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余热利用及改善内循环水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3989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炉余热利用及改善内循环水的设备,可有效解决节约软化水,减少水套结垢,延长水套使用寿命,同时对经过炉体后变热的水进行充分利用的问题,其结构是,电熔炉的炉体周边有内循环水夹套,内循环水夹套的进水管与冷凝器的出水端相连,进水管上装有水泵,冷凝器置于水池中,冷凝器的另一端经软化水箱的下水管与软化水箱相连通,电熔炉的内循环水夹套的出水管与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一端相连,第二调节阀另一端经回水管与软化水箱的回水端和散热管的出水端相连,第三调节阀另一端与散热管的进水端相连,散热管置于车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节约软化水,减少水套结垢,延长水套使用寿命,改善电炉循环冷却水系统,保证冷却效果,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熔锆刚玉熔铸炉的内循环水系统改善及熔铸炉的余热利用的一种电炉余热利用及改善内循环水的设备
技术介绍
电熔锆刚玉产品生产是将配制好的原材料加入电熔炉中进行熔化、浇铸成型,熔化温度在190(T193(TC之间。为延长电熔炉使用寿命,在炉体外加循环水冷却系统进行降温处理,为避免水套结垢,循环水需使用经处理过的软化水。软化水用量大,经过炉体变热后的水直接排放,是一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炉余热利用及改善内循环水的设备,可有效解决节约软化水,减少水套结垢,延长水套使用寿命,同时对经过炉体后变热的水进行充分利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电熔炉、冷凝器、软化水箱和散热管,电熔炉的炉体周边有内循环水夹套,内循环水夹套的进水管与冷凝器的出水端相连,进水管上装有水泵,冷凝器置于水池中,冷凝器的另一端经软化水箱的下水管与软化水箱相连通,电熔炉的内循环水夹套的出水管与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一端相连,第二调节阀另一端经回水管与软化水箱的回水端和散热管的出水端相连,第三调节阀另一端与散热管的进水端相连, 散热管置于车间内。本专利技术节约软化水,减少水套结垢,延长水套使用寿命,同时对经过炉体后变热的水进行充分利用,改善电炉循环冷却水系统,保证冷却效果,节能环保。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电熔炉、冷凝器、软化水箱和散热管,电熔炉12的炉体周边有内循环水夹套11,内循环水夹套11的进水管10与冷凝器2的出水端相连,进水管10 上装有水泵8,冷凝器2置于水池1中,冷凝器2的另一端经软化水箱的下水管4与软化水箱5相连通,电熔炉的内循环水夹套11的出水管13与第二调节阀14、第三调节阀15 —端相连,第二调节阀14另一端经回水管7与软化水箱5的回水端和散热管16的出水端相连, 第三调节阀15另一端与散热管16的进水端相连,散热管16置于车间17内。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进水管10上装有分水器9 ;所述的冷凝器2和软化水箱5之间的下水管4上装有第一调节阀3,并与冷凝器的出水端上的水泵8相连通;所述的软化水箱5上装有排气管6。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包括电熔炉、软化水系统,软化水冷却系统,余热利用系统,余热利用主要是冬季用来提高室温,夏季直接回到软化系统进行处理,再经冷却系统降温后使用。具体是冬季第一调节阀3和第二调节阀14关闭,第三调节阀15开启,软化水从软化水箱5 下来后,经由水泵8提升,分水器9分流后进入电熔炉内循环水夹套11,对炉体进行降温,降温后从出水管13出来后的热水流经加工车间的散热管16,提高加工车间室温,从散热管16 出来后的水再重新回到软化水箱5,进入下一次的循环。夏季第一调节阀3和第二调节阀14开启,第三调节阀15关闭,软化水从软化水箱5下来后,经由冷凝器2冷却后,通过水泵8提升,分水器9分流后进入电熔炉内循环水夹套11,对炉体进行降温,降温后从出水管13出来后的水重新回到软化水箱5,进入下一次的循环。本专利技术经测试和试用,可节约软化水30-50%,可减少水套结垢,延长使用寿命1-2 倍,利用余热调控加工车间室温,省去空调设备,降低费用,节能环保,而且能在停电后,利用水温差自动循环,有效保证了电熔炉的生产,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权利要求1.一种电炉余热利用及改善内循环水的设备,包括电熔炉、冷凝器、软化水箱和散热管,其特征在于,电熔炉(12)的炉体周边有内循环水夹套(11),内循环水夹套(11)的进水管(10 )与冷凝器(2 )的出水端相连,进水管(10 )上装有水泵(8 ),冷凝器(2 )置于水池(1) 中,冷凝器(2)的另一端经软化水箱的下水管(4)与软化水箱(5)相连通,电熔炉的内循环水夹套(11)的出水管(13)与第二调节阀(14)、第三调节阀(15) —端相连,第二调节阀 (14)另一端经回水管(7)与软化水箱(5)的回水端和散热管(16)的出水端相连,第三调节阀(15)另一端与散热管(16)的进水端相连,散热管(16)置于车间(1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余热利用及改善内循环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0 )上装有分水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余热利用及改善内循环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2)和软化水箱(5)之间的下水管(4)上装有第一调节阀(3),并与冷凝器的出水端上的水泵(8)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余热利用及改善内循环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化水箱(5)上装有排气管(6)。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炉余热利用及改善内循环水的设备,可有效解决节约软化水,减少水套结垢,延长水套使用寿命,同时对经过炉体后变热的水进行充分利用的问题,其结构是,电熔炉的炉体周边有内循环水夹套,内循环水夹套的进水管与冷凝器的出水端相连,进水管上装有水泵,冷凝器置于水池中,冷凝器的另一端经软化水箱的下水管与软化水箱相连通,电熔炉的内循环水夹套的出水管与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一端相连,第二调节阀另一端经回水管与软化水箱的回水端和散热管的出水端相连,第三调节阀另一端与散热管的进水端相连,散热管置于车间内,本专利技术节约软化水,减少水套结垢,延长水套使用寿命,改善电炉循环冷却水系统,保证冷却效果,节能环保。文档编号F27D9/00GK102401580SQ20111039523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专利技术者宁本荣, 李万顺, 赵长顺, 龙沾卫 申请人:郑州远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沾卫赵长顺李万顺宁本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远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