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590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包括:壳体;马达,具有输出轴;行星齿轮减速系统;动力输出系统;功能切换机构,可选择的设定动力工具处于高速钻功能,低速钻功能,螺丝批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速度和螺丝批切换组件,包括: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可被功能切换机构带动轴向移动以调节行星齿轮减速系统的输出转速;动端齿,可相对旋转锁定的连接内齿圈;静端齿,弹性压迫动端齿;所述功能切换机构连接止转件,带动止转件在限制动端齿旋转的位置和脱离动端齿的位置间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动力工具具有结合的速度和螺丝批切换机构,减少了元件数量,节省了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尤其是一种可在多种功能间切换的动力工具。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枪钻类动力工具中,通常包括电钻、电动螺丝批、冲击钻、冲击扳手等。电动螺丝批是用于将螺钉拧紧到工件上。其通常包括过载离合器结构,该离合器由离合器主动件和从动件构成,主动件与减速齿轮为一体,而从动件旋转固定在机壳内并可相对于机壳轴向移动。一工作弹簧通过从动件作用在主动件的端面齿上,使主动件在旋转方向上固定进而可以传递转矩使螺丝刀旋转。作业时,电机的转矩通过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传递到螺丝刀,使之旋转,螺丝刀头和螺钉头槽配合,从而螺钉被迅速拧紧。随着螺钉拧紧,主动件上受到的阻力矩迅速增加,并通过端齿产生一轴向推力,当阻力矩超过脱扣预设值后,该轴向推力迫使从动件向前进一步压缩工作弹簧而与主动件脱离,当主动件失去从动件的支撑后被旋转驱动,从而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无输出,主动件随电机输出轴还有转动的趋势,随后在工作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又啮合,如此周而复始,螺钉不再受到扭矩作用, 而电机仍在转动。通过这种结构,拧紧的螺钉既达到规定拉力,又不会被拉裂,电机也不会产生过载、堵转、损坏或烧毁。冲击钻主要是用于在脆性材料的工件上打孔,其具有震动机构,该震动机构由相对端面具有犬牙状齿的动凸轮和静凸轮组成。动凸轮安装在输出轴中间部位,静凸轮固定在机壳上,动、静凸轮之间设有弹簧用来使两者相互分开。进行冲击钻孔时,使钻头垂直压到工件表面上,并在轴向施加适当压力,这样克服弹簧的弹力使动、静凸轮相互啮合,启动电机,电机的转矩通过动、静齿轮传递到输出轴。输出轴在旋转过程中会对与机壳相对固定的静凸轮产生一轴向向后的推力,使冲击钻后移,当动凸轮转到啮合齿脱啮时,冲击钻后移一个齿高的距离。脱啮瞬时,由于持续的外加轴向力,使静凸轮随冲击钻迅速冲击动凸轮, 从而对工件表面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如此周而复始,便产生了持续的旋转加冲击的复合运动。脆性材料在反复的强力冲击下破碎,随着钻头的旋转,碎屑由钻头沟槽排出,于是在砖石、混凝土构件上打出孔。冲击扳手主要是用于紧固螺栓。其具有主动冲击块,被动冲击块等,主动冲击块由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轴旋转驱动,被动冲击块,可与主动冲击块啮合而被旋转驱动,被动冲击块设在工作轴上并旋转驱动工作轴,其中所述主动冲击块在工作轴所受的负载增大到特定值时可选择地与被动冲击块脱离啮合,进而在输出轴的旋转驱动下又与被动冲击块重新啮合,从而在旋转方向上对工作轴施以间歇性的冲击电钻是用于在工件上进行钻孔,在作业过程中,钻轴持续地作旋转运动。通常,使用者在进行作业时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操作,如拧螺丝、拧螺栓、钻孔等。如此,需要使用者准备多种不同类型的电动工具,还要不断地更换来进行操作的话将非常麻烦。美国专利US 6,142,242 (下称专利‘242专利)揭示了一种可选择实现电钻、电动螺丝刀、和冲击钻的动力工具。该电动工具具有一个功能切换元件,通过旋转该元件到不同的圆周位置,可相应实现电钻、电动螺丝刀、和冲击钻的功能。其中,在实现电动螺丝刀和其他功能切换的机构中,机壳内设有轴向延伸的限制块,其可抵住离合器从动件而使离合器主动件无法被旋转驱动,功能切换元件内设置有可与该限制块轴向配合的凸块。当实现电钻或冲击钻功能时,功能切换元件内的凸块与限制块配合而使限制块抵住离合器从动件;当实现电动螺丝刀功能时,功能切换元件内的凸块与限制块脱离配合,从而使离合器主动件可被旋转驱动而实现离合器功能。美国专利US 6,457,535 Bl (下称专利‘535专利) 揭示了类似的离合切换结构,通过在机壳外部旋转操作功能切换元件来轴向移动机壳内部的离合功能限制元件,从而来选择实现电动螺丝刀功能。目前,许多钻类电动工具还可以对输出转速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状况。