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2709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仓,该筒仓包括仓壁(1)和仓顶(2),其中,该筒仓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仓顶(2)的中心柱(3),该中心柱(3)为中空管状,所述中心柱(3)的外壁(4)上设置有检测装置,并且所述中心柱(3)的上端具有第一开口(5)。该筒仓的结构稳固,承重能力较好。同时,有利于筒仓内部检测装置的设置和布置,从而方便检测筒仓内部的温度、湿度等情况,并且能够利用其上端的第一开口进入中心柱内部,对检测装置等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仓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筒仓
技术介绍
筒仓为贮存散装物料的仓库,分为农业筒仓和工业筒仓两大类。农业筒仓用来贮存粮食、饲料等粒状或粉状物料;工业筒仓用来贮存煤、焦炭、水泥、食盐等散装物料。机械化筒仓能缩短物料的装卸流程,降低运行和维修费用,消除繁重的袋装作业,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因此已成为最主要的仓储形式。筒仓作为储存散料设施,发展到现在也就100多年历史,大直径筒仓在我国的使用历史较短,受经济因素、设计技术、建造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筒仓多为小容量筒仓。近年来,矿山、粮食、电厂、水泥等行业陆续建造了大量的、容量不等的筒仓。但受我国技术标准的限制和行业起步较晚的影响,无论是在筒仓设计技术,还是在建造技术上,筒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这些不足既影响了筒仓的建造投资,又影响了筒仓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也影响了筒仓的广泛使用。在一般的大直径筒仓中,由于筒仓直径跨度较大,仓顶板和仓顶梁只能采用钢结构。但是,钢结构的板和梁容易受到筒仓内有害气体的腐蚀,不易维护,而且钢结构的防火性较差,容易引起安全事故,仓顶板上能够承受的载荷也较小,承重力较差。同时,筒仓顶部不受其它结构的约束,基本处于自由状态,对筒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仓,该筒仓的结构稳固,承重能力较好。同时,有利于筒仓内部检测装置的设置和布置,从而方便检测筒仓内部的温度、湿度等情况,并且能够利用其上端的开口进入中心柱内部,对检测装置等进行维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筒仓,该筒仓包括仓壁和仓顶,其中,该筒仓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仓顶的中心柱,该中心柱为中空管状,所述中心柱的外壁上设置有检测装置,并且所述中心柱的上端具有第一开口。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为多组,该多组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沿所述中心柱的轴向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多组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以相等的距离间隔设置。优选地,每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为多个,该多个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沿所述中心柱的外壁的周向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多个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以相等的距离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的线路穿过所述中心柱的外壁设置。优选地,所述中心柱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优选地,所述中心柱的内部设置有爬梯。优选地,所述爬梯分为多段。优选地,相邻两段所述爬梯之间设置有休息平台。优选地,所述中心柱的外壁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开口。优选地,所述中心柱的外壁和仓壁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的通道,该通道通向筒仓的外部。优选地,所述仓顶包括仓顶板和仓顶梁,所述仓顶梁设置在所述中心柱和仓壁之间,所述仓顶板设置在所述仓顶梁上。优选地,所述中心柱的高度等于或大于所述仓壁的高度。