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小刚专利>正文

液晶显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314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PCB、至少一连接件以及多个LED,其中:PCB位于背板的内侧,其包括与导光板的侧表面相对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多个LED与至少一连接件间隔布置于第一表面,该连接件依次穿过背板与PCB将该背板与该PCB固定;连接件顶部高出LED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采用塑胶卡扣方式卡紧PCB与背板,卡扣的顶部可防止导光板因热膨胀、组装公差等原因顶住LED出光面,从而避免了导光板因LED表面温度极高而被熔化,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尤其涉及一种既可将PCB与背板固定,又可避免导光板因热膨胀、组装公差等原因顶住LED出光面被熔化的液晶显示模组,属于液晶

技术介绍
现有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Lightbar (灯条)的固定方式有如下三种a、PCB板与背板之间贴导热胶带;b、PCB板与铝挤之间贴导热胶带;c、PCB板与铝挤之间用螺丝锁附。其中,a、b方式的优点在于导热胶带可填充两界面间的空隙,但导热胶带成本高。c方式可达到两界面接触紧密,成本较导热胶带低,但由于Lightbar—般较窄,采用的螺丝比较小,从而造成锁附作业困难。另外,在已知的LED侧入式结构中,导光板(LGP)往往只通过背板定位左右端部以确保导光板与LED表面的距离,当导光板受热膨胀后,位于模组中心位置处的导光板膨胀量最大,使得导光板入光面直接顶住LED表面,由于LED表面温度极高,容易将导光板熔化。目前的一种解决方法为在中心位置处加入定位结构,但是此方法的缺点为需要提供足够的混光距离,不利于窄边框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方便、成本低廉且可防止导光板被LED 熔化的液晶显示模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PCB、 至少一连接件以及多个LED,其中所述PCB,位于所述背板的内侧,其包括与导光板的侧表面相对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多个LED与所述至少一连接件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一表面,该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背板与所述PCB将该背板与该PCB固定;所述连接件顶部高出所述LED表面。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底盘、卡扣以及连接该底盘与卡扣的长杆,所述底盘内表面接触所述背板外表面;所述卡扣的本体布置至少一弹性楔形突片,该楔形突片里端面接触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卡扣顶部高出所述LED表面,并与所述导光板的侧表面相对。优选地,所述背板上至少具有一贯孔;所述PCB上至少具有位置对应于所述贯孔的破孔;所述卡扣依次穿过所述贯孔及破孔;所述楔形突片里端外径大于所述PCB的破孔内径。优选地,所述楔形突片里端侧设有与所述PCB的破孔适配的台阶。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塑胶制成;所述楔形突片与所述长杆外表面之间留有空隙。优选地,所述长杆对应所述空隙的位置设有凹陷部。优选地,所述底盘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多边形中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楔形突片为两个,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接触所述背板的内表面。优选地,所述PCB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用于导热的铝挤。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采用塑胶卡扣方式卡紧PCB与背板,卡扣的顶部可防止导光板因热膨胀、组装公差等原因顶住LED出光面,从而避免了导光板因LED 表面温度极高而被熔化,而且本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液晶显示模组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液晶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液晶显示模组一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连接件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液晶显示模组另一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液晶显示模组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技术方案总体思路是采用一种组装方便的塑胶卡扣结构,既可将 PCB与背板固定,又可避免导光板因热膨胀、组装公差等原因顶住LED出光面被熔化。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实现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导光板40、PCB30、背板20、多个LED50以及至少一塑胶连接件10,其中,导光板40设置于背板 20构成的背框内,PCB30位于背板20的内侧,其包括与导光板40的侧表面相对的第一表面 (图中未示出)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图中未示出)。多个LED50在PCB30的第一表面上沿该导光板40的侧表面布置;连接件10与 LED50间隔布置于PCB30的第一表面。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与PCB30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接触背板20的内表背板上20至少具有一贯孔(图中未示出),PCB上至少具有位置对应于贯孔的破孔(图中未示出);连接件10穿过背板10的贯孔与PCB30的破孔,将背板10与PCB30固定。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0顶部1033高出LED50表面,此设计结构是为了当导光板40 由于热膨胀或组装公差等原因变形时,使导光板40最先接触到连接件10的顶部,由连接件 10抵住导光板40,避免导光板40与LED50高温表面接触而被熔化。具体地,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0包括底盘101、卡扣103以及连接底盘101与卡扣103的长杆102,底盘101内表面接触背板20外表面。本实施例中卡扣103的本体布置至少一弹性楔形突片1032,楔形突片1032里端外径大于PCB30的破孔内径;楔形突片1032里端面接触PCB30的第一表面;卡扣103顶部1033与导光板40的侧表面相对,且卡扣103顶部要高出LED50表面。当导光板40由于热膨胀或组装公差等原因变形时,卡扣103顶部1033抵住导光板40发光表面,由于卡扣103顶部1033高出LED50表面,因此,导光板40与LED50表面之间保留有缝隙,避免导光板40表面接触LED50高温表面而被熔化。为了实现PCB30与背板20的更好的定位,楔形突片1032位于长杆102 —端设有与PCB30的破孔适配的台阶1031,该台阶1031可以放入PCB30的破孔内部,起到定位作用。为了将PCB30固定于背板20上,楔形突片1032里端面的外径大于PCB30的破孔内径,通过楔形突片1032里端面压紧PCB30外表面进行定位,而为了便于组装,使卡扣103 顺利的穿过背板20的贯孔以及PCB30的破孔,本实施例中楔形突片1032采用具有弹性的塑胶材料,而且楔形突片1032的外径由外到里逐渐变大,为了增加楔形突片1032的弹性, 楔形突片1032里侧与长杆102外表面之间可留有空隙1034。作为变形实施方式,还可在长杆102对应空隙1034的位置设置凹陷部1035,如图 5所示,以增大楔形突片1032与长杆102外表面之间的空隙1034,从而增大楔形突片1032 的弹性形变空间。在一种实施例中,底盘101可以为圆形,如图3所示,还可以方形、矩形和多边形寸。在一种实施例中,楔形突片1032可以为两个,对称设置,如图3及图4所示,根据需要,楔形突片1032的个数还可为三个或以上。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液晶显示模组更好的散热效果,可在PCB30与背板20 之间设置有铝挤60,如图6所示,此种结构设计中,连接件10依次穿过背板20、铝挤60以及PCB30,将PCB30与背板20固定。因此,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塑胶卡扣方式卡紧PCB30,带有卡扣103的连接件10 既可以固定PCB30与背板20,又可通过卡扣103顶部1033抵压导光板40,不仅结构简单,达到组装方便、成本低廉的有益效果,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导光板、PCB、至少一连接件以及多个LED,其中:所述PCB,位于所述背板的内侧,其包括与导光板的侧表面相对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多个LED与所述至少一连接件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一表面,该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背板与所述PCB将该背板与该PCB固定;所述连接件顶部高出所述LED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方小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