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芯片气液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05151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微流控芯片气液加压装置,属于微流控芯片接口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限位块、限位螺栓、连接杆、压紧螺母、底盘、压紧螺栓、连接头、方形定位杆、毛细管。限位块与底盘垂直固定,底盘上加工有定位凹台;限位螺栓穿过限位孔并与压紧螺母螺纹连接;限位螺栓上端连接密封接头;限位螺栓下端与连接头连接;毛细管穿过密封接头、限位螺栓、连接头内部组成的通道,毛细管一端连接泵源;方形定位杆一端插入限位块前端的限位槽,通过定位螺栓固定,方形定位杆另一端穿过连接杆的方形连接孔,通过定位螺栓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微流控芯片气液接入的XYZ三维定位,可根据需要更换接头,且与检测器兼容,广泛应用于微流控芯片气液接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气液加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XYZ三维可控微流控芯片气液加压装置,属于微流控芯片接口

技术介绍
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s)以微管道为网络连接微泵、微阀、微储液池、微电板、微检测单元等具有光、电和流体输送功能的元器件,实现化学分析设备的微型化,最大限度的将整个生化分析实验室样品的制备、生物与化学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单元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完成不同的生化反应,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最集中地体现了将分析实验室的功能转移到芯片上的思想。它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发展之一,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新技术,也被称为“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L0C)。微流控芯片功能集成化的趋势,使得芯片结构越来越复杂,对芯片前处理、样品分离检测和后处理等操作提出了更多挑战,进而需要对满足相应操作功能的芯片配套设备进行专利技术和改进。目前微流控芯片的一片芯片包含多个注液口和出液口,其形状和分布多变, 距离接近,这对液体和气体的注入带来很大的问题,传统的气液加压接口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芯片气液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块(1)、限位螺栓(3)、连接杆(4)、压紧螺母(5)、底盘(6)、压紧螺栓(7)、固定块(8)、连接头(10)、方形定位杆(11)、毛细管(14)、密封接头(15)和内衬管(19);限位块(1)与底盘(6)垂直固定,底盘(6)上加工有固定微流控芯片的定位凹台,定位凹台的凹面经过磨光处理,定位凹台的凹面底部开有检测孔,定位凹台侧面开有泄流缺口,定位凹台的两端通过压紧螺栓(7)拧紧固定块(8);限位块(1)上开有限位槽,限位槽上加工有定位通槽,限位槽的开槽方向与底盘(6)的定位凹台的凹面平行;连接杆(4)一端开有方形连接孔,连接杆(4)另一端开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玉林徐建栋丁惠李勤吕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