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压载水的排放取样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31824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船舶压载水进行排放取样的方法及装置,能方便且连续采集压载水,并快速检测出压载水中的活体水生生物。船舶压载水的排放取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压载水排放出水口处,设置一船舶压载水的排放取样装置,然后打开阀门,当水流量达1m3时,关闭出水阀门,取下上述排放取样装置;最后鉴定排放取样装置中的活体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及装置能容易且连续采集压载水,并快速检测出压载水中的活体水生生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压载水检测领域,具体来说,涉及船舶压载水的排放取样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为保证船体在航行时的稳定性,在输送原油或集装箱等的货船上设有压载箱。通常在没有装载原油等时,用压载水充满压载箱,在装载原油或集装箱等时,排出压载水,由此调节船体的浮力,使船体稳定。可是,在压载水中混入有其港湾中存活的水生生物(含有微生物或细菌),这些水生生物会随着船舶的运输被运到异国。由此,会导致原来在该海域不存在的物种侵入原有生态系统从而对既存的土著生物物种构成竞争威胁等的生态破坏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草案)》,第D-2 条压载水的执行标准,进行压载水管理的船舶压载水中活体生物的排放量被设定为限值。 其中第一条规定活体生物最小尺寸> 50um的个体浓度< 10个/m3,活体生物最小尺寸为 10 50um的个体浓度< 10个/mL。通过研究发现,压载水中活体生物最小尺寸> 50um的个体浓度极低,为确保检测的可靠性,根据IMO的建议,每个样最少取Im3的压载水,而现有的船舶难以进行大量的压载水采样。现有的船舶压载舱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为压载水取样预留取样口。通过查阅资料和船上调研,确定船舶压载水的采集途径有7种消防水龙头,压载水排放管路,压载水入孔,压载水排放口,测深管,通气孔和货舱舱口。其中,能实现大量压载水采样的有消防水龙头,压载水排放管路,压载水入孔,压载水排放口通气孔和货舱舱口。对于一些较旧的船舶,消防管路和压载水管路通常是共用的,因此可用消防水泵采取压载水,但新的船舶大都将两套管路分开,所以该取样途径只能部分适用。压载水排放管路的可能取样地点在机舱内,空间狭小,操作难,且废弃水样无处可排,实际不可行。还有很多船舶的压载水排放口在吃水线以下,要租用小船,实际中可操作很不方便。通过通气孔采样,需将帽头放下,且在压载舱水面离甲板高度超过7M左右时(实际中经常超过),就没法取样。货舱舱口亦只是极少货船会用货船装载压载水,实际中基本不大可能碰到。故此,采取大量压载水的较为可行的途径是通过压载水入孔采样,但这需要船上密切配合,且由于有些入口会被货物盖住,因此实际中往往难以道最理想的压载舱中的水样。而且,水生生物的存活数的检查,要求显微镜观察压载水,必须将水生生物在由压载水中活着的状态下进行浓缩,该浓缩作业及其耗费时间与人力,因此,在短时间内完成压载水的检查及其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船舶压载水排放取样时难以操作的缺陷,提供一种对船舶压载水排放检测点进行快捷的水样取样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便、易于操作的用于船舶压载水的排放取样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船舶压载水的排放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在压载水排放出水口处,设置一孔径为50um浮游生物网,所述的浮游生物网内衬孔径为50um筛绢;所述筛绢上端开口处与浮游生物网上端部结合,筛绢下部设开口,与浮游生物网下端间隔距离,形成排放取样装置;B.打开阀门,当水流量达Im3时,关闭出水阀门,取下上述排放取样装置;C.采用碱性活体染料鉴定排放取样装置中的活体生物。优选地,在所述的出水口处安装一用以检测水流量的水流流量计。优选地,所述的碱性活体染料为中性红、詹纳斯绿B、次甲基兰、甲苯胺蓝或亮焦油紫之一。优选地,所述的碱性活体染料为詹纳斯绿B染料。