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枫荷离体组织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29320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枫荷离体组织培养方法,其步骤包括:以半枫荷当年生枝条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获得无菌材料;通过芽诱导培养成不定芽;再经过增殖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组培苗的驯化移栽,建立起半枫荷完整的快繁体系。利用此方法可简单、高效的培育出大量的半枫荷组培苗,从而有效的保护和繁殖该物种,满足市场对半枫荷的需求,同时解除半枫荷的濒危状态,为今后更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该物种奠定良好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半枫荷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半枫荷Wii/^ia chingii Mete是金缕梅科常绿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具有枫香属Liguidambar和蕈树属Altingia两属间的综合性状,对研究金缕梅科系统发育有科学价值。木材材质优良,旋刨性良好,可作旋刨制品。同时树皮有舒筋活血、 祛风除湿等功效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等症,疗效显著。因天然林分受人为干扰严重及自然繁殖困难,分布范围越来越窄,致使野生资源极为稀少。植物的组织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不同植物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对的基本培养基类型、激素配比、培养条件等要求不同。目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开展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生产经济苗木等方面上的技术以日趋完善。现有技术均是以半枫荷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通过愈伤增殖,再诱导愈伤分化成芽,且未诱导出不定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的、诱导率高,成活率高的半枫荷的完整的组织培养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即为,其具体步骤为取材取半枫荷的当年生枝条为外植体;于合适时间取优良母株当年生枝条为外植体;所述合适时间优选为连续晴天一周后,于中午12 14点取材;无菌材料的建立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获得无菌材料;具体为将外植体用洗洁精清洗并浸泡,再用流水冲洗,置于操作台上,剪成带1-2个节间的茎段,75%乙醇处理,再用 0. 1%升汞浸泡处理,期间不断震荡,无菌水清洗;芽诱导培养将无菌材料接种于芽诱导培养基上,芽诱导培养条件下诱导培养出不定芽;所述所述芽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6-BA1. 5 2. 5mg/L +ΝΑΑ0. 2 0. 4mg/L,所述芽诱导培养条件为光照时间8 12 h,光照强度3000 50001x,温度25 27°C ;增殖培养将诱导培养出的不定芽转接至芽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出新的不定芽;所述芽增殖培养基为改良 MS+6-BA0. 4 0. 8mg/L +ΝΑΑ0. 05 0. 15mg/L ;生根培养将新长出的2 - 3cm的不定芽转接至生根培养基中,使长出2 - 3cm的的根;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MS+IBA0. 4 0. 8mg/L +ΝΑΑ0. Γθ. 3mg/L ;其中改良MS培养基是将MS培养基中NH4NO3含量调整为34(T660 mg/L、KN03含量调整为 1318 1722 mg/L,卡拉胶 6. 7 g/L,蔗糖 30g/L,pH 值 5. 8-6. O ; 1/2 改良 MS 即将改良 MS中大量元素减半,其余组分含量不变。移栽将生根苗先移栽至大棚进行炼苗,再经过处理后移栽入田间。具体为炼苗后将生根苗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0. 1%代森锰锌浸泡处理,阴干,待植株枝干上的水分阴干后,移栽入事先已用0. 1%高锰酸钾消毒的基质中,其中的基质优选为泥炭土 草炭珍珠岩为 9 :6 :1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体的半枫荷离体组织培养方法,为取材连续晴天一周后,于中午12 2点取材,以优良母株当年生枝条为外植体; 无菌材料的建立将外植体用洗洁精清洗并浸泡lOmin,后用流水冲洗30min,置于操作台上,剪成带1-2个节间的茎段,75%乙醇处理25 s,0. 