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转炉本体上的出钢口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4751 阅读:4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转炉本体上的出钢口套管,它涉及一种用于转炉本体上的出钢口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出钢口套管上的出钢口使用寿命低,需要不断地修补和更换,延长了出钢时间,降低了出钢产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出钢口、套管和陶瓷纤维布层,出钢口的内径为140mm,套管的外径为133mm,套管的一端设置在出钢口的内腔中,所述出钢口与所述套管之间的环腔内设置有陶瓷纤维布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转炉本体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转炉本体上的出钢口套管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转炉本体上的出钢口套管的出钢口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大约在7mm左右, 出钢时,补炉料容易钻进出钢口与套管之间的间隙中,补炉料的磨擦冲刷及氧化侵蚀,导致出钢口使用寿命很低,需要不断地修补和更换,因此延长了出钢时间,降低了出钢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出钢口套管上的出钢口使用寿命低,需要不断地修补和更换,延长了出钢时间,降低了出钢产量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转炉本体上的出钢口套管。本技术包括出钢口、套管和陶瓷纤维布层,出钢口的内径为140mm,套管的外径为133mm,套管的一端设置在出钢口的内腔中,所述出钢口与所述套管之间的环腔内设置有陶瓷纤维布层。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陶瓷纤维布层将出钢口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填上, 出钢时,补炉料不容易钻进出钢口与套管之间的间隙中,避免了补炉料的磨擦冲刷及氧化侵蚀,提高了出钢口使用寿命,不需要经常修补和更换出钢口,由此,缩短了出钢时间,增加了出钢产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径向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出钢口 1、套管2和陶瓷纤维布层3,出钢口 1的内径为140mm,套管2的外径为133mm,套管2的一端设置在出钢口 1的内腔中,所述出钢口 1与所述套管2之间的环腔内设置有陶瓷纤维布层3。 转炉平均生产周期是31分钟,出钢时间是3-5分钟,占生产周期的1/6 1/10,原有更换出钢口的时间是5-9分钟,这样一来转炉生产周期是35分钟左右,连铸机30分钟浇完一包钢水,生产节奏就很紧张。使用改造的出钢口套管,不需要经常修补和更换出钢口,节省了更换出钢口的时间5-9分钟,因此,生产周期不到30分钟,生产节奏可以轻松有序。具体实施方式二 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陶瓷纤维布层3的厚度为6mm 7mm。这个厚度可以使陶瓷纤维布层3将出钢口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填充。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转炉本体上的出钢口套管,所述出钢口套管包括出钢口(1)和套管O),所述出钢口(1)的内径为140mm,所述套管O)的外径为133mm,所述套管O)的一端设置在出钢口⑴的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口套管还包括陶瓷纤维布层(3),所述出钢口 (1)与所述套管( 之间的环腔内设置有陶瓷纤维布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转炉本体上的出钢口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纤维布层(3)的厚度为6mm 7mm。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转炉本体上的出钢口套管,它涉及一种用于转炉本体上的出钢口套管,本技术为了解决出钢口套管上的出钢口使用寿命低,需要不断地修补和更换,延长了出钢时间,降低了出钢产量的问题。本技术包括出钢口、套管和陶瓷纤维布层,出钢口的内径为140mm,套管的外径为133mm,套管的一端设置在出钢口的内腔中,所述出钢口与所述套管之间的环腔内设置有陶瓷纤维布层。本技术用于转炉本体上。文档编号C21C5/46GK202148326SQ201120179750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商海峰 申请人: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转炉本体上的出钢口套管,所述出钢口套管包括出钢口(1)和套管(2),所述出钢口(1)的内径为140mm,所述套管(2)的外径为133mm,所述套管(2)的一端设置在出钢口(1)的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口套管还包括陶瓷纤维布层(3),所述出钢口(1)与所述套管(2)之间的环腔内设置有陶瓷纤维布层(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