用于船舶压载水的排放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压载水排放出水口处,设置一孔径为50um浮游生物网,所述的浮游生物网内衬孔径为50um筛绢;所述筛绢上端开口处与浮游生物网上端部结合,筛绢下部设开口,与浮游生物网下端间隔距离,形成排放取样装置。优选地,所述的筛绢漏斗下部与浮游生物网下端之间距离小于1cm。优选地,所述的浮游生物网的孔径为50um,所述的筛绢孔径为50um。优选地,所述筛绢上端开口处与浮游生物网上端部缝合。注根据《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草案)》,第D-2条压载水执行标准。根据本条进行压载水管理的船舶压载水中活体生物的排放量被设定为限值。其中第一条规定活体生物最小尺寸彡50um的个体浓度< 10个/m3,活体生物最小尺寸为10 50um的个体浓度< 10个/mL。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筛绢网和浮游生物网均采用50um孔径。以此来限定所采集的浮游生物个体大小。采用筛绢主要功效为解决出水口水流压力太大的问题。水流过大,浮游生物易外漏或被击碎。造成计数过程中出现误差,将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船舶压载水排放取样方法及船舶压载水排放取样装置,能容易且连续采集压载水,并快速检测出压载水中的活体水生生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效果图。图2是船舶压载水专用排放取样装置。图中标号1为船舶压载水专用的排放取样装置2为流量计3为50um浮游生物网4为50um筛绢5为浮游生物网上端圆环部6为筛绢的漏斗下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2是船舶压载水专用排放取样装置,外侧为孔径为50um浮游生物网3,内侧为孔径为50um筛绢,且筛绢4结成漏斗型,铺靠于浮游生物网3内侧。船舶压载水专用排放取样装置的筛绢4上端开口处与浮游生物网3的上端圆环部5是缝合的,筛绢4的漏斗下部6设开口,与浮游生物网3下端之间距离小于1cm。实施例一种船舶压载水排放取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用于船舶压载水的排放取样装置在压载水排放出水口处,设置一孔径为50um浮游生物网(购买于武汉恒岭科技有限公司),在所述的浮游生物网内衬孔径为50um筛绢(购买于上海瑾瑜商贸有限公司);所述筛绢上端开口处与浮游生物网上端部缝合,筛绢下部设开口,与浮游生物网下端间隔距离,形成排放取样装置;(2)打开阀门,当水流量达Im3时,关闭出水阀门,取下上述排放取样装置;(3)用詹纳斯绿B染料(购买于上海高信化玻仪器有限公司)鉴定排放取样装置中的活体生物,包括步骤a.将排放取样装置中所有浮游动物取出置于样本瓶中;b.称取Ig詹纳斯绿B溶于IOOml林格氏(Ringer)溶液中,稍微加热到 300C -40°C,使之溶解,用滤纸过滤后,即为詹纳斯绿B溶液(一般现用现配,以保持其充分氧化能力);使用时,向每60ml水样中滴加詹纳斯绿B溶液3ml ;c.染色30min后,向样品中滴加少量福尔马林5%浓度溶液进行固定;d.将上述的样品摇勻,5min后取样品Iml于IOX镜下观察活体浮游动物具线粒体部位呈较浅的蓝绿色,其余部位保持原有体色,而死体浮游动物周身几乎均呈深蓝色;以此可推算出单位体积内的浮游生物。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权利要求1.船舶压载水的排放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在压载水排放出水口处,设置一孔径为50um浮游生物网,所述的浮游生物网内衬孔径为50um筛绢;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船舶压载水的排放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在压载水排放出水口处,设置一孔径为50um浮游生物网,所述的浮游生物网内衬孔径为50um筛绢;所述筛绢上端开口处与浮游生物网上端部结合,筛绢下部设开口,与浮游生物网下端间隔距离,形成排放取样装置;B.打开阀门,当水流量达1m3时,关闭出水阀门,取下上述排放取样装置;C.采用碱性活体染料鉴定排放取样装置中的活体生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惠仙薛俊增袁林周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