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15411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8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臭氧接触池,废水经过水解酸化、厌氧菌处理、好氧菌处理和沉淀处理后,有机物和氨氮无机物已经被降解殆尽,再次经过臭氧处理后能够有效消除水体中的COD和BOD等污染物,达到了水体的排放标准和回收利用标准。

Petrochemical sewage biological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etrochemical sewage biological treatment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sewage treatment field. The device comprises a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 tank, anaerobic tank and aerobic tank, sedimentation tank and ozone contact tank, water after acidification, anaerobic treatment, aerobic treatment and precipitation process, organic and inorganic nitrogen degradation has been exhausted, again after ozone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remove COD in water and BOD and other pollutants, reached the water discharge standards and recycling standar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炼油化工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得到的工业废水有:原油脱盐水、产品洗涤水、汽提蒸汽冷凝水、油罐脱水、机泵冷却水、冷却塔和锅炉排污水等,其特点是:废水量大、水质成分复杂、水质波动大、有机物含量高、含有多种重金属。目前国内大部分炼化企业都用“隔油-气浮-生化”工艺处理废水,其中生化阶段在处理污水时受到前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的影响较大,在受到高负荷冲击时,出水指标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且难以实现污水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臭氧接触池,所述水解酸化池通过管道与所述厌氧池连通;所述厌氧池为密封结构,其顶部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转轴从顶部插入所述厌氧池中,所述转轴末端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厌氧池通过管道与所述好氧池连通,所述好氧池中安装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中填充有生物倍增填料,所述生物倍增填料上铺设有生长有工程菌的生物膜,所述固定框架与所述好氧池的底部之间形成游离培养区,所述好氧池外部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送气管穿过所述固定框架插入所述游离培养区中,且所述游离培养区通过第一回流管与所述厌氧池内部连通;所述游离培养区还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内部的底面上固定有多个倾斜的隔板,所述沉淀池通过第二回流管与所述水解酸化池连通;所述沉淀池还通过第一排液管从底部连通至所述臭氧接触池内部,所述臭氧接触池外部安装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气管插入至所述臭氧接触池中。较佳地,还包括第一砂滤罐和第二砂滤罐,所述第一砂滤罐内部水平安装有第一隔网,所述第一隔网上方和下方均覆盖有砂砾,其中所述第一隔网上方砂砾密度小于下方砂砾密度,所述第一砂滤罐内部通过管道将所述第一隔网下方空间与所述水解酸化池连通;所述第二砂滤罐内部水平安装有第二隔网,所述第二隔网上方和下方均覆盖有砂砾,其中所述第二隔网上方砂砾密度小于下方砂砾密度,所述第二砂滤罐内部通过第二排液管将所述第二隔网上方空间与所述臭氧接触池连通。较佳地,所述厌氧池顶部安装有气体监测表,所述气体监测表通过管道与所述厌氧池内部连通。较佳地,所述气体监测表为甲烷监测表。较佳地,所述气泵的送气管在伸入所述游离培养区中的部分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气管在伸入所述臭氧接触池中的部分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臭氧接触池,废水经过水解酸化、厌氧菌处理、好氧菌处理和沉淀处理后,有机物和氨氮无机物已经被降解殆尽,再次经过臭氧处理后能够有效消除水体中的COD和BOD等污染物,达到了水体的排放标准和回收利用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砂滤罐,110-第一隔网,200-水解酸化池,300-厌氧池,310-搅拌电机,320-气体监测表,400-好氧池,410-固定框架,420-气泵,421-送气管,430-第一回流管,500-沉淀池,510-隔板,520-第一排液管,530-第二回流管,600-臭氧接触池,610-臭氧发生器,611-臭氧气管,700-第二砂滤罐,710-第二排液管,720-第二隔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200、厌氧池300、好氧池400、沉淀池500和臭氧接触池600。