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底渣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88894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底渣冷却系统,包括炉内冷却系统、换热器以及内冷系统,该内冷系统包括用于储存冷却纯水的纯水槽,与炉内冷却系统连接的进水管及回水管,该内冷系统通过纯水槽内提供的冷却纯水在进、回水管内循环流动,以进出炉内冷却系统,从而带走炉内冷却系统处的热量,该换热器设置在内冷系统与炉内冷却系统之间用于进一步与内冷系统进行热交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锅炉底渣冷却系统采用冷却纯水替代普通冷却水,消除结垢源,可有效提升水冷绞龙排渣能力与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锅炉冷却领域,特别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冷却锅炉底渣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占锅炉燃用煤炭灰总量的30%,锅炉底渣的冷却是否正常关系到锅炉运作的持续性与稳定性。目前较常见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的冷却设备为螺旋式冷渣器,即水冷绞龙。通常水冷绞龙具有中空的绞龙外壳,外壳内设中空的绞龙轴心,轴心上设置叶片,叶片呈螺旋式转动对底渣进行充分搅拌,冷却水塔的循环水可进入中空的外壳与轴心,带走底渣传递至绞龙外壳与轴心上的热量,从而完成与底渣间接热交换以达到冷却的效果。温度降低至符合标准范围的底渣再进一步从水冷绞龙内排出至收容底渣的底渣库。然而此种冷却系统一般运行一段时间(例如2个月)后,绞龙轴心与绞龙外壳的内部结垢就很严重,使得热量无法传导到水侧,换热效率低下。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底渣排放温度超标,导致锅炉底渣排放能力受限制,进而影响到锅炉带载能力。目前业界采用外排冷却水来保持锅炉负荷。然而此种方式耗水量大,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具节能同时又具较佳换热效能的冷却系统。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锅炉底渣冷却系统,包括炉内冷却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底渣冷却系统,包括炉内冷却系统及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冷系统,该内冷系统包括用于储存冷却纯水的纯水槽,与炉内冷却系统连接的进水管及回水管,该内冷系统通过纯水槽内提供的冷却纯水在进、回水管内循环流动,以进出炉内冷却系统,从而带走炉内冷却系统处的热量,该换热器设置在内冷系统与炉内冷却系统之间用于进一步与内冷系统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鸿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