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车辆大灯总成的方法及其大灯总成技术

技术编号:7155874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控制车辆(10)大灯总成的方法及其大灯总成,该大灯总成包括左侧和右侧的前大灯单元(1,2),其中,为了实现近光功能,所述左、右前大灯单元(1,2)的光轴(L1,L2)相对于平行取向水平转动分开。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特点是,为了实现远光功能,所述左、右前大灯单元(1,2)的光轴(L1,L2)相对于平行取向水平转动靠近。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尤其适于执行该方法的大灯总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车辆大灯总成的方法,该大灯总成包括左侧和右侧的前大灯单元,其中为实现近光功能,使前大灯单元的光轴相对于平行取向水平转动分开。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左侧和右侧的前大灯单元和左侧至少一个控制装置的车辆大灯总成,其中可通过该控制装置使前大灯单元的光轴相对于平行取向水平转动分开,以实现近光功能。
技术介绍
车辆大灯总成的任务是在黑暗中尽量照亮车辆前方的道路区域。为此,通常提供远光功能以供使用,该远光功能提供具有很大的可视范围的光分布。但是在远光功能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他交通参与者、尤其是对行车辆或前行车辆的驾驶员被远光的发光晃到。为此缘故,一般还由大灯总成提供近光功能,该近光功能的光分布确实还提供车辆前方道路区域的尽量宽广的照明,而这同时没有导致其他交通参与者被晃到。车辆驾驶员通常在近光功能和远光功能之间来回手动切换。但这要求驾驶员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并且可能造成注意不到与安全相关的其它信息。因此人们研究出这样的大灯总成,可借此在大灯总成的发光方向上测量交通参与者,并且大灯总成的总体光分布如此匹配于被测到的交通参与者的位置,即,该交通参与者不再感到光晃眼。W02008/037388A2 例如提供一种控制车辆大灯总成的方法,其中,前大灯单元的光线发射方向为实现近光功能而水平转动分开,以防止晃到被测到的其他交通参与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控制大灯总成的方法和一种车辆大灯总成,可借此让车辆驾驶员尽量看清楚其前方道路并且同时有效防止晃到其他交通参与者。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和具有权利要求8的特征的大灯总成来完成。由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有利的实施方式和改进方案。在本专利技术方法中,为了实现远光功能,所述前大灯单元的光轴相对于平行取向水平转动靠拢。所述前大灯单元光轴因此在车辆前方的一定距离处相交。所述光轴没有像用于近光功能的转动角度那样发散。本专利技术意义上的近光功能是指这样的光分布,借此防止其他交通参与者被晃眼。 此时,近光功能不仅是指常规的近光,而且是指常见的远光,该远光的光分布被如此改变, 即,防止晃到其他交通参与者。这样的近光功能例如也被称为自适应远光或者隐蔽远光。本专利技术意义上的远光功能是指这样的光分布,该光分布的目的是尽最大限度照亮车辆前方的周围环境,不用考虑可能晃到其他交通参与者。从前大灯单元的主发光方向得到所述前大灯单元光轴。而且,光轴可以从前大灯单元几何形状本身得出。如果所述前大灯单元发出平行光束,则光轴平行于该光束并且经过该前大灯单元的光源。如果前大灯单元包括多个光源,则光轴例如经过前大灯单元的中心并且其取向平行于前大灯单元所发出的光束。此外,光轴可以是前大灯单元的最大照明强度的方向。最大照明强度例如可以借助测量屏来确定,该测量屏例如垂直于前大灯单元所发光线地设置在前大灯单元前方10米远的地方。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在大灯总成的发光方向上测量交通参与者,并且为实现近光功能而由大灯总成产生的光分布根据交通参与者相对车辆的位置被调整。为实现近光功能而由大灯总成产生的光分布尤其被如此改变,在朝向被测到的交通参与者的方向上形成具有较小的照明范围的中央区域并且在该中央区域的两侧形成具有较大的照明范围的旁侧区域。此外,可以测量在大灯总成发光方向上的、交通参与者相对于大灯总成的竖向角度。