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0144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其包括机体、输入机构、输出机构和变向机构。输入机构包括输入螺杆(1),输入螺杆上根据精度要求设置具有不同螺距的螺纹。转动输入螺杆(1),使其带动移动螺母(4)向下移动,通过移动螺母(4)内斜滑槽(3)的作用进而推动两个变向滑块(13)向右移动;变向滑块(13)通过变向销轴(2)推动输出拉杆(5)右移;在滑动轴承(7)的支承下,输出拉杆(5)带动输出滑块(6)一同沿空心轴(8)向右移动。此结构没有齿轮类的易损元件,并且可以狭小空间中实现位移控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位移调整机构,特别是一种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位移调整机构中,齿轮齿条机构和蜗轮蜗杆机构普遍作为两轴交错传动时的位移调整机构。申请号为200910272251. 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蜗轮蜗杆式调整机构,该机构利用蜗轮蜗杆传动比大的原理,将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调整间隙精确控制的敏感度成倍放大,调整蜗杆时所用的外力相应减小,使间隙公差的可控范围增大。然而,由于受到空间结构上的限制,齿轮齿条机构和蜗轮蜗杆机构无法在所有的交错传动工作环境中实现位移调整。例如,当输入端轴线与输出端轴线相交位置的空间狭小,很难设计出即可保证元件机械强度又可放入有限空间的齿轮齿条机构或蜗轮蜗杆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其可以在输入端轴线与输出端轴线相交位置空间狭小的工作环境中实现位移调整。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提供一种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 其包括机体、输入机构、变向机构和输出机构。机体包括机座和空心轴。所述输入机构包括输入螺杆,输入螺杆上根据精度要求设置具有不同螺距的螺纹。所述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拉杆、滑动轴承、输出滑块和空心轴。所述变向机构包括变向销轴、移动螺母和变向滑块。所述输入螺杆与所述移动螺母旋合。所述移动螺母从剖面上看为口字形,并且带有斜滑槽。所述变向滑块嵌入到所述移动螺母的斜滑槽内,与所述斜滑槽构成移动副。所述变向滑块通过变向销轴与所述输出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空心轴的一端通过空心轴支撑轴承固定在机座上。所述输出滑块带有拉杆轴承和小端盖。所述小端盖将拉杆轴承固定在输出滑块中。 所述拉杆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输出拉杆的另一端通过过度配合固定,所述输出滑块与所述空心轴构成移动副。所述输出拉杆借助于滑动轴承的支撑,部分伸入所述空心轴。所述输出滑块与所述空心轴构成移动副。优选的是,所述移动螺母在其两侧各开有一个斜滑槽,且有两个所述变向滑块分别嵌入到所述两个斜滑槽内,每个变向滑块与其相对应的斜滑槽构成移动副。这样有利于减少移动副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一种替代方案是所述移动螺母在其内侧只开有一个斜滑槽,且只有一个所述变向滑块嵌入到所述移动螺母的斜滑槽内,变向滑块与斜滑槽构成移动副。该结构其优点为制造工艺简单。优选的是,所述滑动轴承的外圆与所述空心轴的内圆采用过盈配合,滑动轴承的内圆与输出拉杆采用间隙配合。优选的是,所述拉杆轴承选用一对向心推力轴承,其优点为既可以承受径向载荷又可以承受轴向载荷,以便提高轴内拉杆与轴内滑块的连接可靠性。本技术的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与现有位移调整机构相比,可以在输入端轴线与输出端轴线相交位置空间狭小;其次,由于没有使用齿轮类的易损元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得到了大幅提高。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便于理解,现在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的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移动螺母的正剖图。图3为图1所示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移动螺母的侧剖图。图4为图1所示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输入螺杆,2.变向销轴,3.斜滑槽,4.移动螺母,5.输出拉杆,6.输出滑块,7.滑动轴承,8.空心轴,9.拉杆轴承,10.小端盖,11.机座,12.空心轴支撑轴承, 13.变向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所采用的描述方位的词语“上”、“下”、“左”、“右”等均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基于附图中图面所示的方位而言的,在实际装置中这些方位可能由于装置的摆放方式而有所不同。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的优选实施例进行结构描述。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其中的机座11固定不动。输入螺杆 1与移动螺母4旋合,输入螺杆1上根据精度要求设置具有不同螺距的螺纹,精度高时螺距就小,精度低时螺距就大,移动螺母4只能上下移动。所述移动螺母4从剖面上看为口字形, 在其两侧各开有一个斜滑槽3。两个变向滑块13分别嵌入到移动螺母4的斜滑槽3内,分别与相对应的斜滑槽3构成移动副。变向滑块13通过变向销轴2与输出拉杆5的一端铰接。小端盖10将一对儿拉杆轴承9固定在输出滑块6上。输出拉杆5的另一端与拉杆轴承9的内圈通过过度配合固接,进而实现了输出滑块6可以相对输出拉杆5转动,也实现了输出拉杆5带动输出滑块6在空心轴8内部同步移动。输出拉杆5借助于滑动轴承7的支撑,部分伸入空心轴8。输出滑块6与空心轴8构成移动副。滑动轴承7的外圆与空心轴8 的内圆采用过盈配合,滑动轴承7的内圆与输出拉杆5采用间隙配合。下面举例说明本技术的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的图示最佳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转动输入螺杆1,使其带动移动螺母4向下移动,通过移动螺母4内斜滑槽3的作用进而推动两个变向滑块13向右移动;变向滑块13通过变向销轴2推动输出拉杆5右移;在滑动轴承7的支承下,输出拉杆5带动输出滑块6 —同沿空心轴8向右移动。同理,反向旋转输入螺杆1,输出滑块6向左移动。以上结合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做了详细描述,但这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其包括机体、输入机构、变向机构和输出机构,所述机体包括机座和空心轴,所述输入机构包括输入螺杆,输入螺杆上根据精度要求设置具有不同螺距的螺纹,所述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拉杆、滑动轴承、输出滑块和空心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机构包括变向销轴、移动螺母和变向滑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螺杆与所述移动螺母旋合;所述移动螺母从剖面上看为口字形,并且带有斜滑槽;所述变向滑块嵌入到所述移动螺母的斜滑槽内,与所述斜滑槽构成移动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滑块通过变向销轴与所述输出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空心轴的一端通过空心轴支撑轴承固定在机座上; 所述输出滑块带有拉杆轴承和小端盖;所述小端盖将拉杆轴承固定在输出滑块中;所述拉杆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输出拉杆的另一端通过过度配合固定,所述输出滑块与所述空心轴构成移动副;所述输出拉杆借助于滑动轴承的支撑,部分伸入所述空心轴;所述输出滑块与所述套筒构成移动副。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承的外圆与所述空心轴的内圆采用过盈配合,滑动轴承的内圆与输出拉杆采用间隙配合。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轴承选用一对向心推力轴承。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轴承选用一对向心推力轴承。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螺母在其两侧各开有一个斜滑槽,且有两个所述变向滑块分别嵌入到所述两个斜滑槽内,每个变向滑块与其相对应的斜滑槽构成移动副。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螺母在其两侧各开有一个斜滑槽,且有两个所述变向滑块分别嵌入到所述两个斜滑槽内,每个变向滑块与其相对应的斜滑槽构成移动副。9.如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其包括机体、输入机构、变向机构和输出机构,所述机体包括机座和空心轴,所述输入机构包括输入螺杆,输入螺杆上根据精度要求设置具有不同螺距的螺纹,所述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拉杆、滑动轴承、输出滑块和空心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机构包括变向销轴、移动螺母和变向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合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