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炭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3027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三维网状结构、且能够容易控制中孔、微孔的孔径的多孔炭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使作为炭前体的聚酰胺酸树脂1、作为铸型粒子的氧化镁2混合的步骤;在氮气氛围中于1000℃对该混合物进行1小时热处理,由此使聚酰胺酸树脂热分解的步骤;利用以1mol/l的比例添加而成的硫酸溶液对得到的试料进行清洗,由此使MgO溶出的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是涉及使用碳收率比较高的原料制作而成的。
技术介绍
作为多孔炭即活性炭的制造方法,公知有将木材浆料、锯末、椰子壳、棉籽壳、稻壳等纤维质或谷、稗、玉米等淀粉质、木质素等的植物性原料,煤和焦油、石油浙青等矿物性原料,进而酚醛树脂和聚丙烯腈等合成树脂等作为原料,在非氧化性气氛下对其进行加热使其炭化的方法,另外,通常公知还有用药剂对这些碳化物进行处理使其赋活化的方法。另外最近,作为赋活用的药剂使用氢氧化钾,如果使其与有机质树脂混合并在非氧化性气氛下加热,则可确认能够得到高达3000m2/g的比表面积的活性炭,并受到瞩目 (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不过,在该方法中,在工业上规模下的实用化上存留如下很多的问题必需有相对于有机质树脂为4倍量以上的赋活剂;因此虽然尝试进行钾的回收再利用但回收率低且成本高;并且,用于赋活的加热工序中碱金属挥发而造成加热炉污染甚至损伤,且作为各种工业材料使用时也成为发生浸蚀的原因;进而用碱金属化合物处理后的活性炭的可燃性高容易着火等。考虑上述情况,提出了下述所示的方案。(1) 一种活性炭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有机质树脂、与选自碱土类金属的氧化物、 氢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炭,其为具有中孔和比该中孔小的微孔的多孔炭,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中孔的外围的炭质壁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且以所述中孔的大小大致相同的方式构成,而且在所述炭质壁中的靠近所述中孔的位置形成有所述微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下隆广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