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TN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双切口对开式外圈、滚子轴承及旋转轴支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9932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切口对开式外圈、滚子轴承及旋转轴支承结构。在双切口对开式外圈(11a)的外径面的周向中央及轴向中央设有定位突部(14),该定位突部(14)与配置在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外径侧的壳体卡合,来进行双切口对开式外圈(11a)相对于壳体的定位。在一对双切口对开式外圈(11a)彼此对接的对接部16a、16b)设有凸形状部(17a)及凹形状部(17b),在一对双切口对开式外圈(11a)装入滚子轴承所支承的旋转轴时,凸形状部(17a)及凹形状部(17b)彼此啮合来限制双方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11a)的轴向上的移动。在此,凸形状部(17a)及凹形状部(17b)以定位突部(14)的中心(20)为中心点呈点对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切口对开式外圈、滚子轴承及旋转轴支承结构,尤其涉及从旋转轴的外径侧装入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具备这样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滚子轴承及旋转轴支承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支承凸轮轴或曲轴的轴承,存在适用冲压外圈滚针轴承的情况,该冲压外圈滚针轴承尽管轴承投影面积小,但能够承受高负荷的负载,且为高刚性。在此,冲压外圈滚针轴承所具备的外圈存在适用将环状的外圈分割成两部分的大致半圆筒形状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情况。这样的冲压外圈滚针轴承通过从轴(旋转轴)的外径侧分别装入一对双切口对开式外圈,并使位于各自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周向端部的对接部彼此对接,从而能够形成一个环状的外圈。这样的结构的冲压外圈滚针轴承能够提高外圈相对于轴的装入性。在美国专利第1921488号(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9069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8045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337352号公报(专利文献4)以及日本特表2002-525533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具备这样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滚子轴承。根据专利文献1,将具有周向两端的对接部沿周向突出的V字形状的对接部的第一双切口对开式外圈、具有周向两端的对接部沿周向凹陷的V字形状的对接部的第二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组合,形成一个环状的外圈。根据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座圈板(双切口对开式外圈)中,作为一方的对接部的周向一侧端部具有楔形状,作为另一方的对接部的周向另一端部具有谷形状。并且,在一对座圈板中,将一方的座圈板的楔形状对接部与另一方的座圈板的谷形状对接部以及一方的座圈板的谷形状对接部与另一方的座圈板的谷形状对接部组合,从而构成圆筒状的外侧座圈。即,在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中,一对座圈板分别为相同的形状。另外,根据专利文献4,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周向一端的形状形成为具有相对于沿着轴向的线倾斜的倾斜部和相对于倾斜部反向倾斜的倾斜部的凹凸形状。并且,在一对双切口对开式外圈中,使该凹凸形状对接而形成环状的外圈。专利文献4中一对双切口对开式外圈也分别具有相同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外径面为不具有凹凸的圆弧面。另外,根据专利文献5,在第一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周向一方端部形成突起,在第二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周向一方端部形成切口,使该突起与切口弹性地卡扣卡合。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及第二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周向另一方端部彼此预先连结。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1921488号专利文献2特开2005-90696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5-180459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5-337352号公报专利文献5特表2002-525533号公报根据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5,由于必须准备形状不同的两个双切口对开式外圈, 因此生产率差。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中,能够组合同一形状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而形成环状的外圈。但是,对于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而言,在向旋转轴装入时,在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具有方向性。因此,例如,当在装入时弄错方向性而将具有沿周向突出的部分的对接部彼此对接时,不会适当地装入。如此,在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装入时具有方向性的情况使装入困难。在此,在将双切口对开式外圈配置于旋转轴的外径侧时,需要相对于配置在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外径侧的壳体进行定位。