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建华专利>正文

水田化肥自动深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6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水田化肥自动深施装置。它由液肥贮存器、液肥流量控制器、连接管、若干液肥分配管及接头所组成,连接管一端与液肥贮存器下端连通,另一端通过接头与液肥分配管相连,液肥流量控制器装在连接管上,设有若干出液小孔的液肥分配管置于施肥的水田入水口处,液肥贮存器位于液肥分配管的上方。能自动均匀深施各种水田化肥。(*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水田化肥自动深施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水田施肥装置,尤其与水田化肥自动深施装置有关。在我国,水田化肥的施用通常是靠人工抛施,而在发达国家则是采用机械抛施,前者存在劳动强度大等不足,而后者存在施肥成本高且田块需要连片大规模的问题,此外,上述二种水田施肥方法还存在施肥不均匀及容易引起“烧苗”等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施肥均匀及不易“烧苗”的水田化肥自动深施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本技术由液肥贮存器,液肥流量控制器,连接管,若干液肥分配管及接头所组成。连接管与液肥贮存器下端连通,液肥流量控制器装在连接管上,液肥分配管管壁上开有若干与液肥分配管内腔连通的小孔,接头连通连接管及液肥分配管,液肥分配管其余部位密封,液肥分配管置于需施肥的水田入口处,液肥贮存器位于液肥分配管的上方。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解决方案,因而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把水流控制板置于水田进水口,使水流通过水流孔进入水田,便不需要人工或机械来完成施肥,而是通过水的动力自动完成施肥;(二)是从液肥分配管小孔中流出的液肥与水流混合,均匀度大大高于现有任何一种施肥方式;(三)是采用本装置在田部无积水的条件下进行,所施肥料大部分将被带入土中,从而达到深施的目的;(四)是由于本装置施肥均匀,不会发生传统施肥方式容易引起的“烧苗”现象,且可大大减少抛施氮肥(铵,氨类)时的挥发引起-->的失氮现象。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是本技术水田化肥自动深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水田化肥自动深施装置由液肥贮存器1,液肥流量控制器2,连接管3,水流控制板4,二根液肥分配管5及接头7所组成。所述的液肥贮存器1为一轻便的容器,例如塑料桶,液肥流量控制器2为一普通阀,连接管3选用塑料软管,水流控制板4为一长方型板材,中间开有矩形水流孔8,液肥分配管5可采用硬质塑料管或金属管,液肥分配管5两端密封,在液肥分配管5管壁上均匀开有若干与液肥分配管内腔9连通的小孔6,接头7为三通或二通接头,用于连通连接管3及液肥分配管5。在液肥贮存器1下端开一孔使之与连接管3连通,液肥流量控制器2装在连接管3上用于调节流量,液肥分配管5固定在水流控制板4上,在液肥分配管5上开有孔用于连接接头7使与连接管3连通。使用时,把水流控制板4置于水田进水口处,使水流通过水流孔8进入水田,再把装有液体化肥(或固体化肥经充分溶解成为液体)的液肥贮存器1置于液肥分配管5的上方任何易于安放处(只要连接管3足够长),打开液肥流量控制器2即可进行施肥。为了使施肥更加均匀,可通过调节液肥控制器2,使水田灌水时间与用本装置施肥的时间接近一致。液肥分配管5的内径为1-100毫米,小孔6的直径为0.1-20毫米,具体尺寸可根据不同种类化肥施肥的需要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田化肥自动深施装置,包括液肥贮存器(1),液肥流量控制器(2)及连接管(3),连接管(3)与液肥贮存器(1)下端连通,液肥流量控制器(2)装在连接管(3)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若干液肥分配管(5)及接头(7),液肥分配管(5)管壁上开有若干与液肥分配管内腔(9)连通的小孔(6),接头(7)连通连接管(3)及液肥分配管(5),液肥分配管(5)其余部位密封,液肥贮存器(1)位于液肥分配管(5)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水田化肥自动深施装置,包括液肥贮存器(1),液肥流量控制器(2)及连接管(3),连接管(3)与液肥贮存器(1)下端连通,液肥流量控制器(2)装在连接管(3)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若干液肥分配管(5)及接头(7),液肥分配管(5)管壁上开有若干与液肥分配管内腔(9)连通的小孔(6),接头(7)连通连接管(3)及液肥分配管(5),液肥分配管(5)其余部位密封,液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华李清
申请(专利权)人:范建华李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