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朝胜专利>正文

层叠式滤材过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67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层叠式滤材过滤机,它包括:在一过滤机的一底座顶部设有一滤水出水孔,出水孔中央形成有一螺合柱,以提供一中央定位柱锁固,在底座顶部位於出水孔外周环设有一凸环,一组滤材是由一滤管、数片滤板及各夹设在两两滤板之间的滤布构成,滤材定位於凸环顶部以过滤液体,而所述底座近外周缘环设有一凹槽,一滤筒承置於凹槽以形成供液体容置的空间。数个滤板及数滤布层叠组成过滤机的滤材,以供过滤有机化学轻度的过滤液。(*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於一种层叠式滤材过滤机,特别是指一种适宜过滤中、轻度的过滤液的层叠式滤材过滤机。参阅附图说明图1,习知的过滤机的滤材装置,主要是在一过滤机机台上设有一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中央设有一出水孔101,一底盘2则固设於出水孔101上方,而在底座1外周缘处则设有一环凹槽102,供一滤筒3锁固其上。而所述底盘2中央锁固有一朝上延伸的中央定位柱4,另外在底盘2外周缘环周布设有一导流孔201,所述导流孔201上则各插设有一柱形滤材5,所述柱形滤材5与中央定位柱4顶部则借助一压盘6抵压,并通过一翼形螺帽7锁固,使实现定位。针对所述过滤机的滤材而言,所述柱形滤材5因具有极高的致密度,则当滤筒3内部充满待过滤的液体时,先经过所述柱形滤材5过滤,滤水便自所述柱形滤材5的一中心孔501直流而下,并经过所述底盘2的导流孔201集中滤水至所述底座1的出水口101汇集而出,即可获得极佳的过滤效果。但是,即所述柱形滤材其过滤的致密度高,所以,一般具有所述柱形滤材5的过滤机主要是用来过滤重度的过滤液体,以加强过滤效果。倘若仅需要过滤中、轻度的过滤液体时,便拿所述柱形滤材5的过滤机来处理,稍显得过于浪费,不符经济效益。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宜过滤中、轻度的过滤液的层叠式滤材过滤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层叠式滤材过滤机,它包括在一过滤机的底座顶部设有一滤水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中央形成有一螺合柱以提供一中央定位柱锁固,而在底座顶部位於出水孔外周环设有一凸环,一组滤材定位於凸环顶部以过滤液体,所述底座近外周缘环设有一凹槽,一滤筒承置於凹槽以形成供液体容置的空间;其特点是所述滤材是由一滤管、数片滤板及各夹设在两两滤板之间的滤布所构成;所述滤管呈中空状并在其管壁布设有数个穿孔,它套穿于中央定位柱外周并定位于底座顶部;所述滤板,其整体纵向截面大致呈一冂型盘体,其中央设有一配合滤管且大于其管外径的导流孔,以及在滤板的盘顶面上同心环设有数个环凸肋,两两环凸肋间自然形成一道环沟,而所述滤板以导流孔为中心沿其径向呈放射状间距布设有数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末端朝导流孔方向贯穿过导流孔内周壁以形成有一引流孔,所述滤板外周壁等间距贯穿设有数个预定可导引液体入滤板内的穿孔;所述滤布在其中央设有一配合滤管且大於其管外径的通孔,所述滤布通过上方的滤板底缘及下方的滤板的环凸肋两者夹固於两两滤板之间。采用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本技术的过滤机具有层叠式的滤材的设置,便可用来过滤中、轻度的过滤液。而且,所述层叠式的滤材2其组叠结构不仅稳定可靠,而且更换滤布时换装十分简便。为更清楚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习知过滤机的组合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层叠式滤材过滤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3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图中示出一滤材脱离一底座的状态;图4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一剖面放大图,图中放大示出所述滤材进行层叠组合的情形。参阅图2和3,本技术的层叠式滤材过滤机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在过滤机10的一底座11顶部设有一滤水出水孔111,所述出水孔111中央形成有一螺合柱112,以提供一中央定位柱12锁固,而在底座11顶部位於出水孔111外周环设有一凸环113,一组滤材20则定位於凸环113顶部用于过滤液体,而所述底座11近外周缘则环设有一凹槽114,一滤筒13则承置於凹槽114中,以形成供液体容置的空间14,其特点是所述滤材20是由一滤管21、数片滤板22及各夹设在两两滤板22之间的滤布23所构成。所述滤管21,呈中空状并在其管壁211布设有数个穿孔212。所述底座11位于凸环113上设有一止水环213,所述滤管21底部压固於止水环213上以形成水密状态,而使所述滤管21套穿於中央定位柱12外周,并定位於底座11顶部。