但是,若为专利文献4所示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形状,则由于为外径面不具有凹凸的圆弧面,因此很难适当地进行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进行相对于壳体的定位且容易进行向旋转轴的装入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进行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相对于壳体的定位且能够容易进行向旋转轴的装入的滚子轴承。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进行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相对于壳体的定位且滚子轴承向旋转轴的装入容易的旋转轴支承结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包含于滚子轴承,为大致半圆筒形状,其中,在外径面的周向中央及轴向中央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与配置在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外径侧的壳体卡合,来进行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相对于壳体的定位,在一对双切口对开式外圈彼此对接的对接部设有凹凸形状,在一对双切口对开式外圈装入滚子轴承所支承的旋转轴时,凹凸形状彼此啮合来限制双方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轴向上的移动,凹凸形状以定位部的中心为中心点呈点对称。通过这样构成,利用在外径面的周向中央及轴向中央设置的定位部,能够与配置在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外径侧的壳体卡合。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相对于壳体的定位。另外,由于凹凸形状以定位部的中心为中心点而点对称,因此在将双切口对开式外圈装入旋转轴时,从任何方向都能装入,其中该凹凸形状设置于一对双切口对开式外圈彼此对接的对接部,且在将一对双切口对开式外圈装入滚子轴承所支承的旋转轴时彼此啮合来限制双方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轴向上的移动。于是,在向旋转轴装入时,能够不担心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方向性地装入。因此,能够使向旋转轴的装入容易。优选在从外径侧观察对接部时,凸形状由沿周向笔直地延伸的第一线及从第一线的周向外侧端部延伸到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轴向一方端部的第二线构成。另外,凹形状由第一线及从第一线的周向内侧端部延伸到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轴向另一方端部的第三线构成。由此,在将一对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组合时,能够利用在包含于一方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第一线与包含于另一方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第一线之间形成的间隙来管理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变形。5在此,对于双切口对开式外圈而言,需要将一对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周向端部彼此分别对接而组合。在该情况下,若在各自的对接部产生干涉,则无法适当地装入旋转轴。 在此,在对接部的尺寸管理时,对于上述的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5所示的对接部的形状来说,难以管理对接部的尺寸。即,难以适当地管理对接部的尺寸而将一对双切口对开式外圈进行适当地装入。例如,在公开了对接部具有V字形状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 2及专利文献3、公开了具有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倾斜部和向相反方向倾斜的倾斜部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专利文献4中,难以正确地测定V字形状的顶点的位置、即最向周向鼓出的位置或最向周向凹陷的位置。因此,在组合一对双切口对开式外圈时,V字形状的顶点的位置错动而被装入。另外,在周向两端的对接部中,在各自的相互差、即成为一对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双方的两端部中的对接部的尺寸中,即使在一侧的对接部能够适当地对接,在另一侧的对接部也产生无法适当地对接的状况。于是,无法适当地形成在外圈的内径面形成且供滚子滚动的滚动面。在专利文献5中,在对接部的尺寸管理中产生卡扣嵌合引起的多个计测部位,管理变得困难。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尺寸管理容易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在此,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双切口对开式外圈包含于滚子轴承,为大致半圆筒形状。在一对双切口对开式外圈彼此对接的对接部设有凹凸形状,在一对双切口对开式外圈装入滚子轴承时,凹凸形状彼此啮合来限制双方的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轴向上的移动。在此,在从外径侧观察对接部时,凸形状由沿周向笔直地延伸的第一线及从第一线的周向外侧端部延伸到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轴向一方端部的第二线构成。另外,凹形状由第一线及从第一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切口对开式外圈,其包含于滚子轴承,为大致半圆筒形状,其中,在外径面的周向中央及轴向中央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与配置在所述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外径侧的壳体卡合,来进行所述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定位,在一对所述双切口对开式外圈彼此对接的对接部设有凹凸形状,在一对所述双切口对开式外圈装入所述滚子轴承所支承的旋转轴时,所述凹凸形状彼此啮合来限制双方的所述双切口对开式外圈的轴向上的移动,所述凹凸形状以所述定位部的中心为中心点呈点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石真司吉村友悟阿部克史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