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GCC钢精炼工位高钙线的喂入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18297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GCC钢精炼工位高钙线的喂入优化方法,其特征是:在精炼炉每炉200t钢水的生产条件下,对连续生产的LF精炼炉处理后的钢水进行高钙线喂入,喂丝速度为4m/s,喂入量为每炉钢水中喂入249~334米高钙线,所述高钙线为:外表面由一层厚度为1.0mm的铁皮包裹且铁皮的表面没有接缝,芯部为钙含量达到100wt%的纯钙粉的包芯线,高钙线的直径为9.5mm。其优点是:提高了精炼工位钙处理时钙的收得率,减少了高钙线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GCC钢精炼工位高钙线的喂入优化方法,特别是一种高钙线在 LF炉精炼工位的较优喂入方法,属于冶金工业生产的炼钢领域。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SGCC钢在浇铸过程中水口絮流,保证钢水的可浇性,在精炼结束后必须对钢水进行钙处理(喂入钙线),包钢薄板厂在SGCC钢生产中采用高钙线进行钙处理。高钙线的特点是其直径为9. 5mm左右,高钙线的芯部是纯钙粉,钙含量达到了 100%,其外表面由一层厚度为1. Omm的铁皮包裹且铁皮的表面没有接缝,这样就保证了高钙线芯部的钙不可能被氧化。另外,高钙线的外表层铁皮厚度达到1mm,因此比较厚,在插入钢水时,高钙线不容易被折断,另外也不容易漂浮在钢液面上与精炼渣进行反应从而造成钙的收得率较低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精炼钙处理时钙的收得率,减少高钙线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进行了高钙线优化生产试验,即在LF精炼结束后调整高钙线喂入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精炼钙处理时钙的收得率,减少高钙线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而提供一种SGCC钢精炼工位高钙线的喂入优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对连续生产的LF精炼炉处理后钢水进行高钙线的喂入,且对高钙线采用不同的喂丝(线)速度进行操作。所述高钙线为外表面由一层厚度为1. Omm的铁皮包裹且铁皮的表面没有接缝, 芯部为钙含量达到100衬%的纯钙粉的包芯线,高钙线的直径为9. 5mm,在精炼炉每炉200t 钢水的生产条件下,以4m/s的喂丝速度进行喂线,向每炉钢水中喂入249 334米高钙线。本专利技术优点是提高了精炼工位钙处理时钙的收得率,减少了高钙线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喂线前后的冶炼工艺过程为一炉钢到达LF精炼后,首先升温化渣,脱硫,并调节成份达到标准后,离线测温定氧,然后根据钢水氧含量喂一定量的铝线后,再喂高钙线,喂丝结束后测温定氧,软吹一定时间后,吊包到铸机工位,然后将钢包内的钢水倒入中间包进行浇注,钢包内的钢水重量为200t。为了使试验结果符合实际生产情况,并保证有良好的重现性,因此对连续生产的 LF精炼炉处理后钢水进行高钙线试验。分别以2m/S、3m/S、4m/S和5m/S的喂线速度考察了钢水中达到一定钙含量所需要消耗的高钙线长度。前3种喂线(丝)速度分别连续进行了 50炉钢的试验,5m/S的喂丝速度只进行了 3炉,发现这样的喂线速度对钢包的底部有一定损害,因此未再进行该喂丝速度的试验。表1不同喂丝下钢水氧活度和温度变化权利要求1. 一种SGCC钢精炼工位高钙线的喂入优化方法,其特征是在精炼炉每炉200t钢水的生产条件下,对连续生产的LF精炼炉处理后的钢水进行高钙线喂入,喂丝速度为4m/s, 喂入量为每炉钢水中喂入249 334米高钙线,所述高钙线为外表面由一层厚度为1.0mm 的铁皮包裹且铁皮的表面没有接缝,芯部为钙含量达到100wt%的纯钙粉的包芯线,高钙线的直径为9. 5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GCC钢精炼工位高钙线的喂入优化方法,其特征是在精炼炉每炉200t钢水的生产条件下,对连续生产的LF精炼炉处理后的钢水进行高钙线喂入,喂丝速度为4m/s,喂入量为每炉钢水中喂入249~334米高钙线,所述高钙线为外表面由一层厚度为1.0mm的铁皮包裹且铁皮的表面没有接缝,芯部为钙含量达到100wt%的纯钙粉的包芯线,高钙线的直径为9.5mm。其优点是提高了精炼工位钙处理时钙的收得率,减少了高钙线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C21C7/00GK102382940SQ20111034540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专利技术者刘平, 姜海龙, 张昭, 李峰, 李文艺, 韩春鹏 申请人: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春鹏刘平张昭李文艺姜海龙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