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水错流式筛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230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石油污水处理、用以替代现有沉降处理设备的含油污水错流式筛滤机。由成组吊挂的“软体填料”与包其外围的双层过滤网合组成双层筛滤,分别担负油与粗细杂质的去除。原水切线进入中心筒,在滤网的内部呈螺旋状旋流上升,对滤网起到冲洗作用,同时原水中油气分离上升至顶部,软性填料吸附有机物,原水经滤网粗滤后再经其外围滤网精滤以获取最佳的过滤效率。本装置过滤与冲洗有效结合、双层筛滤、结构简单、过滤质量高、适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以双层滤网为主导,辅以“软性填料”的含油污水错流式筛滤机。在现有石油污水处理系统中,普遍采用“沉降”分离设备。由于系“静态”分离,停留时间长(3-4小时以上)导致罐体尺寸大革命、占地多、投资高。此外,不论是作自然沉降还是“混凝”沉降、分离效率都不高,精度差,出水机杂、油及细菌含量高、运行不稳定。加之维修量大资金耗用多,大有必要采用高效水处理设备加以取代。而在现有水处理技术中,本人已申报并授权的一顶专利(ZL98229360)-“旋转刷洗的水处理过滤机”,用作中、高浊度地面水处理及污水处理的予处理设备。此时原水中各种杂质被双层滤网所截留,细滤网上滤饼不断增厚,依靠粗滤网中心筒体在水流的切线冲击下不停地转动,其上附着的刮刷周而复始对细滤网进行刮刷以保持较稳定的过流量。但如果原水中杂质不是太多,而含有机物及易分离的油、气存在,则采用此专利设备则会导致处理效率不高,油、气及有机物分离不佳等弊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石油污水处理中,“沉降”设备之不足,结合本人已授权专利去弊存利,提供一种含油污水错流式筛滤机,它将过滤与冲洗有效结合、双层过滤,有利于油、气分离和能去除有机物,结构简单,除适用于石油污水处理取代现有“沉降”设备之外,也能用于含有机物的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含油污水错流式筛滤机,它有壳体,内置粗滤网,粗滤网外又设细滤网。壳体内分成中间的过滤室,顶端的油气分离室和底端的污泥浓缩室,三室由上、下隔板分隔。粗、细滤网之间的滤室与污泥浓缩室之间的隔板上设穿孔。粗滤网上口与油气分离室连通,粗滤网内吊挂软性填料。油气分离室上部设集油管,过滤室顶部的细滤网与壳体之间设二次集油管。过滤室的底部设底部排泥管污泥浓缩室底部设排泥管。原水进口由过滤室下部接进粗滤网内,处理水出口接过滤室。本技术的原水进口以切线方式进入粗滤网内。集油管和排泥管均为绕壳体的环状穿孔管。油气分离室顶部设自动排气阀,并在集油管的环状穿孔孔位相当的位置设高低位控制排油触点。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在过滤室下方设原水进口,水流以切线方向进入过滤室的粗滤网内,在由粗滤网构成的中心筒内壁形成自下而上的旋流布水,旋流向上环洗粗滤网的全部表面,大部过滤水经滤网出流。原水中气体和轻质油分离向上。气体由自动排气阀排至大气,油则经环状集油管连续或定期排出。由于旋流的反复冲洗,滤网上粗粒杂质的堆集可基本保持恒定,从而获取最佳的过滤效率。2.过滤室之主体中心内设有环状布置,上下张紧而吊挂的“软性填料”。由于填料所具有的巨大表面积(大于200米2/米池)可去除有机物(COD去除量2-5公斤COD/米3池)及挂留机杂及油。根据需要进水可充气或不充气,也可加注混凝剂(PAC)及破乳剂或不加注。它勿需污泥回流也不会阻碍水流的向上旋流。3.由于双层滤网系疏油材料制成,由于架桥吸附所形成的滤饼又对污水起到精滤作用。提高了处理水质量,加之滤网层很薄(<0.2-0.3毫米),水头损失小,易冲洗和对过滤水量影响小。4.油、气向上分离聚集,污泥向下聚集浓缩,处理水自中部出流,构成相互分工有序、互不干扰。沉降、吸附、分离与过滤完美地分与合之统一。5.除单个滤筒配置外,成组设置的多个滤筒其出水管是连通的。当打开一个滤筒的排泥阀时,由于压力的骤降,系统中过滤水将从出水管及向逆洗本筛选机的双层滤网。此时原水阀关与不关均可,从某种意义上则构成了筛滤机单阀控制的“自动冲洗”。6.筛滤机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顶部油、气分离室中适当位置加有上、下两支控制排油触点。