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浇注模具的双夹角倾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5115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浇注模具的双夹角倾斜装置,特点是:由底板,左、右支架,第一、第二摆动架及顶板构成;第一摆动架由左、右侧板、顶部横板及中板构成,第二摆动架由上横板和下中板构成,左、右侧板分别通过第一销轴与左、右支架铰接,侧板上设有数个沿圆周分布的第一定位孔,支架上设有第一插孔,第一插孔与第一定位孔内设有插销结构;第二摆动架的下中板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一摆动架的中板铰接,下中板上设有沿圆周分布的第二定位孔,中板上设有第二插孔,第二插孔与第二定位孔内设有插销结构。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绕第一销轴转动第一摆动架和绕第二销轴转动第二摆动架,使模具内腔浇注混合液与水平面形成两个夹角,浇注混合液以点的状态上升,便于混合液中气泡全部排出或溢出,提高了产品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互感器浇注生产用的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于气泡排出,保证产品浇注质量,提高浇注产品合格率的支撑浇注模具的双夹角倾斜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互感器浇注工艺是在真空罐中完成,具体的,浇注模具放置在罐体中,环氧树脂浇注混合液通过管道及浇料管口流入模具内腔,这个过程由于汽化、水分蒸发、真空度控制、设备误差等原因,使得浇注混合液在模具内腔产生了气泡,当浇注模具采用水平放置的方式时,浇注混合液进入模具后是以整个平角状态上升,这个浇注状态不利于气泡的排出;造成气泡存于浇注体内部,使产品存在击穿和报废的可能性较大,导致产品的合格率较低,当将浇注模具倾斜放置时,即浇注模具的底端与水平面形成一夹角时,浇注混合液进入模具后是以线的状态上升,这个浇注状态使部分气泡排出,但不能彻底排出,产品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调整方便,适用范围广,利于气泡全部排出,保证产品浇注质量,进而提高产品合格率的用于支撑浇注模具的双夹角倾斜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撑浇注模具的双夹角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浇注模具的双夹角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底板、设在底板上端与其固连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支撑在左、右支架上的第一摆动架,与第一摆动架连接的第二摆动架及安装在第二摆动架上端的顶板构成;所述第一摆动架由左侧板、右侧板、顶部横板及中板四部分构成,所述第二摆动架由上横板和下中板两部分构成,所述左、右侧板在靠近下端的位置分别通过第一销轴与左、右支架铰接,在至少一侧的侧板上设有以第一销轴的插装位置为中心的数个沿圆周分布的第一定位孔,在对应侧的支架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一插孔,在第一插孔与其中一个第一定位孔内设有插销结构;所述第二摆动架的下中板在靠近下端的位置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一摆动架的中板部分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浇注模具的双夹角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底板、设在底板上端与其固连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支撑在左、右支架上的第一摆动架,与第一摆动架连接的第二摆动架及安装在第二摆动架上端的顶板构成;所述第一摆动架由左侧板、右侧板、顶部横板及中板四部分构成,所述第二摆动架由上横板和下中板两部分构成,所述左、右侧板在靠近下端的位置分别通过第一销轴与左、右支架铰接,在至少一侧的侧板上设有以第一销轴的插装位置为中心的数个沿圆周分布的第一定位孔,在对应侧的支架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一插孔,在第一插孔与其中一个第一定位孔内设有插销结构;所述第二摆动架的下中板在靠近下端的位置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一摆动架的中板部分铰接,在下中板上设有以第二销轴的插装位置为中心的数个沿圆周分布的第二定位孔,在中板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对应的第二插孔,在第二插孔与其中一个第二定位孔内设有插销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支撑浇注模具的双夹角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中板由设在上横板中部的单板构成,在所述第一摆动架的顶部横板上制有插装所述下中板的通槽。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韵谭双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百利纽泰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