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式旋转卸料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8138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公开了一种悬空式旋转卸料阀,包括支撑外壳、悬空内壳、叶轮、轴承座、转轴;同轴相套的支撑外壳和悬空内壳均为横卧的筒状壳体,支撑外壳底部通过弧形支撑垫支撑内部的悬空内壳;内部装有叶轮的悬空内壳两端通过端盖轴向固定于支撑外壳上;支撑外壳筒壁上端设置进料口与料斗连接,进料口内部延伸连接到悬空内壳上,悬空内壳的下方设有卸料阀出口,并延伸至支撑外壳外部;叶轮的转轴通过轴承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重量轻、承重性能好,气密性好、耗能低、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固体定量给料的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矿物质,例如煤炭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悬空式旋转卸料阀
技术介绍
目前,固体物料的定量卸料通常采用的是旋转卸料装置,典型的旋转卸料阀的悬空内壳主要由金属铸件或钢制(板材)材料制成,使用金属铸件壳体的卸料阀,承重大,但是由于其自身很重,运输、安装、维护困难。使用板材壳体的卸料阀,一般只能用于粮食、塑料等轻质物料的输送系统,如果用于比重较大的固体颗粒物料卸料时,壳体容易变形,致使与叶轮的间隙不均勻,导致密封性降低,增加耗能,严重时叶轮将被卡住,无法运行。旋转卸料阀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漏气,包括(1)叶轮旋转过程中造成的漏气;(2) 叶片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产生的漏气。一般来说,当进料口与出料口压差达到0. 05MI^后,叶片与壳体之间的间隙的漏气量是叶轮旋转产生漏气的3-4倍,所以对叶片与壳体之间间隙大小的控制尤为重要,其间隙越小越好。但由于传统的旋转卸料阀壳体形状不规则且较重, 对其内腔进行精密加工难度较大,叶轮与壳体间隙,国内一般只能控制在Imm左右,导致密封性较差。又传统的旋转卸料阀在拆卸维修时,需将阀体上面的料斗卸下,才能对其进行维修,工作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悬空式旋转卸料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外壳、悬空内壳、叶轮、轴承座、转轴;同轴相套的支撑外壳和悬空内壳均为横卧的筒状壳体,支撑外壳底部通过弧形支撑垫支撑内部的悬空内壳;内部装有叶轮的悬空内壳两端通过端盖轴向固定于支撑外壳上;支撑外壳筒壁上端设置进料口与料斗连接,进料口内部延伸连接到悬空内壳上,悬空内壳的下方设有卸料阀出口,并延伸至支撑外壳外部;叶轮的转轴通过轴承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弘维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