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雪甫专利>正文

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2027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包括有预冷器,与预冷器相连通的油气分离器,以及与油气分离器相连通的排水管和回收油管,所述预冷器前设有缓释罐,缓释罐与预冷器以及油气分离器均通过管路相连通;预冷器后设有深冷器,深冷器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收油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回收效率高,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缓释式无压差深冷法 油气回收的系统。
技术介绍
据相关资料统计,在经过炼油厂对油库、油库对加油站以及加油站对车 辆的多环节储运收发过程中,汽油的挥发损失约占油品销售总量的1%。这些 挥发的汽油蒸汽,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并极 易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还对人类的健康形成损害,也会导致油品品质不断 下降。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油气回收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膜分离法 和冷凝法,以及几种方法的组合运用。前三种方法都要在装置内部对需要处 理的油气,人为地设置压力差(大幅度压縮增压或抽真空减压),极易产生热 量或静电,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它们都要使用介质(活性炭、有机吸收剂 或有机膜),这些介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疲劳和功能衰竭,需要及时更换, 增加了用户的投资,废弃的介质自身也会造成环境污染。而现行的冷凝法采 用机械制冷,必须要人工操作进行提前开机预冷,操作十分不便,而且,对 现存固定顶储油罐因昼夜温差变化"小呼吸"产生的油气排放,难以处理。 现行方法的共同不足还在于,受技术和设备能耗所限, 一是随着排放限值越 来越严格,它们装置的处理效果难以达标;二是它们都不能把产品规格做得 足够大,即装置的单位时间油气处理量,难以满足如炼油厂和大型油库等单 位时间发油量巨大的用户需求;三是运行费用都相对较高,且装置规格越大, 运行费用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开发出了一种投资少,运行费用 低,回收效率高,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的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包括有预冷器,与预冷器相连通的油气分离器, 以及与油气分离器相连通的排水管和回收油管,所述预冷器前设有缓释罐,缓释 罐与预冷器以及油气分离器均通过管路相连通;预冷器后设有深冷器,深冷器通 过管路与所述回收油管相连通。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所述缓释罐与预冷器之间设有净化器,净化器与 缓释罐和预冷器均通过管路相连通。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所述深冷器分设有一级深冷器和二级深冷器。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所述缓释罐的前端设有单向阀和电磁阀,单向阀 和电磁阀通过管路与缓释罐连通;油气混合气通过单向阀和电磁阀进入缓释罐。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所述深冷器出口处设有排放口。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所述净化器与缓释罐之间设有一管阀,管阀与净 化器、缓释罐通过管路分别连通。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所述缓释罐内设有一内浮顶。与现有技术及方法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缓释式无压差深冷法油气回 收系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整个系统工艺简单,且始终在油气混合气无压差状态下运行,安全性 高,稳定性好;(2) 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符合环保要求;(3) 可完全实现全自动运行,间歇式操作,运行费用低;(4) 不需要进行二次投资,投资省;(5) 缓释罐的巧妙使用,可以以较小功率的设备处理放大量的油气排放 量,适用于炼油厂和大型油库等单位时间发油量巨大的用户,投资节约,事 半功倍。附图说明附图为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所示。本技术包括有预冷器7,与预冷器7相连通的油气分离器8,以及与油 气分离器8相连通的排水管11和回收油管12,预冷器7前设有缓释罐3,缓释 罐3内设有一内浮顶4。缓释罐3与预冷器7以及油气分离器8均通过管路相连 通;预冷器7后设有一级深冷器9和二级深冷器10, 一级深冷器9和二级深冷 器10通过管路与回收油管12相连通。二级深冷器10后设有排放口 13。缓释罐 3与预冷器7之间设有净化器6,净化器6与缓释罐3和预冷器7均通过管路相 连通。缓释罐3的前端设有单向阀1和电磁阀2,单向阀1和电磁阀2通过管路 与缓释罐3连通;油气混合气通过单向阀1和电磁阀2进入缓释罐3。净化器6 与缓释罐3之间设有一管阀5,管阀5与净化器6、缓释罐3通过管路分别连通。本技术提供的缓释式无压差深冷法油气回收系统的整个油气回收过 程可分为三个环节缓释罐集气—预冷油水分离一深冷凝结油气回收,具体 步骤为(1) 通过密闭装车鹤管和回气管线,利用气液平衡自身的压力,将收发油 过程中产生的油气和空气混合气(以下简称油气混合气),推进到油气回收系 统中;(2) 推进的油气混合气顶开与本油气回收系统第一部分之缓释罐联结处 的单向阀1和电磁阀2,进入缓释罐3,顶起缓释罐3内的内浮顶4,同时自 动启动制冷系统,缓释罐3容积根据发油鹤管流量总量的0. 5-1. 0系数设定;(3) 该缓释罐3为钢制内浮顶压力容器,当内浮顶4升浮至缓释罐85%高 度时,自动打开与本油气回收系统第二部分之净化器6和预冷器7相联结的 管阀5,进入已经有足够时间差的预冷器,进行净化和预冷,预冷温度为 0°C_4°C,目的是除去杂质和水分,防止出现堵塞;(4) 预冷器7凝结的水和少量的油,进入本油气回收系统第三部分之油水 分离器8,油水分离器8内设磁致阀,自动进行切水和放油,干净的水可通过 排水管ll进入油库的消防水池再利用,油通过回收油管12进行回收;(5) 预冷器7中的不凝油气混合气通过管路,进入本油气回收系统第四部 分之一级深冷器9,进行一级深冷,深冷温度为-50"C,这时油气中约80%的有 机气体凝结成液体,通过回收油管12进行回收;(6) —级深冷器9中的不凝油气混合气通过管路,进入本油气回收系统第五部分之二级深冷器IO,进行二级深冷,深冷温度为-120"C (甚至更低,取决于排放限值的具体要求),这时油气中约99%的有机气体凝结成液体,通过回 收油管12进行回收;(7) 二级深冷器10中的不凝气几乎都是洁净的空气,可以通过排放口 13 对外排放;(8) 油库发油台停止发油后,随着缓释罐3内收集的油气慢慢缓释,其内 浮顶4下落到底部时,自动关闭缓释罐3与净化器6及预冷器7相联结的管 阀5,同时切断制冷系统电源,整个系统自动停止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包括有预冷器,与预冷器相连通的油气分离器,以及与油气分离器相连通的排水管和回收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器前设有缓释罐,缓释罐与预冷器以及油气分离器均通过管路相连通;预冷器后设有深冷器,深冷器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收油管相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罐与 预冷器之间设有净化器,净化器与缓释罐和预冷器均通过管路相连通。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冷器分 设有一级深冷器和二级深冷器。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罐的 前端设有单向阀和电磁阀,单向阀和电磁阀通过管路与缓释罐连通;油气混合气通过单向阀和电磁阀进入缓释罐。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冷器出 口处设有排放口。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与 缓释罐之间设有一管阀,管阀与净化器、缓释罐通过管路分别连通。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释罐内设有一内浮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包括有预冷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释式油气回收系统,包括有预冷器,与预冷器相连通的油气分离器,以及与油气分离器相连通的排水管和回收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器前设有缓释罐,缓释罐与预冷器以及油气分离器均通过管路相连通;预冷器后设有深冷器,深冷器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收油管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雪甫王进贤
申请(专利权)人:范雪甫王进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