然而,目前钻类电动工具的速度切换和螺丝批功能切换彼此独立的设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结合的速度和螺丝批切换机构的动力工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工具,包括壳体;马达,位于壳体中,具有提供旋转输出的输出轴;行星齿轮减速系统,将所述输出轴的旋转输出进行减速后旋转输出;动力输出系统,包括被行星齿轮减速系统驱动旋转的主轴;功能切换机构,可选择的设定动力工具处于高速钻功能,低速钻功能,螺丝批功能,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速度和螺丝批切换组件,所述速度和螺丝批切换组件包括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可被功能切换机构带动轴向移动以调节行星齿轮减速系统的输出转速;动端齿,可相对旋转锁定的连接内齿圈;静端齿,压迫所述动端齿;所述功能切换机构连接止转件,带动止转件在限制动端齿旋转的位置和脱离动端齿的位置间移动。进一步的,高速钻功能下,所述内齿圈位于轴向上的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内齿圈同时啮合所述太阳轮和所述行星轮,所述止转件位于脱离动端齿的位置;低速钻功能下,所述内齿圈位于轴向上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内齿圈啮合所述行星轮,脱离所述太阳轮;螺丝批功能下,所述内齿圈位于轴向上的第二位置,所述止转件位于限制动端齿旋转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切换机构包括安装于壳体上的功能切换钮和设于壳体内的切换环,所述切换环上设有阶梯状的速度切换槽和阶梯状的螺丝批切换槽,所述速度切换槽内安装有速度切换件,速度切换件可在速度切换槽内滑动并带动内齿圈轴向移动;所述螺丝批切换槽内安装所述止转件,所述止转件可在螺丝批切换槽内滑动以在限制动端齿旋转的位置和脱离动端齿的位置间轴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内齿圈和所述动端齿上分别设有相配的花键以旋转锁定的彼此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动端齿上设有键槽,所述止转件末端可嵌入所述键槽以锁定动端齿的旋转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动端齿和所述静端齿的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相配的齿,止转件位于脱离动端齿的位置时,当主轴上的扭矩达到预定值后所述动端齿和静端齿相对旋转。进一步的,包括扭力罩,扭力罩和静端齿之间设有弹性件,扭力罩可调节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量。进一步的,动力输出系统包括冲击机构,包括由主轴旋转驱动的主动冲击块,可与主动冲击块啮合而被旋转驱动的被动冲击块,连接于所述被动冲击块,由被动冲击块带动旋转的工作轴,其中所述主动冲击块在工作轴所受的负载增大到特定值时可选择地与被动冲击块脱离啮合,进而在输出轴的旋转驱动下又与被动冲击块重新啮合,从而在旋转方向上对工作轴施以间歇性的冲击,功能切换机构还连接冲击扳手切换机构,可选择允许或锁止所述冲击机构,进而可选的设定动力工具处于冲击扳手功能。进一步的,所述冲击切换机构包括离合件,所述离合件被所述功能切换机构带动以可选择的建立或切断从主轴到主动冲击块的刚性旋转传递连接,所述离合件旋转锁定的连接主轴,所述离合件和所述主动冲击块相对可轴向移动,其上各自设有相互形配的互锁元件以可选择的旋转锁定的彼此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动力工具具有结合的速度和螺丝批切换机构,减少了元件数量,节省了内部空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多功能钻主视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多功能钻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多功能钻的主视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多功能钻的俯视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多功能钻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工具,包括:壳体;马达,位于壳体中,具有提供旋转输出的输出轴;行星齿轮减速系统,将所述输出轴的旋转输出进行减速后旋转输出;动力输出系统,包括被行星齿轮减速系统驱动旋转的主轴;功能切换机构,可选择的设定动力工具处于高速钻功能,低速钻功能,螺丝批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速度和螺丝批切换组件,所述速度和螺丝批切换组件包括: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可被功能切换机构带动轴向移动以调节行星齿轮减速系统的输出转速;动端齿,可相对旋转锁定的连接内齿圈;静端齿,压迫所述动端齿;所述功能切换机构连接止转件,带动止转件在限制动端齿旋转的位置和脱离动端齿的位置间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道纪明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