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流式气液错流型超重力场旋转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624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流式气液错流型超重力场旋转床装置,壳体由分隔板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分隔板与上端板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气体出口、液体进口分别与上腔体相通,气体进口、液体出口分别与下腔体相连通;转轴贯穿壳体,转子由与转轴固定连接的上端板、下端板、上同心圈、下同心圈、液体分布器共同组成,上同心圈和下同心圈在转子内交错排列,形成了供气体流动的曲折的S形通道,上同心圈和下同心圈在轴向与液体分布器的出液孔的相对部位开有小孔作为液体径向流动的通道;气体进口和液体出口与转子的S形通道相连通,导液管的一端与液体分布器上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液体进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具有传质能力高、转动能耗和压力降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液接触传质设备,尤其是指一种折流式气液错流型超重力场旋转床装置,可广 泛地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轻工等行业的吸收、精馏、传热、化学反应及纳米材料制备等场合,由于 延长了气相的路径而尤其适用于气体吸收过程。
技术介绍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诞生之后,超重力技术由于可以大大缩小设备的体积而备受青睐。最早关于超 重力技术的授权专利是Ramshaw教授在欧洲的专利EP0002568,为Mass transfer apparatus and its use,公开了一种填料式超重力场旋转床(旋转填料床),其后很多超重力技术的专利如ZL97212054.8, CN9S214611.8等都属于这一典型结构,不同的只是填料的种类及气液进出的方式。报道中旋转填料床最早 商业应用是用于酸性气体的吸收过程(Smelser a/. Selective acid gas removal using the HIGEE absorber. AIChE Spring Meeting, Orlando, Florida. 19卯,18),但是旋转填料床应用于吸收过程有其自身的缺陷。由于 转子的高速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流式气液错流型超重力场旋转床装置,主要包括壳体(1)、下端板(2)、下同心圈(3)、气体进口(4)、上同心圈(5)、上端板(6)、气体出口(7)、导液管(9)、液体分布器(10)、液体进口(11)、液体出口(12)和转轴(13),其特征是:壳体(1)由分隔板(23)分成上腔体(21)和下腔体(22),分隔板(23)与上端板(6)之间设有密封装置(8),壳体(1)的上设有气体进口(4)、液体出口(12)、气体出口(7)和液体进口(11),其中气体出口(7)、液体进口(11)分别与上腔体(21)相通,气体进口(4)、液体出口(12)分别与下腔体(22)相连通;转轴(13)贯穿壳体(1),转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建炳徐之超王广全俞云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