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复合钢轴承。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复合钢轴承及制造工艺和应用,包括但不限于风力发电机和其它重型设备。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面可以制造多个环轴承和平面轴 7 C (flat bearing)。
技术介绍
由于众所周知的冶金学和化学性能,硬化层的厚度、特别是采用表面硬化处理时的厚度受到严格限制。结果,对于给定的负载和/或环境,轴承工程师经常受限于硬化层的深度。例如,图3a、4a和5a示出了多个穿过钢轴承滚道所截取的不同横截面图,其中硬度模式(hardness pattern)以“hp”指代。硬化钢的深度受到限制、特别是对感应式硬化的滚道而言。在本专利技术之前,对于大轴承而言,不能在钢座圈中完全令人满意地满足这种大轴承的需求,因为在滚动元件附近的座圈金属太软或不能被硬化、或者在其中切割有齿轮齿的或在其中机加工或焊接紧固设备的座圈部分的金属太硬或太脆而不能提供完全期望的延展性、韧性和强度特性。如果轴承座圈的与滚珠或其它旋转元件所接触的金属部分因其不能被硬化到足够的程度而太软的话,那么座圈的该部分将变形或磨损或另外有害地影响轴承的特性;但是如果座圈的剩余的金属部分太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形成轴承元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取高强度钢层,所述高强度钢层具有足够承载期望的轴承负载的支承性能;选取软钢基底层,所述软钢基底层至少具有相对于所述高强度钢层的增强的延展性;将所述高强度钢层熔接至所述软钢基底层,所述熔接产生所述层之间的熔合区;将所述高强度钢层的至少一部分机加工成适于接合轴承元件的构造;以及将所述软钢基底层机加工成适于将所述高强度钢层支撑在外部机器的基底表面上的构造。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