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列车空调的风道分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8297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地铁列车空调的风道分布器,包括送风单元和回风单元,送风单元中的风道壳体、第二导流板、第三导流板构成箱形结构,在所有接缝处用密封胶密封,在箱形结构内侧贴上吸音保温海绵;在箱形结构内的风道壳体上设置由若干个第一导流板与同样数目的支架安装在安装板上构成的导流组件,导流组件成斜状设置,上连主风道,下接小风道;送风单元通过主风道安装夹板和安装法兰与主风道连接,通过小风道安装夹板和安装法兰与小风道连接;改变导流组件的角度能调节通往主风道和小风道的风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进入主风道和小风道的风量均匀且可调,风道内的气流噪音降低,车厢内的空气循环更合理,使地铁列车更安静,乘坐更舒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铁列车空调的设计与制造
,具体地说,是一种地铁列车空调的风道分布器,作用于分配空调的送风量和空调的回风。
技术介绍
地铁(包括轻轨)是我国一些大城市目前在大力发展的城市建设项目,因此,地铁会出现在我国较多的城市里,地铁列车车厢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由于地铁在大部分时间里是运行于地下的隧道中的而且乘客流量巨大,因此,在地铁列车车厢的设计和制造上, 空调和通风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为保证乘客乘座的舒适性,地铁列车空调和通风系统成为地铁列车车厢设计和制造的一个重要部分。现在,地铁列车空调的送风一般都是由空调经过连接器直接将新风送入主风道,再由主风道分配给其它小风道,然后再由小风道通过导流格栅送入地铁车厢。这种由主风道到小风道,由小风道再到导流格栅的风道结构对气流 (新风)风量的分配常有不均,会导致地铁列车车厢内各个区域的温度不一致,同时,由于主风道内的风速非常大,导致风道内的气流振荡,产生较大的噪音,乘座的舒适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风道结构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地铁列车空调的风道分布器,它能满足地铁空调风量均衡分配的要求,减轻气流造成的噪音,此外能缩小风道体积、 减轻重量并能防止风道结露,提高地铁列车车厢乘座的舒适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铁列车空调的风道分布器,包括送风单元和回风单元,其特征是,所述送风单元包括风道壳体、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三导流板和吸音保温海绵,其中,风道壳体与第二导流板、第三导流板构成箱形结构,在所有接缝处用密封胶密封,在箱形结构内侧贴上吸音保温海绵;在箱形结构内的风道壳体上设有一组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由若干个第一导流板与同样数目的支架连接安装在安装板上构成,导流组件通过连接结构成斜状安装在风道壳体的内部,上端连接主风道,下端连接小风道;送风单元通过主风道安装夹板和主风道安装法兰与主风道连接,通过小风道安装夹板和小风道安装法兰与小风道连接;改变导流组件的角度能调节通往主风道和小风道的风量。所述导流组件由8个第一导流板与8个支架安装在一起,第一导流板为弧形结构, 其弧形外端与支架连接并通过支架在安装板上设置成一排,通过安装板铆接在风道壳体的内部。所述导流组件呈30°C的角度铆接在风道壳体内,上端连接主风道,下端连接小风道。所述吸音保温海绵为一面带铝箔,一面带胶的保温板,通过带胶的一面能够平整地贴在风道壳体的内部,有效地吸收气流产生的噪音。本技术一种地铁列车空调的风道分布器的积极效果是( 1)风道壳体通过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三导流板将(进风口的)风量均勻地分配到主风道和小风道内,改变第一导流板的角度或弧度能够改变风向和降低风的流速, 调节主风道和小风道的风量分配;(2)在风道壳体内部贴置吸音保温海绵能有效地吸收气流产生的声音,降低主风道内因气流振荡产生的噪音,使地铁列车车厢更安静;(3)送风单元将空调处理过的新风按合理的风量分配到主风道和小风道中,回风单元将地铁列车车厢内的空气送入地铁列车空调内,使地铁列车车厢内的空气循环更合理,也避免了主风道内结露的现象;(4)采用铝合金板,减轻了风道分布器的重量,并具有安装方便,节省总装时间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地铁列车空调的风道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纵向剖视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A、进风口;B、主风道;C、空调底部小风道;D、空调回风口;1、风道壳体;2、第一导流板; 3、第二导流板;4、第三导流板; 5、吸音保温海绵;6、连接结构;7、主风道安装夹板;8、主风道安装法兰;9、小风道安装夹板;10、小风道安装法兰;11、安装板;12、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地铁列车空调的风道分布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应该指出,本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一种地铁列车空调的风道分布器,包括送风单元和回风单元,其送风顺序是送风单元将空调处理过的新风按控制者认为合理的风量分配到主风道S和小风道 C中,回风单元将地铁列车车厢内的空气送入地铁列车空调内,使地铁列车车厢内的空气始终合理循环,在地铁列车车厢内保持新鲜的空气。