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2R)-米那普仑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28001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合成(1S,2R)-米那普仑的药学上可接受酸加成盐的方法,其包含如下连续步骤:(a)苯乙腈和(R)-表氯醇在含有碱金属的碱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后经碱处理、酸处理,得内酯;(b)在路易斯酸-胺复合物存在的条件下,该内酯与MNEt2(M代表碱金属)或NHEt2反应,得到酰胺醇;(c)该酰胺醇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氯化酰胺;(d)该氯化酰胺与邻苯二甲酰亚胺盐反应,得到邻苯二甲酰亚胺衍生物;(e)将邻苯二甲酰亚胺衍生物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团进行水解,得到(1S,2R)-米那普仑;(f)在药学上可接受的酸存在的条件下,将(1S,2R)-米那普仑在适宜的溶剂系统中成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r)-米那普仑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S,2R)_米那普仑以及对映体构型主要为(1S,2R)的氯化中间体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米那普仑是一种通过抑制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捕获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的抗抑郁剂(FR 2 508 035)。许多外消旋化合物的合成在文献中均有描述(EP 0 377 381 ;EP 0 200 638 ; EP 1 757 597 ;EP 1 767 522 ;EP 1 845 084 ;EP 1 770 084 ;Shuto S. et al. , J. Med. Chem. 1995,38,2964-2968)。此外,最近有文献报道称对映异构体(1S,2R)_米那普仑与其外消旋体混合物相比具有更高的活性(Viazzo P. et al. , Tetrahedron Lett. 1996,37,26,4519-4522)。第一种获得富集形式对映异构体的方法是从外消旋混合物中分离和分辨得到的 (Bonnaud B. et al.,J. Chromatogr. 1985,318,398-403)。然而,该方法在工业生产中不符合成本-效益的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具有如下通式(I)的(1S,2R)-米那普仑的药学上可接受酸加成盐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如下的连续步骤:(a)苯乙腈和(R)-表氯醇在含有碱金属的碱存在的条件下反应,随后经碱处理、酸处理,得到如以下通式(II)所示的内酯:(b)在路易斯酸-胺复合物存在的条件下,由上步(a)获得的内酯(II)与MNEt2,其中M代表碱金属,或NHEt2反应,得到如以下通式(III)所示的酰胺醇,其中胺选自二乙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N,N-二乙基苯胺、N,N-二甲基苄胺、N-甲基哌啶、N-甲基吗啉、N,N’二甲基哌嗪和六亚甲基四胺:(c)由上步(b)获得的如以下通式(III)所示的酰胺醇与氯化亚砜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尼古拉斯
申请(专利权)人:皮埃尔法布雷医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