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田施药机墒沟就地取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6199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1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田施药机墒沟就地取水装置,属于水稻田间管理机械领域。该装置包括集水槽、取水辅助装置、自吸泵、两位三通电磁阀、过滤器、单向阀、水箱。取水辅助装置包括上下起伏机构、左右摆动机构和伺服驱动系统;水被自吸泵从集水槽内抽出,经过滤器过滤后流入水箱;为防止过滤器堵塞,定时切换电磁阀,以反冲洗过滤器;上下起伏机构通过集水槽的自动上下起伏实现对墒沟沟底仿形、左右摆动机构在集水槽横向偏移时进行柔性对中,伺服驱动系统在集水槽左右偏转过大时调整取水辅助装置的位置。本装置通过在水田墒沟内就地取水并对之过滤,可获得清洁的水用于混药,减小药箱容积。

A spraying machine of paddy field ditch local water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raying machine in paddy field ditch water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mechanical field of rice field management. The device comprises a water collecting tank, a water intaking auxiliary device, a self suction pump, a two position three way electromagnetic valve, a filter, a one-way valve and a water tank. The auxiliary device comprises a water fluctuation mechanism, swing mechanism and servo drive system; water is self-priming pump from the sump out into the water tank after filtered by the filter; to prevent the blockage of the filter, timing switching solenoid valve to backwash the filter; the ups and downs of institutions through the water collecting tank automatic UPS and downs of ditch ditch profiling, swing mechanism in the water tank when the lateral shift of flexible, servo drive system in the water tank is too large deflection adjustment water auxiliary device position. The device in the paddy field by dead furrow and the local water filtration, can obtain clean water for mixing, reduce the volume of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田施药机墒沟就地取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田间植保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水田施药机墒沟就地取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水稻田施药机械药箱重、接地比压大,对水田泥底层破坏较大,作业过程中容易陷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水箱过重,导致机组自重过大。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水稻田间就地取水,并对水进行强制过滤,以获得清洁的水,然后加以利用,这样可以减小水箱容积,从而使施药机的重量大幅减轻。然而目前水稻田间水层较薄,水面有较多的杂草和杂质,且作业机械在行走过程中上下颠簸,取水十分困难。专利CN201245184Y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履带式拖拉机,具有较小的接地比压,且能适用于多种作业,但是该拖拉机离地间隙只有240mm,不能适用于稻田中后期的作业。为提高作业效率,减小压苗、伤苗率,施药机械的作业幅宽一般都在12米以上,药箱容量1500L以上,因此,减小施药机械药箱的容量可以减轻机组的重量。为此,稻田作业时通过就地取水、强制过滤、在线混药以获得所需的药液,进而实现药液的同步配制和喷施,可将药箱容积从1500L减小到300L以下,实现喷雾机械的轻量化。专利CN104782601A公开了一种水田施药机墒沟取水装置,若机组略微偏离预定轨迹,导致减震器触碰沟壁,集水槽两侧的弹性支架可通过弹性变形使集水槽保持在墒沟中央,但弹性支架没有足够的变形空间,调节余地小。当机组偏离预定轨迹较大时,两侧弹性支架的变形量不同导致两个应变传感器感应到的应变不同,电桥失衡,当电桥输出信号大于设定阈值时,控制系统接收电桥输出信号并报警,提示驾驶员调整机组前进方向,不可自动调整取水装置位置,效率低。当沟底不平时,集水槽两块铰接的板可相对转动,以保持吸水稳定,但是不能对沟底进行仿形。专利CN104324541A公开了一种稻田动态快速吸水强制过滤装置,主要由储水箱、水泵、进水管、集水槽和三级过滤器等组成。