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589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包括:壳体;马达,位于壳体中,具有提供旋转输出的输出轴;行星齿轮减速系统,所速行星齿轮减速系统包括太阳轮,啮合于太阳轮的输出齿轮的行星轮,环绕所述行星轮的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具有轴向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内齿圈同时啮合所述太阳轮和所述行星轮,在第二位置内齿圈啮合所述行星轮,脱离所述太阳轮,还包括动端齿,所述内齿圈位于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动端齿啮合以在周向上相互锁定;以及可选的锁定动端齿的周向旋转运动的止转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动力工具通过设置和内齿圈相配合的动端齿,简化了内齿圈的设置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尤其是一种具有速度切换功能的内齿圈的动力工具。
技术介绍
动力工具,尤其是钻类电动工具通常具有行星齿轮减速系统,用于将电机直接输出的数万转的高转速降低到适合进行钻工作的较低的转速。行星齿轮减速系统通常包括行星架,行星齿轮,太阳轮,内齿圈等,它们之间组合多次降低电机速度。动力工具朝着小型化,多功能方向发展,钻类电动工具开始集成化,市面上已经存在同时具有螺丝批功能,钻进功能,高低速切换功能的多动钻。其中,螺丝批功能的切换和高低速功能的切换均涉及到内齿圈的状态变化,进行高低速切换时,往往需要内齿圈轴向移动以改变其和行星齿轮太阳轮的啮合关系,在进行螺丝批功能的切换时,往往需要锁定或允许内齿圈的旋转。现有技术需要两个不同的内齿圈分别执行上述的两种功能切换,而两个内齿圈意味着元件数量的难以进一步减少,和功能转换机构设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简化的,易于调节的功能转换系统的动力工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工具,包括壳体;马达,位于壳体中,具有提供旋转输出的输出轴;行星齿轮减速系统,所速行星齿轮减速系统包括太阳轮,啮合于太阳轮的输出齿轮的行星轮,环绕所述行星轮的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具有轴向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内齿圈同时啮合所述太阳轮和所述行星轮,在第二位置内齿圈啮合所述行星轮,脱离所述太阳轮,所述动力工具还还包括动端齿,所述内齿圈位于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动端齿啮合以在周向上相互锁定;以及可选的锁定动端齿的周向旋转运动的止转件。进一步的,包括邻接所述动端齿,轴向可移动的静端齿,以及朝向所述动端齿的方向压迫静端齿的弹性件,所述静端齿和动端齿相抵靠的端面上各自设有相配的端齿。进一步的,包括扭力罩,螺纹配接于扭力罩内的螺旋罩,所述弹性件为连接于所述螺旋罩的扭力弹簧,所述扭力罩可调节所述螺旋罩轴向移动以调节所述扭力弹簧的压缩量。进一步的,包括功能切换钮,所述功能切换钮带动所述止转件移动以可选的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止转件锁定动端齿的周向旋转运动,在第二位置止转件允许动端齿的周向旋转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动端齿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周向分布的多个键槽,所述止转件可轴向移动以可选的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止转件的末端卡合所述键槽, 在所述第二位置止转件的末端脱离所述键槽。进一步的,包括切换环,其上设有螺丝批切换槽,所述止转件上设有位于所述螺丝批切换槽中的销,所述功能切换钮带动所述切换环转动以带动所述销轴向移动,使止转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轴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切换钮带动所述内齿圈轴向移动以可选的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进一步的,在内齿圈的第二位置,所述动端齿和所述内齿圈通过花键结构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动力工具通过设置和内齿圈相配合的动端齿,简化了内齿圈的设置和调节。