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以轮式拖拉机为动力的水田同步覆土开沟起垄直播机,包括机架、覆土装置、液压系统、仿形装置、开沟起垄装置、播种装置、悬挂机构和拖拉机;其中,拖拉机与机架固接,覆土装置设在机架前端,播种装置设在机架后端,仿形装置设在覆土装置和播种装置之间,开沟起垄装置设于仿形装置下端,覆土装置、仿形装置和播种装置分别由液压系统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力底盘通用性较差、工作幅宽受到限制、成本较高,推广难度大及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一次完成覆土、平地、开蓄水沟、开播种沟、精量直播和自适应仿形等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中播种技术,具体来说是以轮式拖拉机为动力的水田同步覆土开沟起垄直播机。
技术介绍
水稻居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首,常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公顷,约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的30%,稻谷总产量近2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5%以上。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近年来由于劳动力大量转移,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成为了提高水稻单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水稻种植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劳动力短缺的关键。目前,水稻种植机械化已成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之一,主要采用轻便型底盘为动力,功率小,工作幅宽受到限制,生产效率较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且轻型动力底盘通用性较差,导致成本较高,推广难度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一次完成覆土、平地、开蓄水沟、开播种沟、精量直播和自适应仿形的以轮式拖拉机为动力的水田同步覆土开沟起垄直播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以轮式拖拉机为动力的水田同步覆土开沟起垄直播机,包括机架、覆土装置、液压系统、仿形装置、开沟起垄装置、播种装置、悬挂机构和拖拉机;其中,拖拉机与机架固接,覆土装置设在机架前端,播种装置设在机架后端,仿形装置设在覆土装置和播种装置之间,开沟起垄装置设于仿形装置下端,覆土装置、仿形装置和播种装置分别由液压系统驱动。所述机架包括前梁、后梁、第一中间支撑梁、第二中间支撑梁、第一侧梁、第二侧梁、左提升架、右提升架、左悬挂吊耳和右悬挂吊耳;其中,前梁和后梁中间位置设有第一中间支撑梁和第二中间支撑梁,第一侧梁设于前梁和后梁的左端部,第二侧梁设于前梁和后梁的右端部,左提升架安装于第一中间支撑梁上,右提升架安装于第二中间支撑梁上,左提升架和右提升架顶端相交处用连接销相连构成上悬挂点,左悬挂吊耳和右悬挂吊耳安装在前梁的前端;上悬挂点、左悬挂吊耳和右悬挂吊耳构成三角形,上悬挂点、左悬挂吊耳和右悬挂吊耳分别与拖拉机上的三点悬挂机构相连。所述覆土装置包括左绞龙覆土器、右绞龙覆土器、绞龙左支撑侧板、绞龙中间支撑板和绞龙右支撑侧板;其中,左绞龙覆土器和右绞龙覆土器均包括筒体,筒体左边设有左螺旋叶片,筒体右边设有右螺旋叶片,筒体中间用内花键轴连接,左绞龙覆土器和右绞龙覆土器通过中间密封轴承连接于绞龙中间支撑板下端,左绞龙覆土器的左端通过左密封轴承连接于绞龙左支撑侧板下端,右绞龙覆土器的右端通过右密封轴承连接于绞龙右支撑侧板下端,绞龙左支撑侧板用铰链连接在第一侧梁上,绞龙右支撑侧板用铰链连接在第二侧梁上,绞龙中间支撑板上端与仿形装置连接。