此外,在此情况下,可以为了实现近光功能而根据交通参与者的竖向角度调整朝向被测到的交通参与者的方向上的照明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为了实现远光功能,使前大灯单元的光轴相对水平取向竖直朝下转动。为实现远光功能,前大灯单元的光轴尤其可如此转动,即所述光轴在车辆前方的规定距离处在前大灯单元之间的中心相交。该光轴的交点例如在车辆前方200米至500米的范围内。该交点尤其在道路或者说由轮胎接触道路的接触点所限定的平面上。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一方面可以提供近光功能,可借此防止晃到其他交通参与者。另一方面,提供远光功能,该远光功能提供车辆前方道路区的最佳照明。此时,本专利技术方法的远光功能与常见的远光功能的区别在于,所述前大灯单元相对于平行取向水平转动靠拢, 并且在车辆前方在前大灯单元之间的中心得到光轴的交点。本专利技术的大灯总成的特征在于,为实现远光功能,可借助控制装置使前大灯单元的光轴相对于平行取向水平转动靠拢。根据本专利技术大灯总成的改进方案,大灯总成与用于在大灯总成发光方向上测量交通参与者的机构相关联。在此情况下,光分布可以由控制装置根据交通参与者相对车辆的位置来调整。此外,该大灯总成尤其包括存储器,在该存储器中存储用于远光功能的前大灯单元光轴转动角度的参数。存在存储器中的参数在从近光功能切换到远光功能时被用于使近光功能的光轴的水平和竖直取向匹配于远光功能。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从右侧和左侧的前大灯单元的发射光线重叠所产生的最佳光分布。为实现光轴匹配于远光功能的功能,也可以设置一个单独的控制装置。而且,这种匹配可借助软件模块被集成在用于前大灯单元的控制装置中。附图说明现在将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示意表示本专利技术大灯总成的前大灯单元的一个实施例,图2示意表示本专利技术大灯总成的一个实施例,图3表示在前行车辆测量时在竖直壁面上的近光功能的总体亮度分布的等照度曲线图,图4表示当检测到前行车辆时用于实现近光功能的前大灯单元光轴的取向,图5表示用于远光功能的前大灯单元的光轴的取向。具体实施例方式该大灯总成包括两个分隔开的投射灯1和2,它们按照本身已知的方式安置在车辆的右侧和左侧并且能分别构成一个前大灯单元。或者,一个前大灯单元可以具有多个投射灯。图1示出其中一个投射灯1。安置在另一侧的投射灯2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图1示出在这样一个平面内的截面,该平面平行于由车辆纵轴和垂线V所限定的平面。投射灯1按照本身已知的方式包括光源3,该光源被呈旋转椭圆体形式的反光器6包围。反光器6因此有两个焦点。光源3位于反光器6的其中一个焦点处。光源3所发出的光在投射灯1的发光方向Ll上被反光器6反射向投射透镜7。发光方向Ll也是投射灯的光轴。包括平面的遮光板8和9的遮光机构安置在投射透镜7的焦点位置上并靠近反光器 6的第二焦点。平面状的遮光板8、9的法线取向基本平行于发光方向Li。光源3、反光器 6、透镜7和遮光板8、9设置在壳体4内,该壳体由大灯玻璃5封闭。投射灯1可以按照本身已知的方式在箭头A方向上上下翻转以便调节照明范围, 即它可以竖向转动。此外,投射灯1的发光方向Ll是可水平地即绕竖直轴线转动的。而且,投射灯1的照明范围和尤其是总体光分布的明暗界限形状被如此改变,即,沿竖向使遮光板8、9运动。为了改变遮光板8、9的位态,设有控制装置。以下将参照图2来说明如何控制大灯总成的前大灯单元的右侧和左侧的投射灯1 和2 右侧投射灯1与控制装置13连接,左侧投射灯2与控制装置14连接。控制装置 13,14 一方面控制在方向Li、L2上由投射灯1和2所发出的光线的转动角度、尤其是绕竖直轴线和水平轴线的转动角度。此时,L1、L2也表示光轴右侧和左侧的前大灯单元的光轴。 而且,控制装置13、14控制用于右侧和左侧投射灯1和2的遮光机构的遮光板8、9的竖直位态。此外,设有用于在投射灯1和2的发光方向上测量交通参与者的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控制车辆(10)大灯总成的方法,该大灯总成包括右侧和左侧的前大灯单元(1,2),其中,为了实现近光功能,所述前大灯单元(1,2)的光轴(L1,L2)相对于平行取向水平转动分开,其特征在于,为了实现远光功能,所述前大灯单元(1,2)的光轴(L1,L2)相对于平行取向水平转动靠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科珀曼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