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海渊专利>正文

一种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4314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集滤池、污泥输送装置、余热干燥塔、旋风分离装置、回转窑、引风机、热风炉、集料罐、除臭塔、气液分离器和烟囱,污泥输送装置、余热干燥塔、旋风分离器、引风机和除臭塔之间依次经过管道相连;所述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干化污泥时,先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重力沉降滤去自由态水,在余热干燥塔中经回转窑的余热干燥后进入回转窑中实现污泥的干燥或烧结,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烟气及水蒸汽等由引风机抽入除臭塔中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处理装置结构紧凑,维修方便,结构稳定,占地面积小,并可制成集装箱式重叠,以便搬运,并能节约空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干化、烧结和对上述过程产生的尾气进行处理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的产生量逐年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成分非常复杂,含有很多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及重金属等,因此必须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避免更严重的二次污染。目前广泛采用的污泥处置技术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土地处置,包括污泥农用和应用于森林或园艺;二是单独或者与生活垃圾等共同填埋;三是热处理。我国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中,污泥农用约占44. 8%、陆地填埋约占31%、其它处置约10. 5%、没有处置约 13. 7% ;据统计,我国用于污泥处理装置的投资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20% 50%,从此数据可以看出,污泥处理处于严重滞后状态,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安全隐患。污泥的堆积、填埋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还将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污泥焚烧需要耗费大量重油而不经济,并造成大气污染,浪费资源,焚烧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已越来越不被人们采用;虽然可以采用高温堆肥技术对城市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但由于堆肥占地面积大,处理时间长,所以欧洲等发达国家逐渐采用污泥干化技术处理污泥,使污泥处理达到工厂化、自动化、高效化等特点。国内目前尚无成熟的污泥干化技术及设备, 干化设备主要靠进口,而国外设备结构较复杂,造价和运行成本都很高。中国专利文献CN100556835C (申请号200710070060.0)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 焚烧处理方法及集成装置,其中的污泥干化、焚烧处理方法是先对湿污泥预处理,经预处理的湿污泥和压缩空气一起进入喷雾干燥塔顶的喷头,以雾滴形态与塔顶高温气体并流接触,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干化粒子,尾气从喷雾干燥塔下部的尾气出口排出待处理;干化粒子进回转式焚烧窑焚烧,所得到的渣粒从排渣口排出;来自回转式焚烧窑的高温气体,进入二燃室充分燃烧后通至喷雾干燥塔顶作为高温气体用于干燥。中国专利文献CN101781078A (申请号201010120608. X)公开了一种高含固率污泥直接高效喷雾干燥的系统装置,该系统装置包括有与进料泵连接的进料搅拌的料斗,进料泵通过管路与喷雾干燥塔内的喷嘴一端连接,喷嘴的另一端连接有空气压缩机;在喷雾干燥塔下部的进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有热风炉,在喷雾干燥塔的顶部通过管路连接有除尘器, 除尘器通过排风机的管路连接有烟气湿法回收塔,通过设有水泵的管路将设在回收塔底部的水池和顶部的喷头相连通。