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板针布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5010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盖板针布生产工艺,所述工艺利用横植机在底布上植钢针,利用磨针机对钢针进行压磨和侧磨,利用切条机进行切条,利用装订机进行连接,利用淬火机进行淬火,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盖板针布的平整度、锋利度、光洁度和耐磨度,利用自我研制的自动生产线,完成传动植针、磨针、淬火和上夹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针布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盖板针布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针布的使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世纪以前,人们就用两块平整的、植有针齿的条状木板梳理各种纤维。盖板针布主要用于粗纺梳毛机、开绵机、圆梳机和一部分梳棉机上,梳棉机上的盖板针布大多采用特殊的片状弹性针布。盖板针布针间容易充塞纤维, 降低梳理效能,针布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需要相应的辅助设备和工具,适纺性能强,使用范围广。针布是把钢丝截切弯成U形穿过底布而成。底布要求坚实、富有弹性、对钢针握持力强,并且植针后不会弓起。底布一般是由3 9层织物(主要是棉、毛、麻布)胶合而成, 用于棉纺时表面覆加一层硫化橡皮,用于毛纺时表面覆加一层较厚的毛毡或耐油合成橡胶。钢针的截面有圆形、三角形、椭圆形和扁形等多种,用高碳钢丝制成,表面镀锌或镀锡, 以防生锈。针尖需淬火,使之耐磨,钢针表面必须光洁。针布包卷后为使针面平整和锋利, 需经平磨和侧磨,植针要求排列整齐,纵、横、斜线清晰,针布的生产流程决定了针布的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差的针布将严重影响梳理机的性能,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盖板针布生产工艺,所述工艺大大提高了盖板针布的耐磨度和光洁平整度,植针排列整齐,纵、横、斜线清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盖板针布生产工艺,所述工艺利用横植机在底布上植钢针,利用磨针机对钢针进行压磨和侧磨,利用切条机进行切条,利用装订机进行连接,利用淬火机进行淬火,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植针1)将钢丝上架,将五层双橡皮面底布植入横植机;2)启动横织机,完成送料-切断-打孔-成型-拉角度操作,形成植针布。第二步磨针将植针布放入磨针机,启动磨针机,完成平磨、侧磨、压磨和刷光操作;平磨后针面平整,钢针高度的公差为士0. 15mm,针布高度差彡0. 07mm,磨出锋口,侧磨后深度范围为 1. 8士0. 3mm,针尖两侧磨细,成对称锥,刷光时间范围为60-100分钟,形成磨后针布;第三步切条利用切条机对磨后针布进行切条,切成的针布条两边平行、不打弯,宽度32. 7mm, 钢针根的里边沿的宽度为4. 5-6. 5mm,经检验后,磨后针布形成针布条;第四步连接利用装订机对针布条进行连接,将连接后的针布条缠绕在专用小车上,形成连接针布;第五步淬火利用淬火机的冷却系统对连接针布进行淬火,形成淬火针布,淬火后淬火针布距针尖0. 5mm处的硬度为800-960HV ;同副淬火针布维氏硬度差小于60 ;第六步切头利用切头机对淬火针布进行切头,形成切头针布,所述切头针布保持针布条长度 1015-1016mm之间,两端无余头、不歪斜;第七步上夹1)利用联合制夹机和尾夹机对切头针布进行制边夹操作;2)对制边夹的切头针布在上夹机上进行上夹,形成盖板针布,所述盖板针布的布条长度为1016士 1mm,宽度为32. 7士0. 1mm,最外侧钢针与边夹内沿的距离不小于1.0mm。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盖板针布的平整度、锋利度、光洁度和耐磨度。2)本专利技术利用自我研制的自动生产线,完成传动植针、磨针、淬火和上夹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第一步植针1)将IOkg钢丝上架,将五层双橡皮面底布植入横植机;2)启动横织机,完成送料-切断-打孔-成型-拉角度操作,形成植针布。第二步磨针将植针布放入磨针机,启动磨针机,完成平磨、侧磨、压磨和刷光操作;平磨后针面平整,钢针高度的公差为士0. 1mm,针布高度差彡0. 06mm,磨出锋口,侧磨后深度为 1. 79mm,针尖两侧磨细,成对称锥,刷光时间范围为60分钟,形成磨后针布;第三步切条利用切条机对磨后针布进行切条,切成的针布条两边平行、不打弯,宽度32. 7mm, 钢针根的里边沿的宽度为4. 