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横向移动触头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308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102)包括壳体(112)以及与该壳体联接的触头(106)。所述触头具有配合端(300)和接口端(302)。斜向接口(318)设置在该壳体内并配置为与触头的接口端滑动接合。当壳体在配合方向(110)上朝着配合连接器(104)移动,并且触头的配合端接合配合连接器的导电元件(108)时,壳体在配合方向上的进一步移动会使得触头的接口端沿着斜向接口滑移,从而该斜向接口导致触头相对于壳体的平移移动,并且该触头的配合端在该导电元件上横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电连接器,其具有接合配合连接器的接触垫的触头。
技术介绍
已知的电连接器包括置于壳体内或与壳体联接的触头。壳体彼此配合以电联接触头。一旦触头彼此连结在一起,则连接器通过联接的触头彼此之间传递数据信号和/或电力。一些已知的连接器包括与另一连接器的接触垫配合的触头。例如,连接器系统可包括具有若干触头的第一连接器,同时第二连接器包括若干大致上平坦的接触垫。仅作为示例, 该第二连接器可以是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置于该电路板一侧上的接触垫。上述触头接合接触垫以将触头与接触垫电联接。接触垫可包括金属或金属合金,或者可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形成,当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时,这些金属或金属合金会产生表面污物绝缘层。该层会出现在与第一连接器配合的接触垫的表面。该层可对连接器与接触垫之间的联接产生不利影响。例如,该层可具有比接触垫更高的电阻率,并会增大触头与接触垫之间的联接电阻。为了改善触头与接触垫之间的电联接,可通过在接触垫的表面上横向移动触头而从接触垫上局部去除表面污物层。触头的横向移动会从接触垫的一部分上刮掉或以其它方式去除该表面污物层。触头接合去除了所述层的接触垫,以改善触头与接触垫之间的电联接。但是,在一些已知的连接器中,为了在接触垫上横向移动触头并去除所述表面污物层,设置有触头的连接器必须要相对于包括接触垫的连接器横向移动。在一些应用中,并没有足够的空间来使这些连接器相对于彼此横向移动。此外,连接器相对于彼此横向移动可导致触头相对于接触垫未对准。这种未对准会阻止一些触头与接触垫相配合。需要一种这样的连接器,其可以与具有接触垫的另一连接器相配合,同时能够从接触垫上去除表面污物层。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连接器包括壳体和与该壳体联接的触头。该触头具有配合端和接口端。斜向接口置于壳体内并配置为与所述触头的接口端滑动接合。当所述壳体在配合方向上朝着配合连接器移动时,所述触头的配合端接合所述配合连接器的导电元件,所述壳体在配合方向上的进一步移动使得所述触头的接口端沿着所述斜向接口滑移,从而斜向接口导致触头相对于壳体的平移移动,并且该触头的配合端在该导电元件上横向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断开联接的连接器系统的正视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已经联接或配合的连接器系统的正视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前端部的示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处于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的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触头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处于图2所示的配合位置的图1所示的触头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可替代实施例的设置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的处于初始位置的触头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设置在图1所示的处于接下来的配合位置的连接器中的触头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公开可替代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的处于初始位置的触头的示意图。图9是设置在图8所示的连接器中的处于配合位置的图8所示的触头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公开可替代实施例的设置在连接器中的处于初始位置的触头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公开可替代实施例的设置在连接器中的处于初始位置的触头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公开可替代实施例的在连接器中处于初始位置的触头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图12所示)的处于配合位置的触头 (图12所示)的示意图。图14是根据本公开可替代实施例的设置在连接器中的处于初始位置的触头的示意图。图1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图16是沿着图15中的线A-A截取的处于未配合状态的图15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截面图。图17是图16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一部分的详图。图18是沿着图15中的线A-A截取的处于部分配合状态的图15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截面图。图19是图18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一部分的详图。图20是沿着图15中的线A-A截取的处于配合状态的图15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截面图。图21是图20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一部分的详图。图22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图23是沿着图22中的线B-B截取的处于未配合状态的图22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截面图。图M是图23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一部分的详图。图25是沿着图22中的线B-B截取的处于部分配合状态的图22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截面图。图沈是如图25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一部分的详图。图27是沿着图22中的线B-B截取的处于配合状态的如图22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截面图。图28是图27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一部分的详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断开联接的连接器系统100的正视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已经联接或配合的连接器系统100的正视图。系统100包括两个连接器102、104,连接器102、104彼此配合以在连接器102、104之间传递数据信号和/或电力。连接器104在这里可被称作为配合连接器。第一连接器102包括从前端部114延伸到后端部116的壳体112。若干触头106被设置在壳体112内并从前端部114突出。或者, 触头106可凹进壳体112内,使得触头106不从前端部114突出。图1和2中示出的触头 106的数量仅仅作为示例。触头106接合第二连接器104的对应导电元件108。触头106和导电元件108包括导电材料或者由导电材料形成,所述导电材料例如为金属或金属合金。在一个实施例中, 第一连接器102的触头106为长形的触头。或者,触头106可以为非长形的触头。例如,触头106可在第一连接器102和/或第二连接器104相对于彼此移动的配合方向110上不是长形的。第二连接器或配合连接器104可以为用导电元件108作为与触头106配合的触头的电路板,如印刷电路板(PCB)。导电元件108可以为设置在电路板的一侧的基本上平坦的接触垫。所示出的导电元件108的数量仅仅作为示例。或者,第二连接器104可以为不同于电路板的其它连接器。连接器102、104通过以下方式彼此配合在配合方向110上朝着第二连接器104 移动第一连接器102,或者在与配合方向110相反的方向上移动第二连接器104,直到第一连接器102的触头106接合第二连接器104的导电元件108。例如,连接器102、104中至少一个连接器朝着连接器102、104中另一个连接器移动。如图1所示,配合方向110被定向为大致平行于触头106的纵向轴线304。在连接器102、104配合之前,每个触头106位于壳体112的前端部114处的初始位置118。相邻触头106的初始位置118之间的间距在整个前端部114上可以是一致的或者不一致的。每个触头106的初始位置118可对应于触头 106的纵向轴线304沿着前端部114的位置。第二连接器104的导电元件108可具有延伸穿过导电元件108中心的中心线或轴线120。如图1所示,触头106的纵向轴线304与导电元件108的中心轴线120横向地间隔开。例如,触头106的纵向轴线304和与触头106配合的导电元件108的中心轴线120可沿着横对着或垂直于纵向轴线304的方向间隔开一横向间隙122。当连接器102、104彼此配合时,导致触头106在导电元件108上横向移动,如下面将要更详细说明的那样。例如,如图2所示,触头106沿垂直于配合方向110的擦拭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102;2702),包括壳体(112;2712)以及与所述壳体联接的触头(106;2700),所述触头具有配合端(300;2720)和接口端(302;2718),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斜向接口(318;2706),所述斜向接口(318;2706)配置为与所述触头的接口端滑动接合,其中当所述壳体在配合方向(110)上朝着配合连接器(104)移动并且所述触头的配合端接合配合连接器的导电元件(108)时,所述壳体在所述配合方向上的进一步移动使得所述触头的接口端沿着所述斜向接口滑移,从而所述斜向接口导致所述触头相对于壳体的平移移动,并且所述触头的配合端在所述导电元件上横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N·马尔芬格R·E·哈姆纳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