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恒温供热电加热式蓄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87555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9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恒温供热电加热式蓄热设备,它涉及电加热式蓄热设备技术领域,保温层内部设置有蓄热体,蓄热体中部设置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上缠绕设置有蛇形换热管,用户终端散热器的上部通过回水管与电动三通调节阀的第一连接口连接,且回水管上安装有循环泵,用户终端散热器的底部通过第一管路与电动三通调节阀的第二连接口连接,且第一管路上设置有蒸汽混合器,电动三通调节阀的第三连接口与第二管路的一端连接,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蛇形换热管的一端连接,省去了蓄热水箱与板式换热器,减少的热量的损失、且缩小了占地面积、节省了生产成本,且它的工作原理简单,能有效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且能耗低、运营费用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恒温供热电加热式蓄热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恒温供热电加热式蓄热设备,属于电加热式蓄热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严峻,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首当其冲的就是雾霾治理问题。在我国北方地方,一进入冬季采暖期,人们是谈“霾”色变。供暖燃煤就是冬季雾霾关键成因,所有地区雾霾超级爆表无一例外都发生在采暖期内。雾霾治理最紧迫的是如何尽快有效解决燃煤污染。而国家不可能因为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停止供暖,而要改变的是供暖的能源模式。作为季冬减少雾霾的最有力措施,电采暖是一种高效、安全、清洁、舒适的采暖方式。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多个“煤改电”政策,力度空前的推广电采暖,电采暖既符合我国政策的引导方向,又满足我国治理雾霾的迫切需求。电采暖技术主要有电直热和电蓄热两种,电直热技术直接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实时供热,能耗较大,费用高昂,无法大面积推广使用。电蓄热技术主要有固体蓄热和液体蓄热两种,均是将低成本的谷电转换为热能并储存起来,可实现用热时按需取热,经济高效。目前,液体蓄热技术主要使用水介质,由于水介质蓄热能力有限,占地面积较大,在供暖城市内市内绝大多数都无法实现;固体蓄热主要通过蓄热体加热空气,热空气通过风水换热器来加热水,最终实现热水循环,但该种方式效率较低,浪费能源,造成运营费用较高;固体蓄热还有一种实现方案,是将水直接通过换热管在蓄热体内进行换热,但是在高温600-800℃中的蓄热体内换热,水会被加热成蒸汽,该实现方案中设计了一个超级大水箱,将蒸汽通入水箱内进行冷却回收,之后大水箱中储存的高温热水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二次换热给最终用户进行供热,该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蓄热体和水的换热效率,但是还需要设置一个大型水箱储热,水箱储热损失一定热量,且占地面积也较大,通过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再次损失掉一部分热量,总体来说效率并没有明显提升,并且增加了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智能恒温供热电加热式蓄热设备。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恒温供热电加热式蓄热设备,它包括蓄热装置1、电动三通调节阀2、蒸汽混合器3、测温装置4、用户终端散热器5、智能控制器6、恒压水箱7、循环泵8、第一管路9、第二管路10、第三管路11、第四管路12和浮球阀13,蓄热装置1由保温层101、蓄热体102和电加热器103和蛇形换热管104构成,保温层101内部设置有蓄热体102,蓄热体102中部设置有电加热器103,电加热器103上缠绕设置有蛇形换热管104,用户终端散热器5的上部通过回水管5-1与电动三通调节阀2的第一连接口2-1连接,且回水管5-1上安装有循环泵8,用户终端散热器5的底部通过第一管路9与电动三通调节阀2的第二连接口2-2连接,且第一管路9上设置有蒸汽混合器3,电动三通调节阀2的第三连接口2-3与第二管路10的一端连接,第二管路10的另一端与蛇形换热管104的一端连接,蛇形换热管104的另一端与第三管路11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三管路11的第二接口通过安全阀与恒压水箱7的上部连接,第三管路11的第三接口与蒸汽混合器3连接,且恒压水箱7的内部设置有浮球阀13,恒压水箱7的底部通过第四管路12与用户终端散热器5的上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动三通调节阀2、测温装置4和循环泵8均与智能控制器6控制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通过电蓄热装置、蒸汽混合器、温控装置和电动三通调节阀有机的配合形成具有恒定出水温度的供暖系统。省去了蓄热水箱与板式换热器,减少的热量的损失、且缩小了占地面积、节省了生产成本,且它的工作原理简单,能有效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且能耗低、运营费用低。