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预制块,该蓄热预制块具有块体和设置在块体上的若干纵向圆形通孔,且各纵向圆形通孔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块体的形状基本为一个正六棱柱体或正四棱体。本蓄热预制块还设有位于块体上表面上的相对于块体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的环形定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蓄热预制块形成蓄热体的过程中操作简单,所形成的蓄热体整体稳定性好,可均匀进行热量交换。(*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热元件,具体涉及一种蓄热预制块。
技术介绍
蓄热预制块的一个用途是作为构成蓄热炉的蓄热体的基础构件,蓄热炉的工作原理 是先使烟气流过蓄热炉,利用其中蓄热体热容大的特性,吸收烟气中的热量,使蓄热 体的温度逐歩提高,当达到或接近最大值时,则停止烟气的流入,然后向蓄热炉通入温 度较低的空气或一氧化碳等进行预热,这些气体吸收蓄热体储蓄的热能后,再进入锅炉 或其它工业炉作为助燃气体或气体燃料使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蓄热预制块上设有多个从上下方向上贯穿整个块体、且相互平行的用于通过气流的 通气孔。这样,在将蓄热预制块放入蓄热炉的炉体中时,先进行底层的蓄热预制块的铺 设,然后进行上面一层蓄热预制块的铺设,为保证上下层蓄热预制块之间的通气孔的贯 通,常采用的手段就是在铺设中,将相邻的蓄热预制块用粘结剂粘结固定在一起,从而 构成蓄热炉的蓄热体。否则会由于烟气的流速和压力的变化会造成蓄热预制块水平方向 的位移,而造成上下层的蓄热预制块之间的通孔错位,而导致蓄热体整体稳定性差,且 蓄热性能大大下降。若要恢复原有的蓄热性能必须重新更换所有的蓄热体,拆除的工作 量较大。另外这种将蓄热预制块用粘结的方法构成的蓄热体必须现场施工,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形成蓄热体的过程中操作简单、所形 成的蓄热体整体稳定性好、在使用中进行热量交换时均匀性较好的蓄热预制块。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蓄热预制块,具有块体和设置在块体 上的若干纵向圆形通孔,且各纵向圆形通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的 形状基本为一个正六棱柱体;块体的相应于正六棱柱体的每条棱边的位置处设有轴线与 相应棱边相重合的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每两个相邻的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 槽之间设有一个轴线与块体的中心轴线相平行的呈半圆形的圆弧形槽;在块体的同一个 与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各呈半圆形的圆弧形槽的圆心位于与其相邻的两个呈三 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的圆心连线的中点上。所述纵向圆形通孔有7个,它们是1个中心通气孔和6个块体通气孔;中心通气孔 的轴线与块体的中心轴线为同一条直线;各块体通气孔位于相应一个呈三分之一圆形的 圆弧形槽与所述中心通气孔之间,且在同一个与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各块体通 气孔的圆心位于中心通气孔的圆心与相应的呈三分之一 圆形的圆弧形槽的圆心连线的 中点上。本蓄热预制块还设有位于块体上表面上的3个相对于块体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的 环形定位块,且各环形定位块位于6个块体通气孔中的呈中心对称的3个块体通气孔的 相应一个块体通气孔上方;环形定位块的内孔形状与其下方的块体通气孔上端的形状相 同、或环形定位块的内孔覆盖的区域大于该块体通气孔上端形状覆盖的区域;上方设有 环形定位块的各块体通气孔的形状为沉孔状,沉孔的上部孔段的直径较小,下部孔段的 直径较大,且该直径较大的下部孔段的形状与环形定位块的外侧形状在尺寸上相配。上述环形定位块的形状优选上小下大的圆台环形体,其内孔的形状是与块体通气孔 上端的形状相同的圆柱形孔;而该块体通气孔的下部孔段是在尺寸上与环形定位块的外 侧形状相配的上小下大的圆台形孔段。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热预制块,具有块体和设置在块体 上的若干纵向圆形通孔,且各纵向圆形通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的 形状基本为一个正四棱柱体;块体的相应于正四棱柱体的每条棱边的位置处设有轴线与 相应棱边相重合的呈四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每两个相邻的呈四分之一 圆形的圆弧形 槽之间设有一个轴线与块体的中心轴线相平行的呈半圆形的圆弧形槽;在块体的同一个 与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各呈半圆形的圆弧形槽的圆心位于与其相邻的两个呈四 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的圆心连线的中点上。所述纵向圆形通孔有5个,它们是1个中心通气孔和4个块体通气孔;中心通气孔 的轴线与块体的中心轴线为同一条直线;各块体通气孔位于相应一个呈四分之一圆形的 圆弧形槽与所述中心通气孔之间,且在同一个与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各块体通 气孔的圆心位于中心通气孔的圆心与相应的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的圆心连线的 中点上。