它可据油位的高低,自动开启环状集油管上的排油电磁阀,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本技术若与本人已申报专利99232580.3-“旋流冲洗双层过滤高效水处理器”配套则构成了用于石油污水处理,全面取代现有沉降并联合石英砂或核桃壳过滤的高效处理流程。本技术的应用实践表明,由于双层联合过滤的作用,在不投加化学药剂的前提下,能得到不亚于乃至胜过普通石英砂过滤的良好水质。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用于生活污水及类似工业给水及污水的予处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中1.外壳体 2.过滤室 3.油气分离室 4.污泥浓缩室 5.软性填料 6.支架 7.粗滤网 8.细滤网 9.上隔板 10.下隔板 11.环状穿孔 12.原水进口 13.处理水出口 14.自动排气阀 15.集油管 16.高低位控制排油触点 17.二次集油管 18.排泥管 19.底部排泥管如图1.所示,筛滤机外壳体1的内部分为三部分,顶部的油、气分离室3,中部的过滤室2,底部的污泥浓缩室4,过滤室2的上端通自动排气口14与排油口15,过滤室2的下端通原水进口12和排泥口19,过滤室2与油、气分离室之间由上隔板9隔断,过滤室2与污泥浓缩室之间由下隔板10隔断。软性填料5垂直吊挂在桶状支架6上。油、气分离室3的顶端安设自动排气阀14,油气分离室3的上部通环状穿孔集油管15与设置高低位控制排油触点16。过滤室2中细滤网8外环的顶部通环状穿孔二次集油管17,过滤室2之下隔板10上,位于粗、细滤网之间布有环状穿孔11,过滤室2的中部通处理水出口13。污泥浓缩室4的下部通环状穿孔排泥管18。本技术主要采用特制的软性填料(市面上购得)与疏油双层薄型滤网作水处理元件。软性填料的巨大比表面积与双层疏油薄型滤网是在设定的生产工艺中形成的。软性填料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机杂与细菌。而疏油双层滤网则去除油、悬浮物、砂及细菌。以图示结构为例,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装置在系统中的筛滤机可通过泵或压力管道向筛滤机供水。原水由进口12切线进入筛滤机粗滤网7内,在由粗、细滤网7、8所构成的中心筒内成螺旋上升,利用水的渗透压力,沿程均匀先通过粗滤网7,后经过细滤网8,两级过滤后汇集经处理水出口13出流。水中所含杂质先经吊挂的软性填料所吸附,随后细小杂质分粗细先后被两道滤网所拦截。而水中的油、气则在随水流螺旋状上升过程中,不断碰撞、凝聚成气泡团及油团汇集于油气分离室内,然后由自动排气阀14与环状穿孔集油管15排出。由于原水螺旋上升的布水与冲洗合二为一,粗滤网7上堆集的粗颗粒杂质将不断被水流的剪切力所冲走,连同环状吊挂软性填料5上多余的杂质由筒中心重力下落至底部锥形污泥浓缩室内,经排泥管19排出。粗滤网7与细滤网8之间未能通过细滤网8的杂质将于反洗时、下网通过下隔板10上的环状穿孔11汇集于污泥浓缩室4中,再经环状穿孔排泥管18排出。运行一定时间后,对于并联多个设置的筛滤机组,可打开排泥管18上的阀门,由于压力差的作用,其它筛滤机的处理水可通过处理水管13倒流入本筛滤机对细滤网8进行反冲洗。与此同时,若不关断原水阀,则原水的旋流作用也将同时刷洗粗滤网7,实现开—阀(即排泥管18的阀门)而洗双网(即粗、细滤网7、8)的功效。除此之外,本筛滤机也存在开—阀而正向冲洗双网的可能性。由于网薄,水头损失小,对过滤质量的提高,及短时容易的冲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本技术在油田的相似试验中,原水含油230-360毫克/升时,停留2-3分钟左右,两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含油污水错流式筛滤机,它有壳体(1),内置粗滤网(7),粗滤网(7)外设细滤网(8),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分成中间的过滤室(2),顶端的油气分离室(3)和底端的污泥浓缩室(4),三室由上、下隔板(9、10)分隔;粗、细滤网(7、8)之间的滤室与污泥浓缩室(4)之间的隔板(10)上设环状穿孔(11);油气分离室(3)上部设集油管(15),过滤室(2)顶部的细滤网(8)与壳体(1)之间设二次集油管(17);过滤室(2)的底部设底部排泥管(19)污泥浓缩室(4)底部设排泥管(18);原水进口(12)由壳体下部接进粗滤网(8)内,处理水出口(13)接过滤室(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永新双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