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转向架模拟动载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5621 阅读:6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客车转向架模拟动载试验台,它涉及一种动载试验台。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现有的客车转向架模拟试验台存在不易控制加载力以及测试数据不准确的问题。两个滑动平台均安装在两根钢轨上,每个滑动平台上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液压油缸的上端安装在横梁上,液压油缸的下端安装有压头,侧向力液压加载装置包括升降液压缸、滑块、支撑板、水平液压缸和两个滑道,升降液压缸位于竖直安装在空腔内,滑块固装在升降液压缸的上端,两个滑道相对平行固装在第一立柱的内壁上,滑块与两个滑道滑动连接,支撑板的一端固装在滑块上,水平液压缸固装在支撑板的上端面上,水平液压缸的一端与滑块连接,水平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压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客车转向架模拟动载性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架模拟动载试验台,具体涉及一种铁路客车车辆非动力转向架模拟动载试验台。
技术介绍
客车转向架模拟试验台能够为我国客车转向架设计制造、运用和检修提供重要的实验分析数据,通过对动力学性能参数的测试和量化,为动力学仿真分析提供可靠的原始数据,使理论分析更加准确有效。现有的客车转向架模拟试验台采用丝杠加载,不易控制加载力;驱动机构采用皮带传动皮带易丢转,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的客车转向架模拟试验台存在不易控制加载力以及测试数据不准确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客车转向架模拟动载试验台。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客车转向架模拟动载试验台包括底座、两根滑轨、两个滑动平台、两个驱动机构、龙门架、侧向力液压加载装置、液压油缸和压头,所述龙门架由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梁构成,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对固装在底座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通过横梁与第二立柱的上端固接为一体; 所述两根滑轨平行设置在底座的上端面上且位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所述两根滑轨与龙门架垂直设置,所述两个滑动平台均安装在两根滑轨上,每个滑动平台上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轴、制动轮、两个轴承座和两个驱动轮,所述电机和两个轴承座沿滑动平台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滑动平台的上端面上,所述传动轴安装在两个轴承座上,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的一端固接,所述两个驱动轮固套在传动轴上,所述制动轮固套在传动轴上且位于两个驱动轮之间,所述液压油缸的上端安装在横梁上,所述液压油缸的下端安装有压头,所述侧向力液压加载装置包括升降液压缸、滑块、支撑板、水平液压缸和两个滑道,所述第一立柱上设有空腔,所述升降液压缸竖直安装在第一立柱的空腔内,所述滑块固装在升降液压缸的上端,两个滑道相对平行固装在第一立柱的内壁上,所述滑块与两个滑道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固装在滑块上,所述水平液压缸固装在支撑板的上端面上,所述水平液压缸的一端与滑块连接,所述水平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压头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客车转向架模拟动载试验台采用液压油缸对客车转向架进行竖直力加载和侧向力加载,竖直力加载可以模拟铁路客车车辆自身重力, 侧向力加载可以模拟铁路客车车辆转弯时的向心力,与现有的客车转向架模拟试验台采用丝杠加载相比,可以准确控制加载力,为动力学仿真分析提供可靠的原始数据,使理论分析更加准确有效;本专利技术的客车转向架模拟动载试验台的驱动机构采用电机直接驱动传动轴上的驱动轮,与现有的客车转向架模拟试验台采用皮带传动相比,可以真实模拟铁路客车车辆的运行转速,可以准确测得动力学性能参数,动力学性能参数包括铁道部技术标准所要求检测的车轮圆周速度、压力、轴承温升等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客车转向架模拟动载试验台可以对使用不同型号的客车转向架进行动力学性能参数的测量,可以分析客车转向架的运用状态,为客车行车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客车转向架模拟动载试验台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客车转向架模拟动载试验台包括底座1、两根滑轨2、两个滑动平台3、两个驱动机构6、龙门架13、侧向力液压加载装置8、 液压油缸11和压头12,所述龙门架13由第一立柱7、第二立柱9和横梁10构成,所述第一立柱7和第二立柱9相对固装在底座1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立柱7的上端通过横梁10与第二立柱9的上端固接为一体;所述两根滑轨2平行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面上且位于第一立柱7和第二立柱9之间,所述两根滑轨2与龙门架13垂直设置,所述两个滑动平台3均安装在两根滑轨2上,每个滑动平台3上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包括电机6-1、传动轴6-2、制动轮6-3、两个轴承座6-4和两个驱动轮6-5,所述电机6_1和两个轴承座6_4 沿滑动平台3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滑动平台3的上端面上,所述传动轴6-2安装在两个轴承座6-4上,电机6-1的输出轴与传动轴6-2的一端固接,所述两个驱动轮6-5固套在传动轴 6-2上,所述制动轮6-3固套在传动轴6-2上且位于两个驱动轮6-5之间,所述液压油缸11 的上端安装在横梁10上,所述液压油缸11的下端安装有压头12,所述侧向力液压加载装置 8包括升降液压缸8-1、滑块8-2、支撑板8-3、水平液压缸8-4和两个滑道8_5,所述第一立柱7上设有空腔7-1,所述升降液压缸8-1竖直安装在第一立柱7的空腔7-1内,所述滑块 8-2固装在升降液压缸8-1的上端,两个滑道8-5相对平行固装在第一立柱7的内壁上,所述滑块8-2与两个滑道8-5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8-3的一端固装在滑块8-2上,所述水平液压缸8-4固装在支撑板8-3的上端面上,所述水平液压缸8-4的一端与滑块8-2连接,所述水平液压缸8-4的另一端与压头12连接。