上述技术在进行污泥干燥时,污泥以雾滴形态与塔顶高温气体并流接触而干燥, 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化效率,但是要使污泥能以雾滴形式出现,其预处理的成本要高于现有技术;而且要通过压缩空气的压力使污泥通过喷嘴以雾滴形式出来,大量使用压缩空气一方面增加了干燥原料成本,另一方面压缩空气进入后与烟气等混合而成为尾气,使得系统要处理的尾气量大大增加,增加了处理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紧凑,热量利用率高的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集滤池、污泥输送装置、余热干燥塔、旋风分离装置、回转窑、引风机、热风炉、集料罐、除臭塔、气液分离器和烟囱;集滤池包括池体、上盖板和滤网;上盖板设置在池体上且位于池体的上方;滤网铺设在池体内的四周池壁及池底上;污泥输送装置为螺杆泵,所述螺杆泵为单螺杆泵或双螺杆泵;螺杆泵通过其安装座固定在集滤池上;螺杆泵的螺杆沿着泵壳的长度方向设置,螺杆泵的进料口设置在泵壳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螺杆泵由其泵壳的进料口的一端从上向下穿过集滤池的池体的上盖板,且螺杆泵的进料口位于池体的底部且位于滤网的上方;螺杆泵的出料口位于集滤池的池体外;余热干燥塔包括塔身、粉碎装置和齿刀;粉碎装置由电机、杆轴、轴承架和刀片组成;电机固定在塔身的顶板上方;杆轴、轴承架、刀片和齿刀均设置在塔身内部,且杆轴的上端与电机轴的下端固定连接;轴承架固定在塔身的侧壁上,且轴承架中的轴承与杆轴的下端头相连;各刀片分1至4层固定在杆轴上;齿刀的层数与刀片的层数相同,每层齿刀位于相应一层刀片的下方;每层齿刀由其刀背固定在塔身的塔壁的同一高度上;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和闭风机,闭风机的进料口与旋风分离器相连,闭风机的出料口也即旋风分离装置的出料口;回转窑包括窑筒体、窑尾部、窑头部、托轮托辊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和料斗;窑筒体按照左高右低的方式设置;窑尾部设有开口上的进料口和开口向右的连接口 ;窑头部设有开口向上的进料口、开口向左的连接口、开口向下的放料口以及开口向右的热风进口 ;窑筒体的左部端口与窑尾部的连接口密封转动连接,窑筒体的右部端口与窑头部的连接口密封转动连接;托轮托辊装置有2个,每个托轮托辊装置均包括1个托轮、2个托辊和托辊支架; 2个托轮托辊装置的托轮分左右套固在窑筒体上,每个托轮坐落在相应的2个托辊上,且各托轮与相应的2个托辊滚动配合;每个托轮托辊装置的2个托辊转动连接在相应的托辊支架上,托辊支架固定在固定物上;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电机、减速装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套固在窑筒体上,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传动电机、减速装置和主动齿轮依次相连形成传动链;污泥输送装置、余热干燥塔、旋风分离器、引风机和除臭塔之间依次经过管道相连;余热干燥塔的放料口通过放料管路与回转窑的窑尾部的进料口-相连通;旋风分离装置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回转窑的窑头部的进料口相连通;热风炉的热风出口通过管道与回转窑的窑头部的热风入口-相连通;回转窑的窑头部的放料口与料斗的进料口相连,料斗的出料口与集料罐的进料口相连;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入口与除臭塔的气液出口相连,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烟囱的进气口相连。所述集滤池还包括液下泵和出水管道;池体的池底一侧设有凹坑,液下泵放置在凹坑中;所述滤网由不锈钢网、棕榈网和不锈钢网三层网状材料依次叠合而成;集滤池的上盖板中央开有污泥进料口 ;液下泵的出水口与出水管道的下端口相连,出水管道由下向上依次穿过滤网和上盖板通到池外。所述将污泥输送装置与余热干燥塔连接在一起的管道为污泥输送管;将余热干燥塔与旋风分离器连接在一起的管道为气液输送管;余热干燥塔还包括污泥管和尘气管;余热干燥塔的塔身的顶板上开设有污泥进料口和尘气出口,污泥管固定在顶板的污泥进料口处;尘气管固定在顶板的尘气出口处;污泥管进料口与污泥输送管的一个端口相连,污泥输送管的另一个端口与污泥输送装置的出料口相连;尘气管的出气口与气液输送管的一个端口相连,气液输送管的另一个端口与旋风分离器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将旋风分离器与引风机连接在一起的管道为抽气管道;将引风机与除臭塔连接在一起的管道为排气管道;除臭塔包括塔体和进气管;进气管从塔体的顶部进气口通入塔体中,并且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塔体内的下部;抽气管道的一个端口与旋风分离器的导气管的出气口相连,抽气管道的另一个端口与引风机的进气口相连;排气管道的一个端口与引风机的出气口相连,排气管道的另一个端口与除臭塔的进气管的进气口相连。