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伊凡专利>正文

旋流喷淋式脱硫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782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旋流喷淋式脱硫除尘装置属于工业锅炉、窑炉烟气湿法净化脱硫除尘技术。现有的诸多型式中不足之处在于设备主体寿命短,脱硫、除尘、脱水效果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技术特征是结构简单,易于采用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制作,又采用了两级(或多级)单筒、双层筒结构,因此,使用寿命长,脱硫、除尘、脱水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锅炉、窑炉烟气脱硫除尘,是一种理想的烟气净化环保产品。(*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业锅炉、窑炉烟气湿法净化脱硫除尘技术。目前国内现有的湿法烟气净化脱硫除尘有诸多型式来实现。使用较好的是单简体旋风水膜除尘,筒体内腔有筛板流化床,另外通过一个脱水装置来实现烟气脱水。上述装置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筛板流化床不耐蚀,增加一个独立的脱水装置后,设备整体复杂、造价高、占地面积大。其他现有的国内诸多型式不足之处主要是主体寿命短、防腐性能差、维修成本高。还因酸性液滴进入尾部设备造成尾部金属烟道腐蚀严重,引风机风叶挂灰、振动。经国内信息检索,现有的湿法脱硫除尘装置,同时具备除尘、脱硫、脱水、效率高且耐腐蚀,双重特点仍是一个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脱硫、除尘、脱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造价低的湿法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从而解决了湿法脱硫除尘装置防腐问题的难点。上述目的的实现方法是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进气烟道由总烟道段2分出两个分支段3,位于筒体下部且沿主筒体4切断面的切线方向插入主筒体见附图2,总烟道段2内部安装喷淋装置18。主筒体顶部由上盖板9封住,并被中、下隔板5、24分为上、中、下三腔10、20、16。在中隔板5上安装若干垂直竖立的双层筒7、8。主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流喷淋式脱硫除尘装置由进气烟道段、主筒体、下隔板、中隔板、单筒、双层筒、泛水地漏、喷淋装置组成,其特征是:进气烟道前段设置喷淋器,总烟道分出两支段烟道位于主筒体下部并双切向插入主筒体下腔,主筒体顶部由上盖板封住,其内腔被中、下隔板分为上、中、下三腔,在下隔板上安装若干垂直竖立的单筒,并成为主筒体中、下腔连通的唯一通道,单筒的下端面装有旋流片,隔板上安装有泛水地漏,使下隔板上面的污水通过泛水地漏流入主筒体下腔,在中隔板上安装与下隔板上同等数量的垂直竖立的双层筒,并成为主筒体上、中腔连通的唯一通道,中隔板与下隔板的单筒与双层筒轴向重合,双层筒的内筒下端装有旋流片,隔板上安装有泛水地漏,使中隔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伊凡高立斌
申请(专利权)人:孙伊凡高立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