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9380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主要包括缩胎壳、夹块连接体、夹块、连接盘、定位座和定位盘,缩胎壳与机床床身连接,定位座和定位盘依次连接在缩胎壳上,并位于缩胎壳内,连接盘插入缩胎壳内,连接盘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栓与机床主轴预留的螺纹孔连接,连接盘的另一端与夹块连接体相连,夹块连接固定在夹块连接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把夹具从以往的整体式变成组装式,大大降低了夹具成本,缩短了更换夹具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加装定位座和定位盘,作为套圈的定位装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轴套的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床专用夹具领域,主要是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
技术介绍
轴承是机械装备的重要支撑部件,对于机械的运动、功能、做功及效率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直接决定着机械装备的质量和寿命。套圈作为轴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加工质量及生产效率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轴承套圈的加工车床上,常规夹具都是采用整体式夹头。由于轴承规格较多,套圈尺寸不一,导致车床所需的夹头数量较大。而且,夹头经几次磨损后,因内孔太大而再也无法使用,导致整个夹具的报废,使得成本大大增加。在加工过程当中,不同规格套圈的制造需要更换夹具,涉及的零件较多,拆装不方便,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目前,市面上仅有的几款轴承套圈加工车床的组装式夹具,虽然通过更换夹具上的零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不足。但其对于套圈的定位不够精准,加工精度受到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定位精准、拆装方便的轴承套圈车床夹具。本技术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主要包括缩胎壳、夹块连接体、夹块、连接盘、定位座和定位盘,缩胎壳与机床床身连接,定位座和定位盘依次连接在缩胎壳上,并位于缩胎壳内,连接盘插入缩胎壳内,连接盘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栓与机床主轴预留的螺纹孔连接,连接盘的另一端与夹块连接体相连,夹块连接固定在夹块连接体上。所述缩胎壳由缩胎壳基座和缩胎壳连接体组成,缩胎壳基座和缩胎壳连接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缩胎壳基座上设有3个通孔I,缩胎壳基座的一侧外缘设有与夹块连接体外部形状相对应的斜坡。所述缩胎壳连接体上设有扇形孔,连接盘插入扇形孔内,扇形孔上设有螺纹I,定位座通过螺纹I连接在缩胎壳连接体上。所述连接盘内设有凹台,凹台与连接螺栓相配合,连接盘上设有螺纹II与夹块连接体相连。所述定位座与定位盘通过螺纹III连接,定位座与定位盘内设有通孔II和通孔 III。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本技术通过把夹具从以往的整体式变成组装式,大大降低了夹具成本,缩短了更换夹具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加装定位座和定位盘,作为套圈的定位装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轴套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缩胎壳基座结构示意图;图3是缩胎壳连接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连接盘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连接盘外观结构示意图;图6是定位座和定位盘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缩胎壳1,斜坡1-1,通孔11-2,扇形孔1-3,螺纹11_4,缩胎壳基座 1-5,缩胎壳连接体1-6,夹块连接体2,夹块3,连接盘4,凹台4-1,螺纹114-2,连接螺栓5, 定位座6,螺纹1116-1,通孔II 6-2,定位盘7,通孔1117-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这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主要包括缩胎壳1、夹块连接体2、夹块3、连接盘4、定位座6和定位盘7,缩胎壳1与机床床身连接,定位座6和定位盘7依次连接在缩胎壳1上,并位于缩胎壳1内,定位座6与定位盘7通过螺纹III6-1连接,定位座6与定位盘 7内设有通孔II 6-2和通孔1117-1。