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管成型模具及橡胶管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78726 阅读:4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管成型模具及橡胶管成型方法,包括成型模芯(1)、第一定位套(2)和第二定位套(3),第一定位套(2)可拆卸地套装在成型模芯(1)的上端,第一定位套(2)和成型模芯(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二定位套(3)固定套装在成型模芯(1)的下端,在第二定位套(3)上加工有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橡胶管成型模具,成型的橡胶管两端的参数满足工业应用要求,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裁切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管成型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橡胶管在工业化场景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汽车领域中异形橡胶管是使用最广泛的零部件之一。现有技术中,异形橡胶管一般使用芯棒硫化成型工艺进行加工制作,在橡胶管加工成型后,为了保证橡胶管两端的平整度和合适的装配长度,常常需要在橡胶管两端通过裁切方式去除10mm-30mm的余量。显而易见的,为了满足橡胶管的应用需求而在其两端裁切一定量的余量,资源浪费严重,从而使得橡胶管的加工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橡胶材料经硫化工艺处理后一般不可回收利用,这样裁切后的料头可造成严重的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成型的橡胶管两端的参数满足工业应用要求,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裁切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橡胶管成型模具,包括成型模芯、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第一定位套可拆卸地套装在成型模芯的上端,第一定位套和成型模芯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二定位套固定套装在成型模芯的下端,在第二定位套上加工有通孔。优选的,在成型模芯上设置有定位槽,设置在第一定位套上的挡块与定位槽相配合对第一定位套和成型模芯之间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优选的,在成型模芯上设置有定位孔,设置在第一定位套上的插销与定位孔相配合对第一定位套和成型模芯之间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优选的,第一定位套与成型模芯之间形成有具有一定长度的配合面。优选的,第二定位套上设置有导向挡块。优选的,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的内孔均为台阶孔。一种橡胶管成型方法,应用权利要求上述的橡胶管成型模具中进行橡胶管成型, 在橡胶管成型时,将第一定位套从成型模芯拆下;在外力作用下将管坯填充到第二定位套中;在管坯套好后,将第一定位套装在成型模芯上,待第一定位套达到一定位置后将第一定位套定位在成型模芯上;待硫化完成后,拆下第一定位套,将橡胶管成品从成型模芯上取下。优选的,管坯的长度大于橡胶管实际展开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橡胶管成型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套可拆卸地套装在成型模芯的上端,第一定位套和成型模芯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二定位套固定套装在成型模芯的下端,在第二定位套上加工有通孔。成型的橡胶管两端的参数满足工业应用要求,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裁切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第一定位套可拆卸地套装在成型模芯上,保证了橡胶管成型模具的可操作性。第一定位套与成型模芯之间形成有具有一定长度的配合面,保证了橡胶管壁厚不出现单边问题。第一定位套上设置挡块或插销,与设置在成型模芯上的定位槽或定位孔相配合,使得第一定位套与成型模芯之间具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保证了第一定位套与成型模芯之间不会受外力作用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保证了橡胶管上端的长度。成型模芯与第二定位套固定连接,避免了在外力作用下进行管坯安装时导致第二定位套移位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橡胶管下端长度。在第二定位套上加工有通孔,使得喷涂在模芯表面的多余的脱模剂流出,同时也便于橡胶管内气体溢出,从而保证了橡胶管内径的稳定。第二定位套上设置有导向挡块,以便于管坯顺利地进入第二定位套中附图说明下面根据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橡胶管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橡胶管成型模具中一种第一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剖视图, (b)为左视图。图3为橡胶管成型模具中另一种上第一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剖视图,(b)为左视图。图4为橡胶管成型模具中一种第二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剖视图, (b)为左视图。图5为橡胶管成型模具中另一种第二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剖视图, (b)为左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橡胶管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本发提出的一种橡胶管成型模具,包括成型模芯1、第一定位套2和第二定位套3,第一定位套2 和第二定位套3的内孔均为台阶孔,第一定位套2可拆卸地套装在成型模芯1的上端,第二定位套3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套装在成型模芯1的下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套2可拆卸地套装在成型模芯1上,保证了橡胶管成型模具的可操作性。第一定位套2和成型模芯1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保证了第一定位套2与成型模芯1之间不会受外力作用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保证了橡胶管上端的长度。具体的,在成型模芯1上设置有定位槽11,设置在第一定位套2上的挡块21与定位槽11相配合对第一定位套2和成型模芯1之间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第一定位套2 的结构示意图。或者,在成型模芯1上设置有定位孔,设置在第一定位套2上的插销22与定位孔相配合对第一定位套2和成型模芯1之间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中另一种第一定位套2的结构示意图。插销22的具体结构为,在第一定位套2上设置定位销插孔,定位销插装在插孔中,在定位销与插孔之间设置有弹簧,在弹簧的作用下定位销在插孔中可以自由伸缩。第一定位套2与成型模芯1之间形成有具有一定长度的配合面,配合面的长度优选为10mm-25mm,避免橡胶管壁厚出现单边问题,从而保证橡胶管内外表面的同心。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成型模芯1的直径选择如图2和图2中两种第一定位套2的类型,如图2所示的第一定位套2适合直径较大的成型模芯1,如图3所示的第一定位套2适合直径较小的模芯。成型模芯1与第二定位套3固定连接,避免了在外力作用下进行管坯安装时导致第二定位套3移位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橡胶管下端长度。在第二定位套3底部加工有至少一个通孔31,使得喷涂在模芯表面的多余的脱模剂流出,同时也便于橡胶管内气体溢出,从而保证了橡胶管内径的稳定。第二定位套3上设置有导向挡块32,在管坯经过弯曲部位时管端会出现凸起,从而导致管坯不能直接进入第二定位套3中,通过设置导向挡块32以便于管坯顺利地进入第二定位套3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中两种第二定位套3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橡胶管下端直长的长度选用图4和图5中两种第二定位套3的类型,当直长大于40mm时选用如图4所示的第二定位套3,当直长小于40mm时选用如图5所示的第二定位套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橡胶管成型模具,成型的橡胶管两端的参数满足工业应用要求,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裁切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应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橡胶管成型模具进行橡胶管成型时,选用的管坯的长度应该大于橡胶管实际展开的长度,例如,设置管坯的长度大于管坯的长度10mm,通过保留一定的长度余量以满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橡胶管成型模具的成型操作,从而保证橡胶管两端的长度和性能参数。其工艺操作过程如下在橡胶管成型操作时,第二定位套3固定在成型模芯1上, 将第一定位套2从成型模芯1拆下。在外力作用下将管坯填充到第二定位套3中,管坯与成型模芯1接触面中多余的脱模剂和气体通过设置第二定位套3上的通孔31排出。在管坯套好后,将第一定位套2装在成型模芯1上,待第一定位套2到达一定位置后将第一定位套2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挡块21进入定位槽11中,或者将第一定位套2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插销22进入定位孔中,实现第一定位套2在成型模芯1上的定位。待硫化完成后,通过旋转第一定位套2 —定的角度,使挡块21脱离定位槽11或者将插销22从定位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管成型模具,包括成型模芯(1)、第一定位套(2)和第二定位套(3),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套(2)可拆卸地套装在成型模芯(1)的上端,第一定位套(2)和成型模芯(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二定位套(3)固定套装在成型模芯(1)的下端,在第二定位套(3)上加工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文高夏迎松朱宝宁李雪芸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