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运输机连杆式上调心自动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80801 阅读:3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皮带运输机连杆式上调心自动纠偏装置,包括立辊1、立辊支架2、连杆机构和锥形上托辊组件,连杆机构由支架Ⅰ31、支架Ⅱ32、连杆Ⅰ33、连杆Ⅱ34、连杆Ⅲ35、连杆Ⅳ36和连杆Ⅴ37组成;锥形上托辊组件由锥形托辊41、锥形托辊架42、锥形托辊架长座43、锥形托辊架短座44、长导管45、短导管46、滚轮47和端面凸轮48组成,长导管45、短导管46和端面凸轮48均安装在锥形托辊横梁6上,滚轮47与端面凸轮48的上端面接触,锥形托辊横梁6安装在皮带运输机的中间架5上,锥形上托辊组件的锥形托辊41位于中间架5的上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纠偏反应灵敏,纠偏效果明显等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皮带运输机皮带的纠偏装置,特别是一种皮带运输机连杆式上调心自动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皮带运输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货物在皮带上落料不均,皮带胶结误差,托辊支架中心设置偏差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运输机皮带跑偏。为保障皮带机安全正常的运行,通常都在皮带运输机上设置有纠偏装置。目前,皮带运输机上设置的纠偏装置多为摩擦调心托辊式纠偏装置,靠跑偏皮带的底面带动摩擦轮,使摩擦调心托辊偏转来实现纠偏的目的。这种结构的摩擦调心托辊式纠偏装置,由于跑偏皮带的底面与摩擦轮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且不稳定,故而会出现纠偏反应慢,纠偏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纠偏力可靠,纠偏效果明显的皮带运输机连杆式上调心自动纠偏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带运输机连杆式上调心自动纠偏装置,包括立辊、立辊支架、连杆机构和锥形上托辊组件,连杆机构由支架I、支架II、连杆I、连杆II、连杆III、连杆IV和连杆V组成,支架I和支架II固定在皮带运输机的中间架上,连杆I和连杆 III通过活动轴分别安装在支架I和支架II上,连杆I的一端与立辊支架连接,另一端与连杆II和连杆III的一端连接,连杆III的另一端与连杆IV连接,连杆V与连杆IV连接;锥形上托辊组件由锥形托辊、锥形托辊架、锥形托辊架长座、锥形托辊架短座、长导管、短导管、滚轮和端面凸轮组成,锥形托辊的大端通过锥形托辊架与锥形托辊架长座的上端连接,锥形托辊的小端通过锥形托辊架与锥形托辊架短座的上端连接,锥形托辊架长座的下端安装在长导管内,锥形托辊架短座的下端安装在短导管内,滚轮安装在锥形托辊架长座和锥形托辊架短座的底部,长导管、短导管和端面凸轮均安装在锥形托辊横梁上,端面凸轮通过连杆V 与连杆IV连接,且滚轮与端面凸轮的上端面接触,锥形托辊横梁安装在皮带运输机的中间架上,锥形上托辊组件的锥形托辊位于中间架的上面。本技术可以通过跑偏皮带侧面推动立辊,使几乎所有的跑偏力,成为了纠偏力,纠偏力大且稳定,通过连杆带动端面凸轮旋转,进而带动与端面凸轮上端面连接的锥型托辊升高来实现纠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纠偏反应灵敏,纠偏效果明显等特点。以下结合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皮带向右跑偏时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皮带运输机连杆式上调心自动纠偏装置,包括立辊1、立辊支架 2、连杆机构和锥形上托辊组件,连杆机构由支架I 31、支架II 32、连杆I 33、连杆II 34、连杆III 35、连杆IV 36和连杆V 37组成,支架I 31和支架II 32固定在皮带运输机的中间架5 上,连杆I 33和连杆III 35通过活动轴分别安装在支架I 31和支架II 32上,连杆I 33的一端与立辊支架2连接,另一端与连杆II 34和连杆III 35的一端连接,连杆III 35的另一端与连杆IV 36连接,连杆V 37与连杆IV 36连接;锥形上托辊组件由锥形托辊41、锥形托辊架42、锥形托辊架长座43、锥形托辊架短座44、长导管45、短导管46、滚轮47和端面凸轮 48组成(如图3所示),锥形托辊41的大端通过锥形托辊架42与锥形托辊架长座43的上端连接,锥形托辊41的小端通过锥形托辊架42与锥形托辊架短座44的上端连接,锥形托辊架长座43的下端安装在长导管45内,锥形托辊架短座44的下端安装在短导管46内,滚轮 47安装在锥形托辊架长座43和锥形托辊架短座44的底部,长导管45、短导管46和端面凸轮48均安装在锥形托辊横梁6上,端面凸轮48通过连杆V 37与连杆IV 36连接,且滚轮47 与端面凸轮48的上端面接触,锥形托辊横梁6安装在皮带运输机的中间架5上,锥形上托辊组件的锥形托辊41位于中间架5的上面。 