所述除臭塔还包括循环喷淋系统、第四截止阀和排渣管;循环喷淋系统包括喷嘴、 进液管道、循环泵、集液管、三通接头、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配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滤池(1)、污泥输送装置(2)、余热干燥塔(3)、旋风分离装置(4)、回转窑(5)、引风机(61)、热风炉(62)、集料罐(63)、除臭塔(7)、气液分离器(81)和烟囱(82);集滤池(1)包括池体(11)、上盖板(12)和滤网(13);上盖板(12)设置在池体(11)上且位于池体(11)的上方;滤网(13)铺设在池体(11)内的四周池壁及池底上;污泥输送装置(2)为螺杆泵,所述螺杆泵为单螺杆泵或双螺杆泵;螺杆泵(2)通过其安装座固定在集滤池(1)上;螺杆泵(2)的螺杆沿着泵壳的长度方向设置,螺杆泵(2)的进料口设置在泵壳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螺杆泵(2)由其泵壳的进料口的一端从上向下穿过集滤池(1)的池体(11)的上盖板(12),且螺杆泵(2)的进料口位于池体(11)的底部且位于滤网(13)的上方;螺杆泵(2)的出料口位于集滤池(1)的池体(11)外;余热干燥塔(3)包括塔身(31)、粉碎装置(32)和齿刀(33);粉碎装置(32)由电机(32-1)、杆轴(32-2)、轴承架(32-3)和刀片(32-4)组成;电机(32-1)固定在塔身(31)的顶板(31-1)上方;杆轴(32-2)、轴承架(32-3)、刀片(32-4)和齿刀(33)均设置在塔身(31)内部,且杆轴(32-2)的上端与电机轴的下端固定连接;轴承架(32-3)固定在塔身(31)的侧壁上,且轴承架(32-3)中的轴承与杆轴(32-2)的下端头相连;各刀片(32-4)分1至4层固定在杆轴(32-2)上;齿刀(33)的层数与刀片的层数相同,每层齿刀(33)位于相应一层刀片(32-4)的下方;每层齿刀(33)由其刀背固定在塔身(31)的塔壁的同一高度上;旋风分离装置(4)包括旋风分离器(41)和闭风机(42),闭风机(42)的进料口与旋风分离器(41)相连,闭风机(42)的出料口也即旋风分离装置(4)的出料口;回转窑(5)包括窑筒体(51)、窑尾部(52)、窑头部(53)、托轮托辊装置(54)、齿轮传动装置和料斗(55);窑筒体(51)按照左高右低的方式设置;窑尾部(52)设有开口上的进料口(52-1)和开口向右的连接口;窑头部(53)设有开口向上的进料口(53-1)、开口向左的连接口、开口向下的放料口(53-2)以及开口向右的热风进口(53-3);窑筒体(51)的左部端口与窑尾部(52)的连接口密封转动连接,窑筒体(51)的右部端口与窑头部(53)的连接口密封转动连接;托轮托辊装置(54)有2个,每个托轮托辊装置(54)均包括1个托轮(54-1)、2个托辊(54-2)和托辊支架(54-3);2个托轮托辊装置(54)的托轮(54-1)分左右套固在窑筒体(51)上,每个托轮(54-1)坐落在相应的2个托辊(54-2)上,且各托轮(54-1)与相应的2个托辊(54-2)滚动配合;每个托轮托辊装置(54)的2个托辊(54-2)转动连接在相应的托辊支架(54-3)上,托辊支架(54-3)固定在固定物上;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电机、减速装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套固在窑筒体(51)上,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传动电机、减速装置和主动齿轮依次相连形成传动链;污泥输送装置(2)、余热干燥塔(3)、旋风分离器(41)、引风机(61)和除臭塔(7)之间依次经过管道相连;余热干燥塔(3)的放料口通过放料管路(96)与回转窑(5)的窑尾部(52)的进料口(52-1)相连通;旋风分离装置(4)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回转窑(5)的窑头部(53)的进料口(53-1)相连通;热风炉(62)的热风出口通过管道与回转窑(5)的窑头部(53)的热风入口(53-3)相连通;回转窑(5)的窑头部(53)的放料口(53-2)与料斗(55)的进料口相连,料斗(55)的出料口与集料罐(63)的进料口相连;气液分离器(81)的气液入口与除臭塔(7)的气液出口相连,气液分离器(8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烟囱(82)的进气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渊
申请(专利权)人:陈海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