连接盘4插入缩胎壳1内,连接盘4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栓5与机床主轴预留的螺纹孔连接,连接螺栓5的尺寸与车床主轴预留螺纹直径相配合。 连接盘4的另一端与夹块连接体2相连,连接盘4内设有凹台4-1,凹台4-1与连接螺栓5 相配合,连接盘4上设有螺纹II4-2与夹块连接体2相连,夹块3连接固定在夹块连接体2 上,夹块3为扇形结构,夹块连接体2上通过螺栓连接有8个夹块3,夹块3均勻分布在夹块连接体2上。缩胎壳1由缩胎壳基座1-5和缩胎壳连接体1-6组成,缩胎壳基座1-5和缩胎壳连接体1-6通过螺栓连接。缩胎壳基座1-5上设有3个通孔I 1-2,用于和机床床身连接,缩胎壳基座1-5的一侧外缘设有与夹块连接体2外部形状相对应的斜坡1-1。缩胎壳连接体1-6上设有扇形孔1-3,连接盘4插入扇形孔1-3内,扇形孔1-3上设有螺纹I 1_4,定位座6通过螺纹11-4连接在缩胎壳连接体1-6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夹紧套圈进行加工时,机床主轴往左移动,通过连接螺栓5带动连接盘4往左移动。夹块连接体2与缩胎壳1接触的斜坡1-1迫使夹块3 往中间聚拢,达到加紧轴承套圈的目的。定位盘7固定套圈位置,防止套圈在夹紧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套圈加工精度。套圈加工完成后,机床主轴右移,夹块3往径向移动,松开套圈。另外,夹块3磨损或需要更换加工件时,将连接夹块3与夹块连接体2之间的螺栓拧下, 换上对应型号的夹块3即可。除上述实施例外,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主要包括缩胎壳(1)、夹块连接体O)、夹块(3)、连接盘 G)、定位座(6)和定位盘(7),其特征在于缩胎壳(1)与机床床身连接,定位座(6)和定位盘(7)依次连接在缩胎壳(1)上,并位于缩胎壳(1)内,连接盘(4)插入缩胎壳(1)内, 连接盘(4)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栓( 与机床主轴预留的螺纹孔连接,连接盘(4)的另一端与夹块连接体( 相连,夹块C3)连接固定在夹块连接体( 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缩胎壳(1)由缩胎壳基座(1-5)和缩胎壳连接体(1-6)组成,缩胎壳基座(1-5)和缩胎壳连接体(1-6)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缩胎壳基座(1-5)上设有3个通孔I (1-2),缩胎壳基座(1- 的一侧外缘设有与夹块连接体( 外部形状相对应的斜坡(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缩胎壳连接体(1-6) 上设有扇形孔(1-3),连接盘(4)插入扇形孔(1-3)内,扇形孔(1-3)上设有螺纹1(1-4), 定位座(6)通过螺纹I (1-4)连接在缩胎壳连接体(1-6)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内设有凹台0-1),凹台与连接螺栓(5)相配合,连接盘⑷上设有螺纹IK4-2)与夹块连接体⑵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6)与定位盘(7)通过螺纹III (6-1)连接,定位座(6)与定位盘(7)内设有通孔11(6-2)和通孔 111(7-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5)的尺寸与车床主轴预留螺纹直径相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3)为扇形结构, 夹块连接体( 上通过螺栓连接有8个夹块(3),夹块C3)均勻分布在夹块连接体( 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主要包括缩胎壳、夹块连接体、夹块、连接盘、定位座和定位盘,缩胎壳与机床床身连接,定位座和定位盘依次连接在缩胎壳上,并位于缩胎壳内,连接盘插入缩胎壳内,连接盘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栓与机床主轴预留的螺纹孔连接,连接盘的另一端与夹块连接体相连,夹块连接固定在夹块连接体上。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把夹具从以往的整体式变成组装式,大大降低了夹具成本,缩短了更换夹具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加装定位座和定位盘,作为套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主要包括缩胎壳(1)、夹块连接体(2)、夹块(3)、连接盘(4)、定位座(6)和定位盘(7),其特征在于:缩胎壳(1)与机床床身连接,定位座(6)和定位盘(7)依次连接在缩胎壳(1)上,并位于缩胎壳(1)内,连接盘(4)插入缩胎壳(1)内,连接盘(4)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栓(5)与机床主轴预留的螺纹孔连接,连接盘(4)的另一端与夹块连接体(2)相连,夹块(3)连接固定在夹块连接体(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正力吴仲胜罗万兴蔡盼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精力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