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内部冷却心轴单元的主轴装置,包含一个头座单元、一个心轴单元、一个壳体单元、一个马达及一个轴承单元。该头座单元的一支推杆与该心轴单元的一个轴套之间产生一个环形空间,该推杆具有一个能引入外部冷空气的主流道及数个由该主流道贯穿至该环形空间的歧流道,借此,该主轴装置运转时,利用冷空气导入该推杆内部以及该环形空间,能自内部对该心轴单元进行冷却,且能提高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内部冷却心轴单元的主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主轴装置,包含一个心轴单元、一个套设在该心轴单元外部的壳体、一个安装在该心轴单元与该壳体之间的马达、一个设置在该马达前侧且安装在该心轴单元与该壳体之间的前轴承、一个设置在该马达后侧且安装在该心轴单元与该壳体之间的后轴承。有一种主轴装置,是在该壳体设有一个冷却流道,且在启动马达时,将冷却流体导入该冷却流道,借以对该前轴承、该后轴承因为该心轴单元高速旋转摩擦空气产生的热能及马达运转所产生的热能进行冷却。另一种主轴装置(如中国台湾公开编号201103691号),是将该壳体分制成一个外套件及一个套固在该外套件内部的冷却套,在该冷却套内设置一个冷却流道,则能使该主轴装置运转时产生冷却效果。虽然上述的主轴装置都能自该马达、该前轴承、该后轴承外部进行冷却,但是都无法直接冷却位于最内部的心轴单元,且随着马达转速的提升,磨擦损失与马达功率会随着增加,导致心轴单元温度上升,且当该心轴单元与该马达的定子温度上升时,电性损耗会增加,连带电流、滑差等都会变大。另外,心轴单元温度越高,相关零组件的热变化越严重,对于精密加工的表现会有负面影响,如加工热位移增加、加工精度下降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直接冷却心轴单元且产生较佳冷却效果、提升加工精度的自内部冷却心轴单元的主轴装置。本技术自内部冷却心轴单元的主轴装置,包含一个头座单元、一个心轴单元、 一个壳体单元、一个马达及一个轴承单元,该头座单元具有一个头座、一个设置在该头座的压力缸及一支推杆,该推杆沿着一条轴线延伸,受该压力缸驱动能沿着该轴线移动,该推杆具有一个对应该压力缸的第一端部及一个沿着该轴线与该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一个由该第一端部延伸至该第二端部的外周面、一个沿着该轴线延伸的主流道及数个由该主流道贯穿至该外周面的歧流道,该主流道具有一个设于该第一端部且能引入外部冷空气的入口端及一个设于该第二端部的出口端,该心轴单元沿着该轴线延伸且设置在该头座单元一侧,并具有一个轴套,该轴套具有一个能界定出一个内孔的内环面,该推杆伸设在该内孔中,且在该外周面与该内环面之间产生一个环形空间,该壳体单元呈中空筒状且套设在该心轴单元外部,该马达安装在该心轴单元与该壳体单元之间,该轴承单元安装在该心轴单元与该壳体单元之间。本技术的自内部冷却心轴单元的主轴装置,该头座单元的头座具有一个滑孔,该推杆自该滑孔穿出于该头座,该头座单元还具有数个套设在该滑孔与该推杆之间的防漏元件。本技术的自内部冷却心轴单元的主轴装置,该头座单元的头座还具有一个连通该滑孔的进气孔及一个设于该滑孔一侧的排气孔,该推杆还具有一个连通该进气孔的导孔,该导孔位于两个防漏元件之间,且连通该进气孔与该主流道的入口端,该排气孔与该环形空间相连通。本技术的自内部冷却心轴单元的主轴装置,该心轴单元还具有一个沿着该轴线滑动套设在该轴套中的滑动件、一个沿着该轴线与该滑动件锁接的筒夹及一个套设在该轴套与该滑动件之间的弹力件,该滑动件具有数个与该环形空间相连通的引流孔,该筒夹具有一个与所述引流孔相连通的导气孔及数个由该导气孔连通至该筒夹外部的散气孔,所述散气孔通过该筒夹与该轴套之间的缝隙连通至该主轴装置外部。本技术的自内部冷却心轴单元的主轴装置,该轴承单元包含一个设置在该马达前侧的前轴承及一个设置在该马达后侧的后轴承。本技术的自内部冷却心轴单元的主轴装置,该轴承单元的前轴承与该后轴承均为空气轴承。本技术的自内部冷却心轴单元的主轴装置,该壳体单元具有一个围绕该轴线设置的冷却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推杆内部设有该主流道及所述歧流道,使外部冷空气能输入至该推杆与该轴套之间,能自内部对该心轴单元进行冷却,进而产生较佳冷却效果、提升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内部冷却心轴单元的主轴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组合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自内部冷却心轴单元的主轴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头座单元10、一个心轴单元20、一个壳体单元30、一个马达40及一个轴承单元。