1%升汞浸泡处理10 min,期间不断震荡,无菌水清洗6遍,获得无菌材料;芽诱导培养将无菌材料接种于芽诱导培养基上,光照时间纩12 h,光照强度3000 50001x,温度25 27°C,14天后,可诱导出2 3cm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将诱导出的不定芽转接至芽增殖培养基中,约7天后可见不定芽与培养基接触的地方冒出新的芽点,其中的芽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0. Γ0. 8mg/L +ΝΑΑΟ. ΟΓΟ. 15mg/L ;生根培养将新长出的2 - 3cm的不定芽转接至生根培养基中,使长出2 - 3cm的根;将2 3cm长的不定芽转接至生根培养基中,5d后可见其茎段末端切口处冒出白色根原基,14天后长成2 3cm的根,其中的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MS+IBA0. 4 0. 8mg/L +ΝΑΑΟ. Γθ. 3mg/L,其中改良MS培养基是将MS培养基中NH4NO3含量调整为34(T660 mg/L、KN03含量调整为 1318 1722 mg/L,卡拉胶 6. 7 g/L,蔗糖 30g/L,pH 值 5. 8-6. O ; 1/2 改良 MS 即将改良 MS 中大量元素减半,其余组分含量不变。移栽将生根苗先移栽至大棚进行炼苗,7天后将其从瓶中小心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用0. 1%代森锰锌浸泡处理纩3 min,阴干,待植株枝干上的水分阴干的差不多时,移栽入事先已用0. 1%高锰酸钾消毒的基质中,移栽后做好田间温湿度管理,其中的基质优选为泥炭土 草炭珍珠岩为9 :6 :1。本技术完整的技术路线为以茎段为外植体,直接诱导不定丛芽(避免现有技术中用愈伤分化丛芽易出现变异的情况),再通过不定丛芽的增殖、生根培养,以及组培苗的驯化移栽,从而建立起半枫荷完整的快繁体系。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新的半枫荷快繁体系,首次完成半枫荷整个组培育苗的流程,建立起其快繁体系。本专利技术的诱导率是用茎段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率,达到70%,且通过不定丛芽的增殖,其增殖系数高达5. 62。本专利技术的生根率和成活率均较高,分别达到了 98. 7%和94. 2%。 利用此方法可简单、高效的培育出大量的半枫荷组培苗,从而有效的保护和繁殖该物种,满足市场对半枫荷的需求,同时解除半枫荷的濒危状态,为今后更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该物种奠定良好的基础。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半枫荷不定芽的诱导结果图; 图3和图4,为半枫荷不定芽的增殖结果图;图5和图6,为半枫荷不定芽的生根结果图; 图7和图8,为半枫荷生根苗的移栽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例如参考J.萨姆布鲁克等著, 黄培堂等译的《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科学出版社)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半枫荷的组织培养1、半枫荷的取材到诱导出芽连续晴天一个礼拜后,于中午12 14点取材,以江西全南县天龙山优良母株种子繁殖起来的植株的当年生枝条为外植体,用洗洁精清洗并浸泡lOmin,后用流水冲洗30min,置于操作台上,剪成带1-2个节间的茎段,75%乙醇处理25 s,0. 1%升汞浸泡处理10 min, 期间不断震荡,无菌水清洗6遍,接种于芽诱导培养基上,光照时间纩12 h,光照强度3000 50001x,温度25 27°C,14d后,可诱导出2 3cm的腋芽,见附图1和2。诱导率为70% ; 芽诱导培养基成分为改良MS (配方见表1) +6-BA1. 5 2. 5mg/L +NAAO. 2 0. 4mg/L ;2、半枫荷组织培养的芽增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枫荷离体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取材:取半枫荷的当年生枝条为外植体;无菌材料的建立: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获得无菌材料;   芽诱导培养:将无菌材料接种于芽诱导培养基上,芽诱导培养条件下诱导培养出不定芽;增殖培养:将诱导培养出的不定芽转接至芽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出新的不定芽;生根培养:将新长出的2-3cm的不定芽转接至生根培养基中,使长出2-3cm的的根;移栽:将生根苗先移栽至大棚进行炼苗,再经过处理后移栽入田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革陈细萍曹冬萍刘秀芳徐进芳
申请(专利权)人:地缘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