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岩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3269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Co

Method for preparing porous CoO@ nitrogen doped carbon coaxial nanorod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porous CoO@ nitrogen doped carbon coaxial nanorods. The method uses 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应用,开发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成为其中的关键之一。而转化储锂机制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放电比容量能够达到600-1200mAh/g,远高于目前商业化的石墨负极材料372mAh/g,其中钴基氧化物(Co3O4、CoO等)的放电比容量明显优于其它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但普通结构的钴基氧化物存在因其导电性较差、循环中由于材料体积变化导致容量衰减的缺陷;研究发现,具有多孔结构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其在循环中能够有效的缓冲体积变化,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同时多孔结构也能增加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提高材料的有效利用率;研究还发现,在多孔结构上包覆一层碳材料,特别是氮掺杂碳材料能够提升材料的导电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材料用作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利用Co3O4纳米棒作为模板,通过吡咯原位聚合、碳化的方式先形成Co3O4纳米棒@聚吡咯核壳结构后再碳化得到CoO@氮掺杂碳;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将浓度为1-5mL/L的吡咯单体分散于浓度为10-30g/L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b.以1-10g/L的比例向溶液a中加入多孔Co3O4纳米棒,超声分散10-20min后,由于溶液a中表面活性剂SDBS的存在,Co3O4纳米棒将均匀分散于溶液中;保持磁力搅拌0.5-2h,加入浓度为0.1mol/L的过硫酸钠溶液5-15mL作为引发剂;c.将溶液b在磁力搅拌下放置5-10h,过硫酸钠将引发吡咯发生活性自由基聚合,在良好分散的Co3O4纳米棒表面形成聚吡咯层,形成多孔CoO纳米棒@聚吡咯核壳结构黑色粉体;d.将干燥的多孔CoO纳米棒@聚吡咯核壳结构黑色粉体在惰性气氛下、300~700℃下碳热还原煅烧2-5h,得到黑色粉末多孔CoO@氮掺杂碳纳米棒目标产物;由于聚吡咯是含氮聚合物,碳化后形成氮掺杂碳,并均匀包覆于CoO表面。所述步骤a中吡咯单体的浓度优选为2-4mL/L。所述步骤b中Co3O4纳米棒含量优选为2-5g/L,过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1mol/L。所述步骤d惰性气氛下煅烧温度优选为400~600℃。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应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中。本专利技术利用Co3O4纳米棒作为模板,通过吡咯原位聚合、碳化的方式制备Co3O4纳米棒@聚吡咯核壳结构,然后在一定温度下碳化得到CoO@氮掺杂碳。将CoO@氮掺杂碳与乙炔黑和粘结剂(海藻酸钠或聚偏二氟乙烯)混合制成电极片,该电极片在手套箱中组成扣式电池,在室温下测定其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可检验CoO@氮掺杂碳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材料用作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方面因其具有多孔结构,不仅在循环中能够有效缓冲体积变化,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还能增加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提高材料的有效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在多孔结构上包覆一层氮掺杂碳材料能够提升材料的导电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活性,该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现了极佳的电化学性能,使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利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质量性能情况如图1-图7。图1是本专利技术在不同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XRD图,其制备材料的相纯度和碳含量取决于吡咯含量和碳化温度。图2和3是利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具有代表性的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SEM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产物的尺寸为纳米级并具明显多孔结构。图4是利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具有代表性的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TEM图片,可看出多孔CoO表面均匀包覆一层碳材料。图5是多孔CoO@氮掺杂碳的能谱图,可以看出其表面的碳层中掺杂氮。图6是利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充放电循环图,其电流密度均为0.2A/g,电压区间为0.01-3.0V。图7是本专利技术在优化条件下(C2,T1)制得的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倍率性能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配制100mL,浓度为5mL/L的吡咯水溶液,向溶液中加入2gSDBS,磁力搅拌溶解;(2)向溶液(1)中加入0.5g多孔Co3O4纳米棒,超声分散15min后,保持磁力搅拌1h,加入10mL浓度为0.1mol/L的过硫酸钠溶液作为引发剂;(3)将溶液(2)在磁力搅拌下放置10h得到多孔CoO纳米棒@聚吡咯核壳结构黑色粉体;(4)将干燥的多孔CoO纳米棒@聚吡咯核壳结构黑色粉体在惰性气氛下、400℃下煅烧4h得到黑色粉末多孔CoO@氮掺杂碳纳米棒目标产物。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向50mL蒸馏水中用微量进样器加入0.1mL吡咯和2gSDBS,磁力搅拌溶解;(2)向溶液(1)中加入0.2g多孔Co3O4纳米棒,超声分散10min后,保持磁力搅拌2h,加入5mL浓度为0.1mol/L的过硫酸钠溶液作为引发剂;(3)将溶液(2)在磁力搅拌下放置8h得到多孔CoO纳米棒@聚吡咯核壳结构黑色粉体;(4)将干燥的多孔CoO纳米棒@聚吡咯核壳结构黑色粉体在惰性气氛下、500℃下煅烧3h得到黑色粉末多孔CoO@氮掺杂碳纳米棒目标产物。实施例3(1)将0.3mL吡咯加入100mL水中,搅拌均匀,再向溶液中加入1gSDBS,并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0.5g多孔Co3O4纳米棒,超声分散20min后,保持磁力搅拌1h,再加入10mL浓度为0.1mol/L的过硫酸钠溶液作为引发剂;(3)将溶液(2)在磁力搅拌下搅拌8h,经过离心分离得到多孔CoO纳米棒@聚吡咯核壳结构黑色粉体;(4)将干燥的多孔CoO纳米棒@聚吡咯核壳结构黑色粉体在氮气氛下,450℃煅烧4h得到多孔CoO@氮掺杂碳纳米棒目标产物。以上三个实施例均可制得质量性能合格的多孔CoO@氮掺杂碳纳米棒目标产物。应当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修饰,所有这些改进或修饰都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目标产物的应用方法作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应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中,其操作步骤是:(1)按重量比为7:2:1的比例分别称取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乙炔黑和海藻酸钠,放到坩埚中研磨10-15min,然后加入蒸馏水,继续研磨20~30min,将糊状的浆料均匀的涂布在铜箔上,在80±10℃下干燥,之后对涂有上述混合物的铜箔进行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利用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CoO@氮掺杂碳同轴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利用Co3O4纳米棒作为模板,通过吡咯原位聚合、碳化的方式先形成Co3O4纳米棒@聚吡咯核壳结构后再碳化得到CoO@氮掺杂碳;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将浓度为1-5mL/L的吡咯单体分散于浓度为10-30g/L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b.以1-10g/L的比例向溶液a中加入多孔Co3O4纳米棒,超声分散10-20min后,由于溶液a中表面活性剂SDBS的存在,Co3O4纳米棒将均匀分散于溶液中;保持磁力搅拌0.5-2h,加入浓度为0.1mol/L的过硫酸钠溶液5-15mL作为引发剂;c.将溶液b在磁力搅拌下放置5-10h,过硫酸钠将引发吡咯发生活性自由基聚合,在良好分散的Co3O4纳米棒表面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陈浩胡志彪卢宇竑彭博军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