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型材的时效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76758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型材的时效热处理方法,时效温度为155-170℃,保温时间为10-16个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型材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制得的铝合金型材与通过传统方法处理所获得的型材相比,其强度更高,塑性更好,屈服强度低,且延伸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型材制造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6系铝合金以其中等强度、良好的抗腐蚀性、抛光性、阳极氧化着色性。其经挤压成型的型材在铝合金门窗、工程建筑结构材料、轨道交通用铝材料、铝散热器、电子零部件上得到广泛应用。6系合金属于热处理可强化合金,其制备的型材经过时效热处理后,其强度可提高约lOOMPa。而铝合金型材的时效热处理工艺参数(具体表现在其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 的不同,严重影响所获得的型材的强度、塑性、抗腐蚀性能等。6系铝合金的主要强化机理是通过时效热处理的作用,控制其第二相Mg2Si析出数量和弥散分布状态,从而使得其抗拉强度提高。因此,合金元素的含量(如主要合金元素Mg、Si),也是影响其强度和热处理强化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有些使用条件下,期望得到的铝合金材料不但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还应具有较好的塑性(及屈服强度较低、延伸率较高)。目前,6系铝合金型材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时效热处理温度在175-210°C之间,保温时间为4- ;根据不同合金成分,型材成品的抗拉强度在175 300MI^之间,其断后延伸率在69^1 之间。但在目前的制造技术中,时效热处理后产品的强度升高,而其塑性严重下降,不能保持具有好的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可制得强度高同时保持较好塑性的铝合金型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时效温度为155-170°C,保温时间为10-16个小时。进一步地,型材挤压成型与装入时效炉之间的停留时间不超过8小时。进一步地,时效热处理升温速度为0. 8^1. 50C /min。进一步地,所述时效处理方法所用的铝合金铸锭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Si:0. 55 1. 1%; Mg:0. 55 1. 0%; Fe:彡 0.5%; Cu:彡 0.25%; Mn:彡 0.7%; Cr :0. Γθ. 15%; Zn: ^ 0. 2%; Ti: 0.0广0.05% ;剩余含量为Al,所述Mg与所述Si的重量百分比满足 0.9<Mg:Si<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时效热处理方法使Mg2Si第二相以弥散的质点形式在基体中均勻析出,减少Mg2Si第二相在晶界等处的偏析,且在成分设计时,Mg 和Si的含量(重量百分比)满足0. 9<Mg:Si<l. 6,可满足Mg元素完全以第二相形式存在于合金基体中。铝合金型材经挤压成型后停放不超过他后转入时效热处理工序,通过使用较低温度和较长时间的时效热处理,使得Mg2Si的析出较为缓慢,其析出状态为较细的弥散质点。此种第二相的分布状态,有助于提高其强化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型材抗拉强度比现有技术中175°C时效同样时间强度增高约15MPa以上,并且塑性更好,屈服强度更低而延伸率更高。本发现的实施例可应用于常规的6061、6063、6101、6005、6005A、6081、6082等合金范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改变现有技术中高温度短时间时效的方法,采用较低温度较长时间时效处理,保证铝合金型材塑性的同时增强其抗拉强度。以下为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铝合金铸锭成分(重量百分比W % )如下Si :0. 63%; Mg:0. 63%; Fe:0. 14%; Cu:0. 005%; Mn:0. 29%; Cr :0. 10%; Zn:彡0.002%; Ti: 0. 04%;剩余含量为 Al,Mg%:Si%=l。型材的挤压成型和淬火处理过程挤压成型前铸锭加热到510°C ;挤压速度(型材出口速度)控制在2. 0-3. 5m/min ;淬火入水温度控制在520_530°C ;使用水淬火,淬火冷却速度 200-400°C /min ;时效热处理过程型材经挤压成型后拉伸,去除弯曲部分,随后装入时效炉时效(停留时间不超过8小时),时效温度160°C,保温时间10-16小时。 为了验证本工艺参数的优越性,同时进行175°C的时效试验,并进行对比。型材时效结束后检测力学性能,对比性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如下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时效温度为155-170°c,保温时间为10-16个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型材挤压成型与装入时效炉之间的停留时间不超过8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升温速度为 0. 8 1. 5 0C /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方法所用的铝合金铸锭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Si:0.55 l. 1%; Mg:0. 55^1.0%; Fe:彡 0.5%; Cu:彡 0.25%; Mn:彡 0.7%; Cr :0. Γθ. 15%; Zn:彡 0.2%; Ti: 0. 01 0. 05% ; 剩余含量为Al,所述Mg与所述Si的重量百分比满足0. 9<Mg:Si<l. 6。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时效温度为155-170℃,保温时间为10-16个小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型材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制得的铝合金型材与通过传统方法处理所获得的型材相比,其强度更高,塑性更好,屈服强度低,且延伸率高。文档编号C22F1/04GK102330041SQ201110216129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何洪 申请人: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型材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时效温度为155-170℃,保温时间为10-16个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