优选地,所述仓顶梁以所述中心柱为中心等角度地布置在所述中心柱和仓壁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筒仓(特别是大型筒仓)中设置中心柱,用于支撑筒仓的仓顶,从而减小仓顶梁的跨度,使得在容量比较大的筒仓中可以采用混凝土结构的仓顶,筒仓的承重能力变强,整体性较好,结构稳定性提高。由于仓顶采用混凝土结构,不受筒仓内部的有害气体腐蚀,防火性也较好,安全性更高。由于筒仓的中心柱的存在,可以在中心柱的外壁上安装检测装置,例如测温装置、测湿度的装置、气体检测装置或者料位检测装置等, 从而便于检测筒仓内部的温度、湿度、气体或者料位等,特别是在大型筒仓中的筒仓中心位置的环境状况,达到对筒仓内部情况的更好的监测,以便对其进行控制。同时,中心柱建造为中空管状,在保证足够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可以节约材料。另外,在中心柱的上端设置开口,可以在开口上安装门或者盖板,以防漏雨等。并且,可以通过开口进入中心柱内部,对中心柱内部的各种检测装置的仪表、线路等进行维护、检修等。这样,筒仓的结构得到加固作用,还能方便的安装检测装置,利于筒仓内部的监控,而且使用更方便和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筒仓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仓壁2仓顶3中心柱4外壁5第一开口6爬梯7休息平台8仓顶板9仓顶梁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离地面的高度,较高的为“上”,较低的为“下”,“内、外”是指离中心柱3的距离,较近的为“内”,较远的为“外”,本专利技术的筒仓的各实施方式均适用于各种尺寸大小、容量要求的筒仓,并且根据筒仓的具体使用要求具有各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现结合各种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筒仓具有仓壁1和仓顶2,仓壁1可以围成任意的形状,例如圆形、正方形等,优选为圆形筒仓。在这样的筒仓中可以设置中心柱3,也可以不设置中心柱 3。一般容量较大的筒仓中,由于结构尺寸较大,仓顶2的仓顶梁9的跨度较大,因此均会在筒仓内设置中心柱3,用于支撑仓顶2,使得筒仓的结构稳定、牢固,受力强度较高。这时,仓顶2的仓顶梁9设置在中心柱3和仓壁1之间,仓顶板8设置在仓顶梁9上,以遮盖筒仓内部,防止筒仓内储存的粮食或者煤炭等受日晒雨淋。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仓顶梁9设置为多根,并且呈放射状布置,即各仓顶梁 9之间以相等的角度分布,或者仓顶梁9呈正交状布置,即各仓顶梁9之间纵横交错,并且相互平行或垂直,形成方形的网格状。优选以中心柱3为中心等角度地布置在中心柱3和仓壁1之间,使得中心柱3受力均勻,仓顶2的结构更加稳固。其中,中心柱3的高度可以等于仓壁1的高度,如图1所示,形成平面的仓顶2,有利于仓顶2上方运料轨道和布料等装置的设置,降低筒仓的高度。另外,中心柱3的高度可以大于仓壁1的高度,形成尖顶的仓顶2,便于排水等。而在小型筒仓中,由于仓顶2的仓顶梁9跨度较小,出于简化结构、节约成本的考虑,可以不设置中心柱3。这样仓顶2的仓顶梁9直接设置在仓壁1顶部,并且具有多根,呈放射状布置,而仓顶板8就直接设置在仓顶梁9上。但是,为了加强筒仓的结构强度,增加仓顶2的承重强度,也可以在仓壁1内的中心位置设置中心柱3。对于仓顶板8和仓顶梁9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等),也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制成。优选地,仓顶梁9和仓顶板8均为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混凝土预制的方式或者混凝土现浇的方法均可,两者均可形成符合使用需求的仓顶板8和仓顶梁9。为了增加仓顶2的受力强度,如图1所示,可以在仓顶2布置环梁,环梁可以为任意形状,优选为圆形,从而环梁以仓顶2的中心为圆心布置,并且与仓顶梁9相交,形成稳固的仓顶2结构,承重力较强。并且,环梁既可以预制,也可以现浇,施工方法灵活。更优选地, 环梁为多根,结构进一步稳固。为了方便物料转运进入筒仓内部存储,如图1所示,在仓顶板8上设置卸料口。卸料口可以为任意的形状,如方形和圆形等,为了提高卸料速度,在仓顶板8上设置多个卸料口。在筒仓上方布置有运料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仓,该筒仓包括仓壁(1)和仓顶(2),其特征在于,该筒仓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仓顶(2)的中心柱(3),该中心柱(3)为中空管状,所述中心柱(3)的外壁(4)上设置有检测装置,并且所述中心柱(3)的上端具有第一开口(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大钊李国信薛家明张会强燕太祥王顺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