所述仿形装置包括覆土仿形机构、播种仿形装置和仿形机械传感器;其中,覆土仿形机构包括用第一轴承座安装于第一中间支撑梁和第二中间支撑梁下面的覆土器仿形轴和覆土驱动曲柄,覆土驱动曲柄固接于覆土器仿形轴上,绞龙中间支撑板上端与覆土器仿形轴连接,覆土驱动曲柄用铰链和液压系统连接;所述播种仿形装置包括用第二轴承座安装于机架第一中间支撑梁和第二中间支撑梁下面的播种仿形轴、播种驱动曲柄、左播种仿形前连杆、右播种仿形前连杆、左播种仿形后连杆、右播种仿形后连杆、左弹簧减震器和右弹簧减震器,播种驱动曲柄固接于播种仿形轴上,播种驱动曲柄一端通过连杆与覆土驱动曲柄一端连接,左播种仿形前连杆和右播种仿形前连杆的一端均与播种仿形轴连接,左播种仿形前连杆和右播种仿形前连杆的另一端与开沟起垄装置连接,左播种仿形后连杆连接和右播种仿形后连杆一端均铰链连接在后梁下面,左播种仿形后连杆连接和右播种仿形后连杆另一端与开沟起垄装置连接;左播种仿形前连杆、右播种仿形前连杆、左播种仿形后连杆和右播种仿形后连杆构成平行四杆机构,左弹簧减震器与左播种仿形后连杆连接,右弹簧减震器与右播种仿形后连杆连接;所述仿形机械传感器包括用铰链连接于开沟起垄装置上的仿形板,开沟起垄装置上设有左仿形旋转吊耳和右仿形旋转吊耳,左仿形旋转吊耳和右仿形旋转吊耳之间设有仿形滑阀,左仿形灵敏度调节杆、右仿形灵敏度调节杆及仿形滑阀驱动杆的一端分别通过吊耳与仿形板连接,左仿形灵敏度调节杆的中后部与左仿形旋转吊耳连接,左仿形灵敏度调节杆的另一端与左仿形旋转吊耳之间套设左仿形灵敏度调节弹簧,右仿形灵敏度调节杆的中后部与右仿形旋转吊耳连接,右仿形灵敏度调节杆的另一端与右仿形旋转吊耳之间套设右仿形灵敏度调节弹簧,仿形滑阀驱动杆的另一端与仿形滑阀连接。所述左弹簧减震器包括左减震长轴、左减震弹簧和左旋转吊耳,右弹簧减震器包括右减震长轴、右减震弹簧和右旋转吊耳;其中,左减震弹簧一端铰链连接于左播种仿形后连杆上,左减震弹簧另一端穿过左旋转吊耳,右减震弹簧一端铰链连接于右播种仿形后连杆上,右减震弹簧另一端穿过右旋转吊 耳。所述开沟起垄装置包括开沟底板、蓄水沟开沟器和播种沟开沟器;其中,蓄水沟开沟器和播种沟开沟器相间隔设置在开沟底板底部,仿形板用铰链连接于开沟底板上,左播种仿形后连杆连接和右播种仿形后连杆一端与开沟底板铰链连接。所述播种装置包括横梁、种箱、排种器、排种嘴、支架、排种轴和排种器驱动链轮;其中,排种器在横梁后侧,排种轴垂直安装在横梁上,排种轴轴线等距或不等距,相邻排种轴间用联轴器连接,每个排种器下端的排种口正对各播种沟,种箱安装于排种器正上方,种箱数量与排种器相等,横梁安装在支架正上方,支架下端安装在开沟底板上。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泵变速箱、油泵、液压油箱、覆土液压马达、排种器液压马达、仿形驱动油缸、溢流阀、绞龙节流阀、排种节流阀、仿形滑阀及液压油管;其中,油泵变速箱设于机架上,油泵变速箱的输出轴与油泵的输入轴相连,油泵通过液压油管与覆土液压马达、排种器液压马达、仿形滑阀、绞龙节流阀、排种节流阀、溢流阀、仿形驱动油缸和液压油箱构成液压回路,覆土液压马达驱动左绞龙覆土器和右绞龙覆土器,排种器液压马达与排种器驱动链轮连接,仿形驱动油缸与覆土驱动曲柄连接。所述仿形滑阀驱动杆上横向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通过销钉与仿形滑阀连接。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本技术采用拖拉机作为动力源,由拖拉机PTO直接驱动,可大大改善通用性和作业效率。2、本技术可实现覆土装置和播种装置随地表起伏而上下自动调整,播种距离、播种深度、开沟深度可根据农艺要求调整,满足常规稻、杂交稻和超级稻的种植要求。3、本技术中左绞龙覆土器和右绞龙覆土器均包括筒体,筒体左边设有左螺旋叶片,筒体右边设有右螺旋叶片,筒体中间用内花键轴连接,工作时,旋转的螺旋叶片将水田表面的泥沿推运器轴向推送到动力机(轮式拖拉机)前进方向上轮辙压出的轮沟内,可较好恢复地表平整,为播种装置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4、本技术通过直接播种完成水稻种植,省去了育苗、移栽两道工作量大而复杂的农艺过程,简化农艺、节省用工、减轻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液压系统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以轮式拖拉机为动力的水田同步覆土开沟起垄直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覆土装置、液压系统、仿形装置、开沟起垄装置、播种装置、悬挂机构和拖拉机;其中,拖拉机与机架固接,覆土装置设在机架前端,播种装置设在机架后端,仿形装置设在覆土装置和播种装置之间,开沟起垄装置设于仿形装置下端,覆土装置、仿形装置和播种装置分别由液压系统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锡文,杨文武,王在满,臧英,曾山,张明华,陈雄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