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键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7383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键润滑结构,包括彼此配合的花键轴(2)和花键套(6);其关键在于:所述花键轴(2)设置有内孔(7)和油道(10);所述油道(10)连通所述内孔(7)和所述花键轴(2)的每一个齿槽(2a)。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对花键的供油充分,润滑效果好,并且能够对润滑油较好的冷却,提高花键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省去甩油盘等零件,简化润滑油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
,特别是涉及一种花键的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风力发电增速行星传动中太阳轮花键,普遍采用的是附图11所示的润滑装置,由供油环1处喷油到太阳轮2外圆上,润滑油沿太阳轮2外圆流向花键端。这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太阳轮2作为转动件,在运转的时候在外圆处有一个离心力,该离心力容易将太阳轮2外圆上流向花键的润滑油甩离太阳轮2,无法保证花键润滑需要的油量。 其次,对太阳轮2起轴向定位作用的压板3在工作的时候由于载荷的变化有可能出现与太阳轮2花键上的限位边压死的情况,从而导致润滑油无法顺利通过压板3与太阳轮2花键之间的间隙进入花键齿槽,润滑花键齿面。再次,太阳轮2花键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热量, 产生的热量通过润滑油带走,而这种润滑结构由于润滑油进入不充分,且进入内外花键的润滑油因花键啮合沿花键齿面向两端挤出,影响花键前端的进油,不能形成有效回路,无法完全带走花键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严重时还有可能使花键齿面产生胶合,从而导致花键可靠性和寿命降低,不能达到设计预期效果。对于一般的花键结构而言,其润滑仍是较难的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号为 200920209784. 3、公开号为CN201554786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可改善花键轴润滑的花键套,具有径向润滑油加油孔,其沿花键套的有齿壁部外表面圆周均等分布,且位于花键槽中央地,开设至少两个以上具有规定深度的轴向润滑油流道。所述花键套的轴向开设并与所述径向润滑油加油孔的底端相联通,具有规定长度。以及径向油流出道,其开设在轴向润滑油流道的大致中央并联通到所述齿槽的底部,在每个花键套齿槽的底部沿花键套轴向开设有轴向润滑油槽。在该结构中,由于润滑油在传动过程中是通过挤压进入相邻油槽的, 因此花键的润滑仍不理想,并且,这种结构不能对润滑油有效冷却,在花键轴高速、大功率传动的情况下,花键的故障率明显增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供油充分的花键润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供油充分的花键润滑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花键润滑结构,包括彼此配合的花键轴和花键套;其关键在于所述花键轴设置有内孔和油道;所述油道连通所述内孔和所述花键轴的每一个齿槽。采用上述结构,可向花键轴的内孔中供应润滑油,润滑油通过油道直接进入到花键的每一个齿槽中,因此对花键的供油更充分,润滑效果更好。较佳的,所述油道为径向孔,其数量与所述花键轴的齿槽数量相等;每一所述油道的进油口均设置在所述内孔中,出油口分别对应设置在各齿槽处。为进一步提高供油效果,花键所述内孔中设置有集油槽;所述油道的进油口设置在所述集油槽处。为进一步提高供油效果,所述集油槽为环槽。 为进一步提高供油效果,所述内孔位于所述集油槽前方的孔径大于位于所述集油槽后方的孔径。为进一步提高供油效果,所述油道设置为至少两个,其进油口沿所述集油槽的圆周方向均布。为进一步提高对花键的润滑效果,所述花键套上设置有环槽;所述花键轴和所述花键套对应所述环槽处构成集油腔;所述油道的出油口设置在所述集油腔处。为进一步提高对花键的润滑效果,所述花键轴对应所述集油腔处的外径小于所述花键轴的外花键齿根圆的直径。为进一步提高供油效果,所述内孔中设置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甩油环。为限制花键轴轴向移动,所述花键轴位于花键端处设置有与所述花键套固定连接的压板;所述花键套设置有限制所述花键轴轴向运动的限位面;为较好的回油,所述压板对应所述花键处设置有回油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对花键的供油充分,润滑效果好;(2)能够对润滑油较好的冷却,提高花键的使用寿命;(3)结构简单,加工方便;(4)可以省去甩油盘等零件,简化润滑油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花键轴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A-A剖视图; 图11是现有技术中花键润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花键润滑结构,用于滚压机的变速箱传动,包括彼此配合的花键轴2和花键套6,花键轴2设置有内孔7和径向的油孔10。