5mm,经检验后,磨后针布形成针布条;第四步连接利用装订机对针布条进行连接,将连接后的针布条缠绕在专用小车上,形成连接针布;第五步淬火利用淬火机的冷却系统对连接针布进行淬火,形成淬火针布,淬火后淬火针布距针尖0. 5mm处的硬度为900HV ;同副淬火针布维氏硬度差小于30 ;第六步切头利用切头机对淬火针布进行切头,形成切头针布,所述切头针布保持针布条长度 1015mm之间,两端无余头、不歪斜;第七步上夹1)利用联合制夹机和尾夹机对切头针布进行制边夹操作;2)对制边夹的切头针布在上夹机上进行上夹,形成盖板针布,所述盖板针布的布条长度为1015mm,宽度为32. 8mm,最外侧钢针与边夹内沿的距离不小于1. 0mm。制成的盖板针布的平整度高、锋利度强、光洁度和耐磨度强。实施例2 第一步植针1)将IOkg钢丝上架,将五层双橡皮面底布植入横植机;2)启动横织机,完成送料-切断-打孔-成型-拉角度操作,形成植针布。第二步磨针将植针布放入磨针机,启动磨针机,完成平磨、侧磨、压磨和刷光操作;平磨后针面平整,钢针高度的公差为士0. Imm,针布高度差彡0. 07mm,磨出锋口,侧磨后深度范围为 1.78mm,针尖两侧磨细,成对称锥,刷光时间范围为100分钟,形成磨后针布;第三步切条利用切条机对磨后针布进行切条,切成的针布条两边平行、不打弯,宽度32. 7mm, 钢针根的里边沿的宽度为6. 5mm,经检验后,磨后针布形成针布条;第四步连接利用装订机对针布条进行连接,将连接后的针布条缠绕在专用小车上,形成连接针布;第五步淬火利用淬火机的冷却系统对连接针布进行淬火,形成淬火针布,淬火后淬火针布距针尖0. 5mm处的硬度为960HV ;同副淬火针布维氏硬度差小于60 ;第六步切头利用切头机对淬火针布进行切头,形成切头针布,所述切头针布保持针布条长度 1016mm之间,两端无余头、不歪斜;第七步上夹1)利用联合制夹机和尾夹机对切头针布进行制边夹操作;2)对制边夹的切头针布在上夹机上进行上夹,形成盖板针布,所述盖板针布的布条长度为1016mm,宽度为32. 7mm,最外侧钢针与边夹内沿的距离不小于1. 0mm。制成的盖板针布的平整度高、锋利度强、光洁度和耐磨度强。实施例3 第一步植针1)将15kg钢丝上架,将五层双橡皮面底布植入横植机;2)启动横织机,完成送料-切断-打孔-成型-拉角度操作,形成植针布。第二步磨针将植针布放入磨针机,启动磨针机,完成平磨、侧磨、压磨和刷光操作;平磨后针面平整,钢针高度的公差为士0. Imm,针布高度差< 0. 04mm,磨出锋口,侧磨后深度范围为 1.8mm,针尖两侧磨细,成对称锥,刷光时间范围为100分钟,形成磨后针布;第三步切条利用切条机对磨后针布进行切条,切成的针布条两边平行、不打弯,宽度32. 7mm, 钢针根的里边沿的宽度为6. 5mm,经检验后,磨后针布形成针布条;第四步连接利用装订机对针布条进行连接,将连接后的针布条缠绕在专用小车上,形成连接针布;第五步淬火利用淬火机的冷却系统对连接针布进行淬火,形成淬火针布,淬火后淬火针布距针尖0. 5mm处的硬度为950HV ;同副淬火针布维氏硬度差小于60 ;第六步切头利用切头机对淬火针布进行切头,形成切头针布,所述切头针布保持针布条长度 1016mm之间,两端无余头、不歪斜;第七步上夹1)利用联合制夹机和尾夹机对切头针布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板针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利用横植机在底布上植钢针,利用磨针机对钢针进行压磨和侧磨,利用切条机进行切条,利用装订机进行连接,利用淬火机进行淬火,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植针1)将钢丝上架,将五层双橡皮面底布植入横植机;2)启动横值机,完成送料-切断-打孔-成型-拉角度操作,形成植针布。第二步:磨针将植针布放入磨针机,启动磨针机,完成平磨、侧磨、压磨和刷光操作;平磨后针面平整,钢针高度的公差为±0.15mm,针布高度差≤0.07mm,磨出锋口,侧磨后深度范围为:1.8±0.3mm,针尖两侧磨细,成对称锥,刷光时间范围为60-100分钟,形成磨后针布;第三步:切条利用切条机对磨后针布进行切条,切成的针布条两边平行、不打弯,宽度32.7mm,钢针根的里边沿的宽度为4.5-6.5mm,经检验后,磨后针布形成针布条;第四步:连接利用装订机对针布条进行连接,将连接后的针布条缠绕在专用小车上,形成连接针布;第五步:淬火利用淬火机的冷却系统对连接针布进行淬火,形成淬火针布,淬火后淬火针布距针尖0.5mm处的硬度为800-960HV;同副淬火针布维氏硬度差小于60;第六步:切头利用切头机对淬火针布进行切头,形成切头针布,所述切头针布保持针布条长度1015-1016mm之间,两端无余头、不歪斜;第七步:上夹1)利用联合制夹机和尾夹机对切头针布进行制边夹操作;2)对制边夹的切头针布在上夹机上进行上夹,形成盖板针布,所述盖板针布的布条长度为.1016±1mm,宽度为32.7±0.1mm,最外侧钢针与边夹内沿的距离不小于1.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绪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鲁锋王针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