所述两个滑动平台3可以沿着两根滑轨2滑动,两个滑动平台3之间的间距可调, 可以测试不同型号的客车转向架。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动载试验台还包括多个减震地脚 14,所述多个减震地脚14固装在底座1的下端面上。如此设计,可以起到减震作用,使本专利技术的动载试验台运行稳定,延长了本专利技术的动载试验台的使用寿命。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工作原理将客车转向架通过导轨引导至两个驱动机构6的四个驱动轮6-5上,同时驱动液压油缸11通过压头12将客车转向架定位,然后驱动液压油缸11对客车转向架进行竖直力加载,即模拟铁路客车车辆自身重力;通过升降液压缸8-1调节水平液压缸8-4处于水平状态,然后驱动水平液压缸8-4向压头12进行侧向力加载,即模拟铁路客车车辆转弯时的向心力;驱动两个电机6-1的输出轴同步旋转,电机6-1的输出轴旋转带动相应的传动轴6-2旋转,传动轴6-2旋转带动相应的两个驱动轮6-5转动,即四个驱动轮6-5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客车转向架上的车轮转动,当客车转向架上的车轮转速达到客车车辆实际的运行速度时,通过传感器或仪表随时对实验数据进行监控。权利要求1.一种客车转向架模拟动载试验台,所述动载试验台包括底座(1)、两根滑轨(2)、两个滑动平台(3)、两个驱动机构(6)、龙门架(13)、侧向力液压加载装置(8)、液压油缸(11) 和压头(12),所述龙门架(13)由第一立柱(7)、第二立柱(9)和横梁(10)构成,所述第一立柱(7)和第二立柱(9)相对固装在底座(1)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立柱(7)的上端通过横梁(10)与第二立柱(9)的上端固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滑轨(2)平行设置在底座⑴的上端面上且位于第一立柱(7)和第二立柱(9)之间,所述两根滑轨(2)与龙门架(13)垂直设置,所述两个滑动平台(3)均安装在两根滑轨(2)上,每个滑动平台(3)上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包括电机(6-1)、传动轴(6-2)、制动轮(6-3)、两个轴承座(6-4)和两个驱动轮(6-5),所述电机(6-1)和两个轴承座(6-4)沿滑动平台(3) 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滑动平台(3)的上端面上,所述传动轴(6-2)安装在两个轴承座(6-4) 上,电机(6-1)的输出轴与传动轴(6-2)的一端固接,所述两个驱动轮(6-5)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转向架模拟动载试验台,所述动载试验台包括底座(1)、两根滑轨(2)、两个滑动平台(3)、两个驱动机构(6)、龙门架(13)、侧向力液压加载装置(8)、液压油缸(11)和压头(12),所述龙门架(13)由第一立柱(7)、第二立柱(9)和横梁(10)构成,所述第一立柱(7)和第二立柱(9)相对固装在底座(1)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立柱(7)的上端通过横梁(10)与第二立柱(9)的上端固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滑轨(2)平行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面上且位于第一立柱(7)和第二立柱(9)之间,所述两根滑轨(2)与龙门架(13)垂直设置,所述两个滑动平台(3)均安装在两根滑轨(2)上,每个滑动平台(3)上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包括电机(6-1)、传动轴(6-2)、制动轮(6-3)、两个轴承座(6-4)和两个驱动轮(6-5),所述电机(6-1)和两个轴承座(6-4)沿滑动平台(3)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滑动平台(3)的上端面上,所述传动轴(6-2)安装在两个轴承座(6-4)上,电机(6-1)的输出轴与传动轴(6-2)的一端固接,所述两个驱动轮(6-5)固套在传动轴(6-2)上,所述制动轮(6-3)固套在传动轴(6-2)上且位于两个驱动轮(6-5)之间,所述液压油缸(11)的上端安装在横梁(10)上,所述液压油缸(11)的下端安装有压头(12),所述侧向力液压加载装置(8)包括升降液压缸(8-1)、滑块(8-2)、支撑板(8-3)、水平液压缸(8-4)和两个滑道(8-5),所述第一立柱(7)上设有空腔(7-1),所述升降液压缸(8-1)竖直安装在第一立柱(7)的空腔(7-1)内,所述滑块(8-2)固装在升降液压缸(8-1)的上端,两个滑道(8-5)相对平行固装在第一立柱(7)的内壁上,所述滑块(8-2)与两个滑道(8-5)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8-3)的一端固装在滑块(8-2)上,所述水平液压缸(8-4)固装在支撑板(8-3)的上端面上,所述水平液压缸(8-4)的一端与滑块(8-2)连接,所述水平液压缸(8-4)的另一端与压头(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黎叶树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振兴铁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