集水槽侧板上固定连接着分行器,用于分开两边的水稻,同时拨开稻田水面上的杂质,但是无法对集水槽在墒沟中的位置进行限位,取水不稳定,难以保证清洁度。清理各级过滤掉的杂质时必须拆卸所有过滤器、进水管内部的过滤片,打开集水槽底板,劳动强度大。专利CN202129176U公开了一种自走式喷雾机的补水装置,包括一个药箱,药箱安装在车架中部,用于存储和配比农药,一个补水管,用于向药箱内输送水,在补水管的入水端设有一个喷头,该喷头的主体上设有一个气嘴,气嘴通过一根软管、与药箱外侧的压力控制阀连接,在补水时,将喷头放入水源中,补水管通入药箱内,另外将软管与药箱外侧的压力控制阀连接,通过压力控制阀将补水管内的气体抽出,补水管内形成真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通过补水管补入药箱内。该装置可以自动补水,但是不能有效过滤水中杂质,且流量较小,补水速度较慢。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水稻田间快速稳定的取水,并强制过滤获得清洁的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置,特别适合在水稻田间的墒沟中取水并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田施药机墒沟就地取水装置,在水田墒沟内强制取水并过滤,并保证取水装置始终位于墒沟中心位置,取水口不触碰墒沟侧壁和沟底,取水量大,水质较清,工作稳定,而且可与混药、喷液同时进行,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田施药机墒沟就地取水装置,包括集水槽、取水辅助装置、自吸泵、两位三通电磁阀A、两位三通电磁阀B、过滤器、单向阀和水箱;所述集水槽、自吸泵、两位三通电磁阀A、两位三通电磁阀B、过滤器、单向阀、水箱通过水管依次连接;取水辅助装置中的弯杆与集水槽相连接;所述取水辅助装置包括左右摆动机构、上下起伏机构和伺服驱动系统;所述左右摆动机构包括弯杆、凸台、垫片、弯簧、带座外球面轴承、轴B、导帽和后板;所述凸台固定焊接在集水槽左侧面上;凸台上设置有轴B;所述弯杆两端与后板螺纹连接;所述轴B的轴心与弯杆形成的半圆为同圆心,所述弯杆上套装有弯簧,弯簧一端通过垫片定位,用以防止弯簧穿过集水槽的孔,弯簧另一端压紧在导帽上,所述导帽置于弯杆两端;所述凸台与轴B过盈配合,并通过轴肩限位;凸台上下对称布置有带座外球面轴承;带座外球面轴承与轴B过盈配合,并由弹性挡圈限位,且带座外球面轴承通过螺栓固定在后板右侧面上;所述上下起伏机构包括双头螺柱、连接块、轴承座、双头长螺杆、顶板、轴A、角码、拉簧和带孔环;所述轴承座焊接在后板左侧中间位置,轴承座内安装有两个连接块;连接块一端均设置有轴A,轴A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两根轴A中,一根轴A外径上开设有螺纹,另一根轴A开设有内螺纹,两者形成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另一端均开设有孔,该孔安装有双头螺柱;所述双头长螺杆一端安装在连接块上;双头长螺杆竖直的另一端安装有顶板;顶板下表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角码;角码上连接有拉簧,拉簧另一端设置在带孔环上,带孔环设置在凸台上;所述伺服驱动系统包括角度传感器、联轴器和Z形板;所述角度传感器外壳与Z形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Z形板设置在凸台上;所述联轴器与角度传感器芯轴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上有滤网,集水槽两侧板向中心倾斜,底板向上倾斜,且底板向上倾斜的距离约为5cm~7cm。进一步的,在重力作用下,集水槽、左右摆动机构、轴承座、轴承绕着轴A自由下垂至与沟底接触。进一步的,因沟底不平使得集水槽受到凸起的沟底对它向上的作用力时,拉簧能拉着集水槽绕轴A向上抬起,从而确保集水槽始终贴着沟底却不至于挤压,实现对沟底的仿形和水质的清澈。进一步的,在机组前进过程中,因墒沟直线度差和施药机行驶直行性不稳定,集水槽会偏离预定轨迹,导致集水槽触碰水田墒沟两侧沟壁,弯簧可以通过弹性变形使集水槽沿着弯杆旋转至取水口朝向正前方,以获得较为清澈的水。进一步的,所述弯簧、拉簧分别通过调整导帽、顶板的安装位置来改变松紧程度。进一步的,所述弯杆中间是以轴B的圆心为圆心的180°的圆环,两端是螺纹直杆,端面与集水槽平直的后板平行。进一步的,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轴B转过的角度,当测得的角度大于预设值时发信号给伺服油缸,控制伺服油缸带动取水辅助装置实现复位,且该值可调。进一步的,所述角度传感器量程为5°~1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取水装置可以上下起伏,实现对沟底的仿形,减轻与沟底的挤压碰撞,以获得相对清洁的水。2.取水装置水平方向由压簧进行柔性调节,当集水槽略微偏离正确航道时时,可以对其进行复位,使取水口朝向正前方,以获得较清洁的水。3.伺服驱动系统可在集水槽偏转超过一定范围时,移动整个取水辅助装置,使其始终位于墒沟中央位置,防止取水口触碰墒沟沟底或沟壁,以保持吸水的稳定和干净。附图说明图1为吸水过滤装置吸水工作示意图;图2为吸水过滤装置反冲洗工作示意图;图3为水田墒沟就地取水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装置中的左右摆动机构示意图;图5为图3装置中的上下起伏机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集水槽;2.取水辅助装置;3.自吸泵;4.两位三通电磁阀A;5.两位三通电磁阀B;6.过滤器;7.单向阀;8.水箱;9.弯杆;10.凸台;11.垫片;12.弯簧;13.