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蓄热装置;2-电动三通调节阀;3-蒸汽混合器;4-测温装置;用5-户终端散热器;6-智能控制器;7-恒压水箱;8-循环泵;9-第一管路;10-第二管路;11-第三管路;12-第四管路;13-浮球阀;101-保温层;102-蓄热体;103-电加热器;104-蛇形换热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蓄热装置1、电动三通调节阀2、蒸汽混合器3、测温装置4、用户终端散热器5、智能控制器6、恒压水箱7、循环泵8、第一管路9、第二管路10、第三管路11、第四管路12和浮球阀13,蓄热装置1由保温层101、蓄热体102和电加热器103和蛇形换热管104构成,保温层101内部设置有蓄热体102,蓄热体102中部设置有电加热器103,电加热器103上缠绕设置有蛇形换热管104,用户终端散热器5的上部通过回水管5-1与电动三通调节阀2的第一连接口2-1连接,且回水管5-1上安装有循环泵8,用户终端散热器5的底部通过第一管路9与电动三通调节阀2的第二连接口2-2连接,且第一管路9上设置有蒸汽混合器3,电动三通调节阀2的第三连接口2-3与第二管路10的一端连接,第二管路10的另一端与蛇形换热管104的一端连接,蛇形换热管104的另一端与第三管路11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三管路11的第二接口通过安全阀与恒压水箱7的上部连接,第三管路11的第三接口与蒸汽混合器3连接,且恒压水箱7的内部设置有浮球阀13,恒压水箱7的底部通过第四管路12与用户终端散热器5的上部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电加热器103将蓄热体102加热到指定蓄热温度,用户终端散热器5的回水通过循环泵8流经电动三通调节阀2,电动三通调节阀2的开度比例受智能控制器6的控制,其控制信号来自于测温装置4,当流经测温装置4的水温低于智能控制器6的设定温度时,电动三通调节阀2将流入管路9中的流量关小,将流入管路10中的流量开大,调节流经测温装置4的水温达到智能控制器6的设定温度(反之则反),管路10中的水通过蓄热装置1时被蓄热装置1内的高温蓄热体102加热成高温蒸汽或热水通过管路11流出,管路11中的高温蒸汽或热水与管路9中的系统回水通过蒸汽混合器3进行混合最终形成具有恒定温度的热水进入用户终端散热器5进行采暖,当用户终端散热器5不需要用热时,通过智能控制器6控制电动三通调节阀2将流入管路10中的水流关闭,系统水全部通过管路9进行低温循环,同时智能控制器6可以通过变频控制循环泵8的循环流量,达到增加或减少系统水循环量的目的,当系统缺水时,恒压水箱7内的水可以通过管路12自动补到系统水管中,当恒压水箱7缺水时,外来水会通过浮球阀13自动补满。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智能恒温供热电加热式蓄热设备

【技术保护点】
智能恒温供热电加热式蓄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蓄热装置(1)、电动三通调节阀(2)、蒸汽混合器(3)、测温装置(4)、用户终端散热器(5)、智能控制器(6)、恒压水箱(7)、循环泵(8)、第一管路(9)、第二管路(10)、第三管路(11)、第四管路(12)和浮球阀(13),蓄热装置(1)由保温层(101)、蓄热体(102)和电加热器(103)和蛇形换热管(104)构成,保温层(101)内部设置有蓄热体(102),蓄热体(102)中部设置有电加热器(103), 电加热器(103)上缠绕设置有蛇形换热管(104),用户终端散热器(5)的上部通过回水管(5‑1)与电动三通调节阀(2)的第一连接口(2‑1)连接,且回水管(5‑1)上安装有循环泵(8),用户终端散热器(5)的底部通过第一管路(9)与电动三通调节阀(2)的第二连接口(2‑2)连接,且第一管路(9)上设置有蒸汽混合器(3),电动三通调节阀(2)的第三连接口(2‑3)与第二管路(10)的一端连接,第二管路(10)的另一端与蛇形换热管(104)的一端连接,蛇形换热管(104)的另一端与第三管路(11)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三管路(11)的第二接口通过安全阀与恒压水箱(7)的上部连接,第三管路(11)的第三接口与蒸汽混合器(3)连接,且恒压水箱(7)的内部设置有浮球阀(13), 恒压水箱(7)的底部通过第四管路(12)与用户终端散热器(5)的上部连接,所述的电动三通调节阀(2)、测温装置(4)和循环泵(8)均与智能控制器(6)控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恒温供热电加热式蓄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蓄热装置(1)、电动三通调节阀(2)、蒸汽混合器(3)、测温装置(4)、用户终端散热器(5)、智能控制器(6)、恒压水箱(7)、循环泵(8)、第一管路(9)、第二管路(10)、第三管路(11)、第四管路(12)和浮球阀(13),蓄热装置(1)由保温层(101)、蓄热体(102)和电加热器(103)和蛇形换热管(104)构成,保温层(101)内部设置有蓄热体(102),蓄热体(102)中部设置有电加热器(103),电加热器(103)上缠绕设置有蛇形换热管(104),用户终端散热器(5)的上部通过回水管(5-1)与电动三通调节阀(2)的第一连接口(2-1)连接,且回水管(5-1)上安装有循环泵(8),用户终端散热器(5)的底部通过第一管路(9)与电动三通调节阀(2)的第二连接口(2-2)连接,且第一管路(9)上设置有蒸汽混合器(3),电动三通调节阀(2)的第三连接口(2-3)与第二管路(10)的一端连接,第二管路(10)的另一端与蛇形换热管(104)的一端连接,蛇形换热管(104)的另一端与第三管路(11)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三管路(11)的第二接口通过安全阀与恒压水箱(7)的上部连接,第三管路(11)的第三接口与蒸汽混合器(3)连接,且恒压水箱(7)的内部设置有浮球阀(13),恒压水箱(7)的底部通过第四管路(12)与用户终端散热器(5)的上部连接,所述的电动三通调节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宇周顺政李福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恒久安泰环保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