油孔10的数量与花键轴2的齿槽数量相等,沿内孔7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每一油孔10的进油口均设置在内孔7中,出油口分别对应设置在各齿槽2a处。花键轴2工作时作旋转运动,向内孔7中注入润滑油,润滑油从内孔7的一端流向另一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润滑油经过油孔10的进油口时,被甩入油孔10中,从而流入花键轴2的齿槽2a,实现对花键的润滑。由于每一油孔10均对应一齿槽2a,因此各齿槽均能及时、充分的获得润滑油,从而提高对花键的润滑效果。如图1所示,润滑油从齿槽2a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从而带走花键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对应油孔10的进油口处,设置有集油环槽11。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由于集油环槽11的设置,因此润滑油流经集油环槽11时,将在集油环槽11处集聚形成一定的液面高度,从而有利于润滑油被甩入油孔10中,实现更充分的供油。实施例3 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花键润滑结构,用于行星齿轮箱,包括彼此配合的花键轴2和花键套6。花键轴2设置有内孔7,内孔7中设置有集油环槽11。花键套6上设置有环槽9,花键轴2和花键套6对应环槽9处构成集油腔14。花键轴2上设置有首尾相接的三段油孔,相邻两端油孔彼此垂直,三段油孔构成油道10。油道10的进油口设置在集油环槽11处,出油口设置在集油腔14处。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具有集油腔14的结构,因此,不需要在对应每一齿槽处设置油道,而可设置数量更少的连通集油环槽11和集油腔14的油道10即可,这样可以提高花键轴2的强度,加工更为方便,并达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在齿轮箱中,行星轮运动的过程中搅动润滑油,从而将润滑油带入内孔7中。润滑油进入内孔7后,在集油环槽11处集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入油道10 中,进入集油腔14。由于集油腔14中的润滑油液面高度高于花键的高度,且集油腔的最低点与花键轴2的花键齿槽平齐,因此润滑油能够顺利的进入齿槽,润滑花键。实施例4 如图6至图10所示,一种风电增速齿轮箱太阳轮花键润滑结构,其结构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图6中,箭头表示润滑油的流动路径,内孔7中,以润滑油的上游为前方,下游为后方。与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中,花键轴2对应为太阳轮,花键套6对应为内花键轴。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内孔7位于集油环槽11前方的孔径ΦΑ 大于位于集油环槽11后方的孔径ΦΒ。因此,这更有利于润滑油在集油环槽11处聚集,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花键的润滑油供应量。本实施例中,油道10沿集油环槽11的圆周方向均布为8个(图中未示出)。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油道10也可设置为其他数量,如1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键润滑结构,包括彼此配合的花键轴(2)和花键套(6);其特征是:所述花键轴(2)设置有内孔(7)和油道(10);所述油道(10)连通所述内孔(7)和所述花键轴(2)的每一个齿槽(2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键润滑结构,包括彼此配合的花键轴(2)和花键套(6);其特征是所述花键轴(2)设置有内孔(7)和油道(10);所述油道(10)连通所述内孔(7)和所述花键轴(2)的每一个齿槽(2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键润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油道(10)为径向孔,其数量与所述花键轴(2 )的齿槽数量相等;每一所述油道(10 )的进油口均设置在所述内孔(7 )中,出油口分别对应设置在各齿槽(2a)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键润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孔(7)中设置有集油槽 (11);所述油道(10)的进油口设置在所述集油槽(11)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键润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集油槽(9)为环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花键润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孔(7)位于所述集油槽(11) 前方的孔径(ΦΑ)大于位于所述集油槽(11)后方的孔径(ΦΒ)。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花键润滑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冬赵俊渝黄永平白博海杜木信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