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当皮带向左(或右)跑偏幅度较大时(如图2所示),皮带推动左(或右)侧立辊1,带动连杆机构扭动左(或右)侧端面凸轮48旋转,使与端面凸轮48 的上端面接触的滚轮47带动锥形托辊架长座43和锥形托辊架短座44升高,推动皮带向右 (或左)运动,回复正常位置,从而实现自动纠偏的目的。权利要求1. 一种皮带运输机连杆式上调心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立辊、立辊支架、连杆机构和锥形上托辊组件,连杆机构由支架I、支架II、连杆I、连杆II、连杆III、连杆IV和连杆V组成,支架I和支架II固定在皮带运输机的中间架上,连杆I和连杆III通过活动轴分别安装在支架I和支架II上,连杆I的一端与立辊支架连接,另一端与连杆II和连杆III的一端连接,连杆III的另一端与连杆IV连接,连杆V与连杆IV连接;锥形上托辊组件由锥形托辊、锥形托辊架、锥形托辊架长座、锥形托辊架短座、长导管、短导管、滚轮和端面凸轮组成, 锥形托辊的大端通过锥形托辊架与锥形托辊架长座的上端连接,锥形托辊的小端通过锥形托辊架与锥形托辊架短座的上端连接,锥形托辊架长座的下端安装在长导管内,锥形托辊架短座的下端安装在短导管内,滚轮安装在锥形托辊架长座和锥形托辊架短座的底部,长导管、短导管和端面凸轮均安装在锥形托辊横梁上,端面凸轮通过连杆V与连杆IV连接,且滚轮与端面凸轮的上端面接触,锥形托辊横梁安装在皮带运输机的中间架上,锥形上托辊组件的锥形托辊位于中间架的上面。专利摘要一种皮带运输机连杆式上调心自动纠偏装置,包括立辊1、立辊支架2、连杆机构和锥形上托辊组件,连杆机构由支架Ⅰ31、支架Ⅱ32、连杆Ⅰ33、连杆Ⅱ34、连杆Ⅲ35、连杆Ⅳ36和连杆Ⅴ37组成;锥形上托辊组件由锥形托辊41、锥形托辊架42、锥形托辊架长座43、锥形托辊架短座44、长导管45、短导管46、滚轮47和端面凸轮48组成,长导管45、短导管46和端面凸轮48均安装在锥形托辊横梁6上,滚轮47与端面凸轮48的上端面接触,锥形托辊横梁6安装在皮带运输机的中间架5上,锥形上托辊组件的锥形托辊41位于中间架5的上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纠偏反应灵敏,纠偏效果明显等特点。文档编号B65G15/64GK202124271SQ20112017413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专利技术者肖慧东, 蒋长庚 申请人:衡阳连续运输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带运输机连杆式上调心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立辊、立辊支架、连杆机构和锥形上托辊组件,连杆机构由支架Ⅰ、支架Ⅱ、连杆Ⅰ、连杆Ⅱ、连杆Ⅲ、连杆Ⅳ和连杆Ⅴ组成,支架Ⅰ和支架Ⅱ固定在皮带运输机的中间架上,连杆Ⅰ和连杆Ⅲ通过活动轴分别安装在支架Ⅰ和支架Ⅱ上,连杆Ⅰ的一端与立辊支架连接,另一端与连杆Ⅱ和连杆Ⅲ的一端连接,连杆Ⅲ的另一端与连杆Ⅳ连接,连杆Ⅴ与连杆Ⅳ连接;锥形上托辊组件由锥形托辊、锥形托辊架、锥形托辊架长座、锥形托辊架短座、长导管、短导管、滚轮和端面凸轮组成,锥形托辊的大端通过锥形托辊架与锥形托辊架长座的上端连接,锥形托辊的小端通过锥形托辊架与锥形托辊架短座的上端连接,锥形托辊架长座的下端安装在长导管内,锥形托辊架短座的下端安装在短导管内,滚轮安装在锥形托辊架长座和锥形托辊架短座的底部,长导管、短导管和端面凸轮均安装在锥形托辊横梁上,端面凸轮通过连杆Ⅴ与连杆Ⅳ连接,且滚轮与端面凸轮的上端面接触,锥形托辊横梁安装在皮带运输机的中间架上,锥形上托辊组件的锥形托辊位于中间架的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长庚肖慧东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连续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