附图说明 3壳体39轴承695收容槽5手柄41第一行II架70轴承7电池包411基座71螺旋罩9夹头413行星轮支轴711突柱10轴线43第一行II轮73扭力弹簧11开关45太阳轮75静端齿13扭力罩47第二行II架751立柱15换向钮473滑轨753端齿17功能切换钮49第二行II轮77动端齿171切换弹簧51第一内齿圈771键槽173顶柱53第二内齿圈773端齿19切换窗531花键775内花键21电机533环槽81切换环23内输出轴61主轴811中击扳手切换相25外输出轴63主动冲击块813速度切换槽251支架631内V形槽815螺丝批切换槽253轴套633第一端齿83冲击扳手切换件255垫片635离合槽85速度切换件27轴座65中击弹簧87螺丝批切换件四输出齿轮611夕卜V形槽871弹簧31齿轮箱67滚球89离合件33前壳69被动冲击块891环槽35后壳691工作轴893滑块895离合块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图17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动力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动力工具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钻1。多功能钻1具有冲击扳手功能,高速钻功能,低速钻功能,螺丝批功能,其中高速钻功能和低速钻功能也可以统称为钻进功能。如图1所示,多功能钻1类似于手枪形,包括基本呈筒形的壳体3,与壳体3成一定角度布置的手柄5,和可拆卸的设置于手柄5底部的电池包7。壳体3具有纵向轴线10。壳体3的前端设有用于夹持工作头的夹头9,用于在该多功能钻1实现不同功能时分别夹持不同的工作头(未图示),如在实现冲击扳手功能时夹持紧固头,在实现高速钻功能或低速钻功能时夹持麻花钻。夹头9外侧设有扭力罩13,扭力罩13可以绕轴线10转动以调节处于螺丝批功能的多功能钻1的最大输出扭矩。手柄5的上端部分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多功能钻1的开关11。手柄5和壳体3的交接部分还设有换向钮15。多功能钻1具有两个换向钮15,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参照图1和图2,壳体3的顶部设有功能切换钮17,功能切换钮17设置在位于在壳体3顶部并周向延伸的切换窗19中。切换窗19沿周向由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布置有四个预设位置。功能切换钮17可以在该四个预设位置之间移动,依次将多功能钻1置于冲击扳手功能,高速钻功能,低速钻功能,螺丝批功能。切换窗19上或壳体3的对应位置上设有标志,以标示所述的四个预设位置和其对应的功能。以下详细介绍多功能钻1的内部结构。如图3,以壳体3上夹头9所在的一端为前端,相对的另一端为后端。壳体3的后端收容有动力源,具体为一直流电机21。电机21具有输出轴以输出旋转运动。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输出轴包括内输出轴23和外输出轴25。内输出轴23被电机21带动旋转,外输出轴25通过过盈配合套装在内输出轴23上,可被内输出轴23带动旋转。外输出轴25具有纵长延伸的前部和后部。外输出轴25包括轴座27和输出齿轮四,轴座27位于外输出轴25的后部,套装于内输出轴23上;输出齿轮四位于外输出轴25的前部,用于通过齿轮结构将电机21的动力旋转输出给多功能钻1的减速系统。轴座27的长度和直径均大于输出齿轮29。输出轴伸入到齿轮箱31内,齿轮箱31的壳体包括前壳33和后壳35,它们扣合形成收容空间,收容有行星齿轮减速系统和动力输出系统。结合图3,图4,图5,行星齿轮减速系统是一个两级减速系统,具体包括第一行星架41,第一行星轮43,太阳轮45,第二行星架47,第二行星轮49,以及两个内齿圈,分别为第一内齿圈51和第二内齿圈53。第一行星架41包括圆柱形的基座411和周向均勻间隔的设置于基座端面上的复数个行星轮支轴413。基座411中心为通孔,基座411通过该通孔安装并被支撑于输出轴的轴座27上。 基座411和轴座27之间还设有支撑系统,具体包括一个套在马达输出轴外的,台阶状的支架251、一个设置在支架251和基座411的通孔内壁之间的轴套253和设置在基座411的后端和齿轮箱内壁底部之间的垫片255。该支撑系统以使得第一行星架41可以相对于轴座27良好的旋转。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星架的基座411的大部分被支撑于轴座27上,且该轴座27的长度较长,即第一行星架41的被支撑部件有效支撑的长度较长,这使得第一行星架41可以稳定,长时间的高速旋转而不会明显的磨损或失效。行星齿轮支轴413从基座411的前端伸出,每个行星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工具,包括:壳体;马达,位于壳体中,具有提供旋转输出的输出轴;行星齿轮减速系统,所速行星齿轮减速系统包括太阳轮,啮合于太阳轮的输出齿轮的行星轮,环绕所述行星轮的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具有轴向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内齿圈同时啮合所述太阳轮和所述行星轮,在第二位置内齿圈啮合所述行星轮,脱离所述太阳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动端齿,所述内齿圈位于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动端齿啮合以在周向上相互锁定;以及可选的锁定动端齿的周向旋转运动的止转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道纪明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