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颖纳米SiO*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822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水/有机物体系的纳米无定形金属氧化物SiO↓[2]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现有的无机分离膜--在多孔载体上负载A型沸石分子筛膜的制备过程复杂且成本高,而高聚物分离膜的化学与热稳定性欠佳。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离膜致密的纳米尺寸无定形SiO↓[2]粒子,是通过LTCVD的方法,将可挥发性的有机或无机硅化物前驱体,在催化剂作用下沉积于多孔陶瓷表面制成。该膜表面丰富的Si-OH使其对水具有优先透过的特性,可有效用于有机物/水体系中的脱水。同时,表面Si-OH的硅烷化或偶联接枝反应,可调节其亲水与疏水性质以改变其分离特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新颖的无机分离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分离膜表面丰富的硅羟基(Si-OH),对水分子(H2O)具有优先选择性,可用于分离水/有机物体系中少量的水,是一种性能优良的亲水膜。
技术介绍
将两个物相空间隔开而且又使之相互联系,能发生质量、能量等传输过程的中间介质称为膜(membrane or film)。根据膜组成材料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有机膜、无机膜、有机/无机复合膜等。无机膜高温热稳定性好(有机膜的使用一般不超过423K),抗化学侵蚀和抗微生物降解,易清洗、耐压降高和机械稳定性好(G.Saracco,etc.,J.Membrane Sci.,95,105(1994)),比有机高聚物膜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无机膜可使分离过程在不发生相变的情况下实现(通常为渗透蒸发),可以显著节约能源、简化工艺流程和操作,近十年发展很快。膜材料应用于催化,可以使催化反应和分离过程相结合,获得比热力学平衡更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但制备困难、难实现规模化生产、成本较高制约了无机膜的发展及其应用。在国外已有多种商品化的无机膜,但其技术上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且目前尚无商品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机分离膜,其特征在于为以多孔陶瓷为载体,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由低温气相化学沉积而得到的纳米无定形金属氧化物SiO↓[2]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英才程晓维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