双层过滤高效水处理器,包括外壳体(1)、源水进口(7)、排污口(10)和净水出口(9)以及外壳体(1)内的微孔滤管组(5),其特征在于过滤器采取立式结构,外壳体(1)呈筒状,源水进口(7)以切线角度设置;过滤器的两端分别设集水室(6)和泥渣浓缩室(3),中部为过滤室(2),它们分别接通净水出口(9)、排污口(10)和源水进口(7);集水室(6)与过滤室(2)之间由分隔板(11)分隔,过滤室(2)内设置微孔滤管组(5),外套一端固定于分隔板(11)上的桶状过滤网(4),微孔滤管组(5)一端封闭,另一端穿过分隔板(11)与集水室(6)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旋流冲洗双层过滤高效水处理器,包括外壳体(1)、源水进口(7)、排污口(10)和净水出口(9)以及外壳体(1)内的微孔滤管组(5),其特征在于过滤器采取立式结构,外壳体(1)呈筒状,源水进口(7)以切线角度设置;过滤器的两端分别设集水室(6)和泥渣浓缩室(3),中部为过滤室(2),它们分别接通净水出口(9)、排污口(10)和源水进口(7);集水室(6)与过滤室(2)之间由分隔板(11)分隔,过滤室(2)内设置微孔滤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永新双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