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小桐子果壳中制备杀虫物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25661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小桐子果壳中提取、分离出杀虫活性物质的方法。其步骤是:1、将小桐子果壳晒干后粉碎,按体积1∶10加入乙醇(工业酒精),密封后在室温冷浸提取,用旋转蒸发仪回收乙醇,浓缩得到乙醇粗提物浸膏。2、将乙醇提取物浸膏用2倍体积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加入2倍体积的石油醚反复萃取,丢弃石油醚萃取液,保留石油醚萃取后的剩余水相;取石油醚萃取后的剩余水相,加入2倍体积的三氯甲烷萃取,分液后丢弃三氯甲烷萃取液,保留三氯甲烷萃取后的剩余水相;取三氯甲烷萃取后的剩余水相,加入2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分液后丢弃乙酸乙酯萃取液,保留乙酸乙酯萃取后的剩余水相;取乙酸乙酯萃取后的剩余水相,加入2倍体积的正丁醇萃取,分液后丢弃剩余水相,获得具有对蚜虫、菜青虫等常见农作物害虫具有毒杀作用的正丁醇萃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所得乙醇提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杀虫效果显著,可作为制备植物源杀虫剂的原药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果壳中制备出杀虫活性物质的方法,属植物源农药研究

技术介绍
小桐子又名麻疯树,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Jatropha)落叶灌木, 是国内外传统的药用、有毒植物。因其种仁含油率最高可达61.5%,现在非洲、北美、印度、 东南亚及中国西南等地的热区,已作为一种极为适宜的生物柴油原料被人工大面积栽培。 随着中国生物柴油小桐子原料基地的建成,如何科学地开发利用生物柴油小桐子产业中产生的大量“副产物”——占干果量30% -40%的果壳,是生物柴油小桐子产业基地建设中急需解决和面对的难题之一,也是实现小桐子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农药是用于防治植物病、虫、草害的药剂,是保证农业稳产、增收的重要生产资料。 植物在与有害生物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具有杀虫、抗菌和化感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次生代谢物质来源于自然,在自然界有其顺畅的降解途径,易降解,不会引起生物富集现象;具有低毒、低残留、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因此, 利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巧生李育川刘丽史红专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