在结构上,所述送风单元包括风道壳体1、第一导流板2、第二导流板3、第三导流板4和吸音保温海绵5,其中,所述风道壳体1采用钼合金材料制造,将风道壳体1与第二导流板3、第三导流板4铆接做成箱形结构,在所有的接缝处用密封胶密封,在箱形结构内侧贴上吸音保温海绵5。吸音保温海绵5采用一面带铝箔,一面带胶的保温板,通过带胶的一面平整地贴在所述箱形结构的内部,可有效吸收气流产生的噪音。然后,在箱形结构内的风道壳体1上设置以第一导流板2为主的导流组件采用8 个第一导流板2与8个支架12,将第一导流板2设计为弧形结构,将其弧形外端与支架12 连接并在安装板11上设置成一排,再通过连接结构6呈30°C的角度铆接在风道壳体1的内部。导流组件的上端连接主风道B,下端连接小风道C (见附图2);改变导流组件的角度能调节通往主风道B和小风道C的风量,改变第一导流板2的弧度能改变风向和降低风的流速,调节主风道B和小风道C的风量分配。将送风单元通过主风道安装夹板7和主风道安装法兰8与主风道B连接,再将送风单元通过小风道安装夹板9和小风道安装法兰10与小风道C连接。由进风口 A进来的新风进入由风道壳体1、第一导流板2、第二导流板3、第三导流板4和吸音保温海绵构成的箱形结构做,在第一导流板2的导流和控制下,通过第一导流板 2和第二导流板3进入主风道B,通过第一导流板2和第三导流板4进入小风道C,进入主风道B和小风道C的风量是均勻、可调节的。由空调回风口 D将地铁列车车厢内的空气送入地铁列车空调内,与外界空气及时交换,使地铁列车车厢内的空气始终合理循环,保持一定量的新鲜空气。加上吸音保温海绵 5有效地吸收了气流产生的声音,使地铁列车车厢更安静,乘座更舒适。权利要求1.一种地铁列车空调的风道分布器,包括送风单元和回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单元包括风道壳体(1)、第一导流板(2)、第二导流板(3)、第三导流板(4)和吸音保温海绵(5),其中,风道壳体(1)与第二导流板(3)、第三导流板(4)构成箱形结构,在所有接缝处用密封胶密封,在箱形结构内侧贴上吸音保温海绵(5);在箱形结构内的风道壳体(1)上设有一组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由若干个第一导流板(2)与同样数目的支架(12)连接安装在安装板(11)上构成,导流组件通过连接结构(6 )成斜状安装在风道壳体(1)的内部,上端连接主风道(B),下端连接小风道(C);送风单元通过主风道安装夹板(7)和主风道安装法兰(8)与主风道(B)连接,通过小风道安装夹板(9)和小风道安装法兰(10)与小风道(C)连接;改变导流组件的角度能调节通往主风道(B)和小风道(C)的风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列车空调的风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由八个第一导流板(2)与八个支架(12)安装在一起,第一导流板(2)为弧形结构,其弧形外端与支架(12)连接并通过支架(12)在安装板(11)上设置成一排,通过连接结构(6)铆接在风道壳体(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列车空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地铁列车空调的风道分布器,包括送风单元和回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单元包括风道壳体(1)、第一导流板(2)、第二导流板(3)、第三导流板(4)和吸音保温海绵(5),其中,风道壳体(1)与第二导流板(3)、第三导流板(4)构成箱形结构,在所有接缝处用密封胶密封,在箱形结构内侧贴上吸音保温海绵(5);在箱形结构内的风道壳体(1)上设有一组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由若干个第一导流板(2)与同样数目的支架(12)连接安装在安装板(11)上构成,导流组件通过连接结构(6)成斜状安装在风道壳体(1)的内部,上端连接主风道(B),下端连接小风道(C);送风单元通过主风道安装夹板(7)和主风道安装法兰(8)与主风道(B)连接,通过小风道安装夹板(9)和小风道安装法兰(10)与小风道(C)连接;改变导流组件的角度能调节通往主风道(B)和小风道(C)的风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生存黄允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松芝轨道车辆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