该头座单元10具有一个头座11、一个设置在该头座11的压力缸12、一支受该压力缸12驱动的推杆14及数个套设在该头座11与该推杆14之间的防漏元件15。该头座11具有一个沿着一条轴线L设置的滑孔111、一个连通该滑孔111的进气孔112及一个设于该滑孔111 一侧的排气孔113。该推杆14自该滑孔111穿出于该头座11,且所述防漏元件15套设在该滑孔111 与该推杆14之间,本实施例的防漏元件15设置在该推杆14,并使该滑孔111产生气密,该推杆14具有一个连通该进气孔112的导孔140,该导孔140 —端位于两个防漏元件15之间。该推杆14沿着该轴线L延伸,受该压力缸12驱动能沿着该轴线L移动,还具有一个对应该压力缸12的第一端部141、一个沿着该轴线L与该第一端部141相反的第二端部142、 一个由该第一端部141延伸至该第二端部142的外周面143、一个沿着该轴线L延伸的主流道144及数个由该主流道144贯穿至该外周面143的歧流道145,该主流道144具有一个设于该第一端部141且能引入外部冷空气的入口端146及一能设于该第二端部142的出口端147,该导孔140连通该进气孔112与该主流道144的入口端146。值得说明的是,该推杆14可为单件式或两件式,以单件式而言,该第一端部141及第二端部142位在同一个元件上,以两件式而言,该第一端部141及第二端部142分别位在上、下串接的两个元件上。该心轴单元20沿着该轴线L延伸且设置在该头座单元10 —侧,并具有一个轴套 21、一个沿着该轴线L滑动套设在该轴套21中的滑动件22、一个沿着该轴线L与该滑动件 22锁接的筒夹23及一个套设在该轴套21与该滑动件22之间的弹力件M。该轴套21具有一个能界定出一个内孔211的内环面212,该推杆14伸设在该内孔 211中,且在该外周面143与该内环面212之间产生一个环形空间70,该排气孔113与该环形空间70相连通,且该环形空间70通过该排气孔113连通至该主轴装置外部。该滑动件22沿着该轴线L设置在该推杆14 一侧,并具有数个与该环形空间70相连通的引流孔221。该筒夹23具有一个沿着该轴线L与所述引流孔221相连通的导气孔231及数个由该导气孔231连通至该筒夹23外部的散气孔232,所述散气孔232通过该筒夹23与该轴套21之间的缝隙连通至该主轴装置外部(如箭头所示)。该弹力件M以数个盘形弹簧构成且套设在该滑动件22与该轴套21之间,提供该滑动件22拉掣该筒夹23朝该轴套21内部套合的弹力,且使该筒夹23朝该轴线L产生束夹,该压力缸12推掣该推杆14、该滑动件22能带动该筒夹23相对于该轴线L扩张。该壳体单元30呈中空筒状且套设在该心轴单元20外部,并具有一个围绕该轴线 L设置的冷却道31,借冷却流体导入该冷却道31能由外部对该马达40及该轴承单元进行冷却。该马达40安装在该心轴单元20与该壳体单元30之间,且能驱动该心轴单元20 转动。该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内部冷却心轴单元的主轴装置,包含一个头座单元、一个心轴单元、一个壳体单元、一个马达及一个轴承单元,该主轴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头座单元,具有一个头座、一个设置在该头座的压力缸及一支推杆,该推杆沿着一条轴线延伸,受该压力缸驱动能沿着该轴线移动,该推杆具有一个对应该压力缸的第一端部及一个沿着该轴线与该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一个由该第一端部延伸至该第二端部的外周面、一个沿着该轴线延伸的主流道及数个由该主流道贯穿至该外周面的歧流道,该主流道具有一个设于该第一端部且能引入外部冷空气的入口端及一个设于该第二端部的出口端;该心轴单元,沿着该轴线延伸且设置在该头座单元一侧,并具有一个轴套,该轴套具有一个能界定出一个内孔的内环面,该推杆伸设在该内孔中,且在该外周面与该内环面之间产生一个环形空间;该壳体单元,呈中空筒状且套设在该心轴单元外部;该马达,安装在该心轴单元与该壳体单元之间;该轴承单元,安装在该心轴单元与该壳体单元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达,
申请(专利权)人:达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