所述水解酸化池200通过管道与所述厌氧池300连通,所述厌氧池300为密封结构,其顶部安装有搅拌电机310,所述搅拌电机310的转轴从顶部插入所述厌氧池300中,所述转轴末端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厌氧池300顶部安装有气体监测表320,所述气体监测表320通过管道与所述厌氧池300内部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监测表320为甲烷监测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气体监测表320还可以为氨气监测表等其他监测装置。所述厌氧池300通过管道与所述好氧池400连通,所述好氧池400中安装有固定框架410,所述固定框架410中填充有生物倍增填料,所述生物倍增填料上铺设有生长有工程菌的生物膜,所述固定框架410与所述好氧池400的底部之间形成游离培养区,所述好氧池400外部安装有气泵420,所述气泵420的送气管421穿过所述固定框架410插入所述游离培养区中,且所述游离培养区通过第一回流管430与所述厌氧池300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回流管430上安装有单向阀,仅允许液体从所述游离培养区流向所述厌氧池3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泵420的送气管421在伸入所述游离培养区中的部分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游离培养区还通过管道与所述厌氧池300连通,所述沉淀池500内部的底面上固定有多个倾斜的隔板510,多个所述隔板510相互平行且均匀排列。所述沉淀池500通过第二回流管530与所述水解酸化池200连通,所述第二回流管530上安装有单向阀,仅允许液体从所述沉淀池流向所述水解酸化池200。所述沉淀池500还通过第一排液管520从底部连通至所述臭氧接触池600内部,所述臭氧接触池600外部安装有臭氧发生器610,所述臭氧发生器610的臭氧气管611插入至所述臭氧接触池600中。所述臭氧发生器610的臭氧气管611在伸入所述臭氧接触池600中的部分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砂滤罐100和第二砂滤罐700,所述第一砂滤罐100内部水平安装有第一隔网110,所述第一隔网110上方和下方均覆盖有砂砾,其中所述第一隔网110上方砂砾密度小于下方砂砾密度,所述第一砂滤罐100内部通过管道将所述第一隔网110下方空间与所述水解酸化池200连通;所述第二砂滤罐700内部水平安装有第二隔网720,所述第二隔网720上方和下方均覆盖有砂砾,其中所述第二隔网720上方砂砾密度小于下方砂砾密度,所述第二砂滤罐700内部通过第二排液管710将所述第二隔网720上方空间与所述臭氧接触池60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出水品质,还可以在所述第二砂滤罐700中的砂砾中掺杂生物活性炭,进一步去除BOD和COD等污染物。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臭氧接触池,废水经过水解酸化、厌氧菌处理、好氧菌处理和沉淀处理后,有机物和氨氮无机物已经被降解殆尽,再次经过臭氧处理后能够有效消除水体中的COD和BOD等污染物,达到了水体的排放标准和回收利用标准。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酸化池(200)、厌氧池(300)、好氧池(400)、沉淀池(500)和臭氧接触池(600),所述水解酸化池(200)通过管道与所述厌氧池(300)连通;所述厌氧池(300)为密封结构,其顶部安装有搅拌电机(310),所述搅拌电机(310)的转轴从顶部插入所述厌氧池(300)中,所述转轴末端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厌氧池(300)通过管道与所述好氧池(400)连通,所述好氧池(400)中安装有固定框架(410),所述固定框架(410)中填充有生物倍增填料,所述生物倍增填料上铺设有生长有工程菌的生物膜,所述固定框架(410)与所述好氧池(400)的底部之间形成游离培养区,所述好氧池(400)外部安装有气泵(420),所述气泵(420)的送气管(421)穿过所述固定框架(410)插入所述游离培养区中,且所述游离培养区通过第一回流管(430)与所述厌氧池(300)内部连通;所述游离培养区还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500)连通,所述沉淀池(500)内部的底面上固定有多个倾斜的隔板(510),所述沉淀池(500)通过第二回流管(530)与所述水解酸化池(200)连通;所述沉淀池(500)还通过第一排液管(520)从底部连通至所述臭氧接触池(600)内部,所述臭氧接触池(600)外部安装有臭氧发生器(610),所述臭氧发生器(610)的臭氧气管(611)插入至所述臭氧接触池(600)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酸化池(200)、厌氧池(300)、好氧池(400)、沉淀池(500)和臭氧接触池(600),所述水解酸化池(200)通过管道与所述厌氧池(300)连通;所述厌氧池(300)为密封结构,其顶部安装有搅拌电机(310),所述搅拌电机(310)的转轴从顶部插入所述厌氧池(300)中,所述转轴末端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厌氧池(300)通过管道与所述好氧池(400)连通,所述好氧池(400)中安装有固定框架(410),所述固定框架(410)中填充有生物倍增填料,所述生物倍增填料上铺设有生长有工程菌的生物膜,所述固定框架(410)与所述好氧池(400)的底部之间形成游离培养区,所述好氧池(400)外部安装有气泵(420),所述气泵(420)的送气管(421)穿过所述固定框架(410)插入所述游离培养区中,且所述游离培养区通过第一回流管(430)与所述厌氧池(300)内部连通;所述游离培养区还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500)连通,所述沉淀池(500)内部的底面上固定有多个倾斜的隔板(510),所述沉淀池(500)通过第二回流管(530)与所述水解酸化池(200)连通;所述沉淀池(500)还通过第一排液管(520)从底部连通至所述臭氧接触池(600)内部,所述臭氧接触池(600)外部安装有臭氧发生器(61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仵东亮王峰魏巍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