本蓄热预制块还设有位于块体上表面上的4个相对于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的环形定 位块,且各环形定位块位于4个块体通气孔的相应一个块体通气孔的上方;环形定位块 的内孔形状与其下方的块体通气孔上端的形状相同、或环形定位块的内孔覆盖的区域大 于该块体通气孔上端形状覆盖的区域;上方设有环形定位块的各块体通气孔的形状为沉 孔状,沉孔的上部孔段的直径较小,下部孔段的直径较大,且该直径较大的下部孔段的 形状与环形定位块的外侧形状在尺寸上相配。上述环形定位块的形状优选上小下大的圆台环形体,其内孔的形状是与块体通气孔 上端的形状相同的圆柱形孔;而该块体通气孔的下部孔段是在尺寸上与环形定位块的外 侧形状相配的上小下大的圆台形孔段。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的蓄热预制块是整体式一次性浇注成 型的蓄热预制块。其中的正六棱柱形的蓄热预制块的棱边位置设有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 弧形槽(因而棱边的实体巳经不存在),且每两个相邻的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之 间也设有一个呈半圆形的圆弧形槽;而正四棱柱形的蓄热预制块的棱边位置设有呈四分 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因而棱边的实体也不存在),且每两个相邻的呈四分之一圆形的 圆弧形槽之间也设有一个呈半圆形的圆弧形槽,这种结构的蓄热预制块使得在.将蓄热预 制块拼装成蓄热体之后,在水平方向上同一层的相邻蓄热预制块在拼合处呈现圆形通 孔,这些拼合处的圆形通孔又与上一层以及下一层的蓄热预制块上的圆形通孔相贯通, 从而使得蓄热体的通孔的分布均匀且上下贯通,在使用中使得蓄热体受热均匀,蓄热效 果较好,在释放热量时均匀性也较好。(2)本技术的蓄热预制块中每两个相邻块体 通气孔(图中112和212)之间的距离约为蓄热预制块的上底面或下底面上的每条边的 距离的一半,这样在拼装之后使得每个圆形通孔(包括设置在蓄热预制块上的纵向圆形 通孔和拼装后在相邻蓄热预制块之间形成的纵向圆形通孔)与距离它最近的六个(相对 于正六棱柱形)或者四个(相对于正四棱柱形)通孔的距离都相同,在保证足够的耐压 强度下,这种结构实现了蓄热体受热体积的一致平衡,防止因温差变化而造成的开裂, 从而使用寿命较长。(3)本技术的蓄热预制块上下层的叠加不是采用每块蓄热预制 块一一对应,而是采用交错叠加的方式,即每块蓄热预制块在同一层与六块蓄热预制块 (相对于正六棱柱形)或者四块蓄热预制块(相对于正四棱柱形)相拼合后,各蓄热预 制块通过其环形定位块插入上层的相邻的三块蓄热预制块(相对于正六棱柱形)或者四 块蓄热预制块(相对于正四棱柱形)的块体通气孔中而实现与上层的蓄热预制块的插接, 而且每块蓄热预制块通过其块体通气孔套在下层的相邻的三块蓄热预制块(相对于正六 棱柱形)或者四块蓄热预制块(相对于正四棱柱形)的环形定位块上而实现与下层的蓄 热预制块的插接,这种交错叠加进行上下层的蓄热预制块之间的连接方式结构牢固稳 定,可以实现上下层之间定位正确,孔与孔之间能垂直一致,即使几十层交错叠力卩在一 起也能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预制块,具有块体(10)和设置在块体(10)上的若干纵向圆形通孔(11),且各纵向圆形通孔(11)的轴线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10)的形状基本为一个正六棱柱体;块体(10)的相应于正六棱柱体的每条棱边的位置处设有轴线与相应棱边相重合的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12);每两个相邻的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12)之间设有一个轴线与块体(10)的中心轴线相平行的呈半圆形的圆弧形槽(13);在块体(10)的同一个与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各呈半圆形的圆弧形槽(13)的圆心位于与其相邻的两个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12)的圆心连线的中点上; 所述纵向圆形通孔(11)有7个,它们是1个中心通气孔(111)和6个块体通气孔(112);中心通气孔(111)的轴线与块体(10)的中心轴线为同一条直线 ;各块体通气孔(112)位于相应一个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12)与所述中心通气孔(111)之间,且在同一个与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各块体通气孔(112)的圆心位于中心通气孔(111)的圆心与相应的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12)的圆心连线的中点上; 本蓄热预制块还设有位于块体(10)上表面上的3个相对于块体(10)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的环形定位块(14),且各环形定位块(14)位于6个块体通气孔(112)中的呈中心对称的3个块体通气孔(112)的相应一个块体通气 孔(112)上方;环形定位块(14)的内孔形状与其下方的块体通气孔(112)上端的形状相同、或环形定位块(14)的内孔覆盖的区域大于该块体通气孔(112)上端形状覆盖的区域;上方设有环形定位块(14)的各块体通气孔(112)的形状为沉孔状,沉孔的上部孔段的直径较小,下部孔段的直径较大,且该直径较大的下部孔段的形状与环形定位块(14)的外侧形状在尺寸上相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渊,
申请(专利权)人:陈海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