参阅图3和4,所述滤板22,其整体纵向截面大致呈一冂型盘体,在其中央设有一配合滤管21且大於其管外径的导流孔221,以及在滤板22的盘顶面222上同心环设有数个环凸肋223,两两环凸肋223间自然形成一道环沟224,而所述滤板22以导流孔221为中心沿其径向呈放射状间距布设有数个导流槽225,所述导流槽225末端朝导流孔221方向贯穿过导流孔221周壁2211以形成有一引流孔226,而所述滤板22外周壁227则等间距贯穿设有数个预定可导引液体入滤板22内的穿孔228。且所述滤板22其导流孔221周壁2211等间距地设有数个凸条2212,各所述凸条2212前缘是形成一弧形面恰可抵固於滤管21外径,而使两两凸条2212与导流孔221周壁2211之间自然形成一凹陷槽2213供导流液体。参阅图4,所述滤布23在中央设有一配合滤管21且大於其管外径的通孔231,所述滤布231通过上方的滤板21底缘214及下方的滤板21的环凸肋213两者夹固于两两滤板21的间。参阅图2、3、4,上述构件组合后,整体过滤机10具有一层叠式的滤材20。当过滤液体由一进水口15注入滤筒13的空间14时,液体自各滤板22的穿孔228进入,同时经过滤布23的过滤,之后变成滤水并渗流至两两环凸肋223的环沟224内,基於所述环沟224为圆弧形,所以,滤水便沿着环沟224导流进入导流槽225,此时,经过导流槽225集流后,再经过引流孔226流入所述滤板22其导流孔221的凹陷槽2213。接着,所述进入凹陷槽2213的滤水再渗流进所述滤管21管壁211的穿孔212,顺着滤管21内部直接流入底座11的出水口111,集中汇流而流出。由上述可知,本技术的过滤机10具有层叠式的滤材20的设置,便可用来过滤中、轻度的过滤液。而且,所述层叠式的滤材20其组叠结构不仅稳定可靠,而且换滤布23换装简便。上述具体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是根据本技术的精神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等效替换,皆应包括在本技术专利保护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层叠式滤材过滤机,它包括在一过滤机的底座顶部设有一滤水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中央形成有一螺合柱以提供一中央定位柱锁固,而在底座顶部位於出水孔外周环设有一凸环,一组滤材定位於凸环顶部以过滤液体,所述底座近外周缘环设有一凹槽,一滤筒承置於凹槽以形成供液体容置的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材是由一滤管、数片滤板及各夹设在两两滤板之间的滤布所构成;所述滤管呈中空状并在其管壁布设有数个穿孔,它套穿于中央定位柱外周并定位于底座顶部;所述滤板,其整体纵向截面大致呈一冂型盘体,其中央设有一配合滤管且大于其管外径的导流孔,以及在滤板的盘顶面上同心环设有数个环凸肋,两两环凸肋间自然形成一道环沟,而所述滤板以导流孔为中心沿其径向呈放射状间距布设有数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末端朝导流孔方向贯穿过导流孔内周壁以形成有一引流孔,所述滤板外周壁等间距贯穿设有数个预定可导引液体入滤板内的穿孔;所述滤布在其中央设有一配合滤管且大於其管外径的通孔,所述滤布通过上方的滤板底缘及下方的滤板的环凸肋两者夹固於两两滤板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滤村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其导流孔内周壁等间距地设有数个凸条,各所述凸条前缘形成一弧形面恰可抵固於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叠式滤材过滤机,它包括:在一过滤机的底座顶部设有一滤水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中央形成有一螺合柱以提供一中央定位柱锁固,而在底座顶部位於出水孔外周环设有一凸环,一组滤材定位於凸环顶部以过滤液体,所述底座近外周缘环设有一凹槽,一滤筒承置於凹槽以形成供液体容置的空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材是由一滤管、数片滤板及各夹设在两两滤板之间的滤布所构成; 所述滤管呈中空状并在其管壁布设有数个穿孔,它套穿于中央定位柱外周并定位于底座顶部; 所述滤板,其整体纵向截面大致呈一冂型盘体,其中央设有一配合滤管且大于其管外径的导流孔,以及在滤板的盘顶面上同心环设有数个环凸肋,两两环凸肋间自然形成一道环沟,而所述滤板以导流孔为中心沿其径向呈放射状间距布设有数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末端朝导流孔方向贯穿过导流孔内周壁以形成有一引流孔,所述滤板外周壁等间距贯穿设有数个预定可导引液体入滤板内的穿孔; 所述滤布在其中央设有一配合滤管且大於其管外径的通孔,所述滤布通过上方的滤板底缘及下方的滤板的环凸肋两者夹固於两两滤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胜
申请(专利权)人:黄朝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