带座外球面轴承;14.轴B;15.导帽;16.后板;17.角度传感器;18.联轴器;19.Z形板;20.双头螺柱;21.连接块;22.轴承座;23.双头长螺杆;24.顶板;25.轴承;26.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水田施药机墒沟就地取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田施药机墒沟就地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槽(1)、取水辅助装置(2)、自吸泵(3)、两位三通电磁阀A(4)、两位三通电磁阀B(5)、过滤器(6)、单向阀(7)和水箱(8);所述集水槽(1)、自吸泵(3)、两位三通电磁阀A(4)、两位三通电磁阀B(5)、过滤器(6)、单向阀(7)、水箱(8)通过水管依次连接;取水辅助装置(2)中的弯杆(9)与集水槽(1)相连接;所述取水辅助装置(2)包括左右摆动机构、上下起伏机构和伺服驱动系统;所述左右摆动机构包括弯杆(9)、凸台(10)、垫片(11)、弯簧(12)、带座外球面轴承(13)、轴B(14)、导帽(15)和后板(16);所述凸台(10)固定焊接在集水槽(1)左侧面上;凸台(10)上设置有轴B(14);所述弯杆(9)两端与后板(16)螺纹连接;所述轴B(14)的轴心与弯杆(9)形成的半圆为同圆心,所述弯杆(9)上套装有弯簧(12),弯簧(12)一端通过垫片(11)定位,用以防止弯簧(12)穿过集水槽(1)的孔,弯簧(12)另一端压紧在导帽(15)上,所述导帽(15)置于弯杆(9)两端;所述凸台(10)与轴B(14)过盈配合,并通过轴肩限位;凸台(10)上下对称布置有带座外球面轴承(13),带座外球面轴承(13)与轴B(14)过盈配合,并由弹性挡圈(26)限位,且带座外球面轴承(13)通过螺栓固定在后板(16)右侧面上;所述上下起伏机构包括双头螺柱(20)、连接块(21)、轴承座(22)、双头长螺杆(23)、顶板(24)、轴A(27)、角码(28)、拉簧(29)和带孔环(30);所述轴承座(22)焊接在后板(16)左侧中间位置,轴承座(22)内安装有两个连接块(21);连接块(21)一端均设置有轴A(27),轴A(27)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两根轴A(27)中,一根轴A(27)外径上开设有螺纹,另一根轴A(27)开设有内螺纹,两者形成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21)另一端均开设有孔,该孔安装有双头螺柱(20);所述双头长螺杆(23)一端安装在连接块(21)上;双头长螺杆(23)竖直的另一端安装有顶板(24);顶板(24)下表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角码(28);角码(28)上连接有拉簧(29),拉簧(29)另一端设置在带孔环(30)上,带孔环(30)设置在凸台(10)上;所述伺服驱动系统包括角度传感器(17)、联轴器(18)和Z形板(19);所述角度传感器(17)外壳与Z形板(19)通过螺钉连接;所述Z形板(19)设置在凸台(10)上;所述联轴器(18)与角度传感器(17)芯轴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田施药机墒沟就地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槽(1)、取水辅助装置(2)、自吸泵(3)、两位三通电磁阀A(4)、两位三通电磁阀B(5)、过滤器(6)、单向阀(7)和水箱(8);所述集水槽(1)、自吸泵(3)、两位三通电磁阀A(4)、两位三通电磁阀B(5)、过滤器(6)、单向阀(7)、水箱(8)通过水管依次连接;取水辅助装置(2)中的弯杆(9)与集水槽(1)相连接;所述取水辅助装置(2)包括左右摆动机构、上下起伏机构和伺服驱动系统;所述左右摆动机构包括弯杆(9)、凸台(10)、垫片(11)、弯簧(12)、带座外球面轴承(13)、轴B(14)、导帽(15)和后板(16);所述凸台(10)固定焊接在集水槽(1)左侧面上;凸台(10)上设置有轴B(14);所述弯杆(9)两端与后板(16)螺纹连接;所述轴B(14)的轴心与弯杆(9)形成的半圆为同圆心,所述弯杆(9)上套装有弯簧(12),弯簧(12)一端通过垫片(11)定位,用以防止弯簧(12)穿过集水槽(1)的孔,弯簧(12)另一端压紧在导帽(15)上,所述导帽(15)置于弯杆(9)两端;所述凸台(10)与轴B(14)过盈配合,并通过轴肩限位;凸台(10)上下对称布置有带座外球面轴承(13),带座外球面轴承(13)与轴B(14)过盈配合,并由弹性挡圈(26)限位,且带座外球面轴承(13)通过螺栓固定在后板(16)右侧面上;所述上下起伏机构包括双头螺柱(20)、连接块(21)、轴承座(22)、双头长螺杆(23)、顶板(24)、轴A(27)、角码(28)、拉簧(29)和带孔环(30);所述轴承座(22)焊接在后板(16)左侧中间位置,轴承座(22)内安装有两个连接块(21);连接块(21)一端均设置有轴A(27),轴A(27)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两根轴A(27)中,一根轴A(27)外径上开设有螺纹,另一根轴A(27)开设有内螺纹,两者形成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21)另一端均开设有孔,该孔安装有双头螺柱(20);所述双头长螺杆(23)一端安装在连接块(21)上;双头长螺杆(23)竖直的另一端安装有顶板(24);顶板(24)下表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角码(28);角码(28)上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新华沈雪金刘晓凯吴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