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涛专利>正文

一种辊式冷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4716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式冷轧机,包括机架、上、下工作辊和上、下支撑辊,机架有操作侧架体和传动侧架体组成,所述上、下工作辊和上、下支撑辊设置在机架上,上支撑辊、上工作辊、下工作辊和下支撑辊由上而下依次通过辊面相接,在架体中空部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平行度轴向调节轨道,在左右两侧的平行度轴向调节轨道内分别安装有两个上横移块和两个下横移块,所述支撑辊与工作辊的直径满足3-5∶1,所述支撑辊的长度与直径满足1-2∶1,所述工作辊的长度与直径满足3-6∶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刚度高、精度好、板型易于控制,能够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便于制造,便于操作,有利于维护和调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辊式冷轧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单位常用一些小而薄的金属带材, 这些材料的平整度、表面光洁度、尺寸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其所需的材料批量小,品种 多,市场上很难购买到合适的尺寸,多采用购买相近的规格产品进行再次轧制,由于现有的 冷轧机设备庞大,轧制力也很大,不适合再次轧制的需要,轧制后的带材严重影响产品的光 洁度、平整度,给生产企业带来了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对各类薄片的有色金属的轧制要求,结构 简单,刚度高的辊式冷轧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辊式冷轧机,包括机架、上、下工 作辊和上、下支撑辊,机架有操作侧架体和传动侧架体组成,所述上、下工作辊和上、下支撑 辊设置在机架上,上支撑辊、上工作辊、下工作辊和下支撑辊由上而下依次通过辊面相接, 在架体中空部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平行度轴向调节轨道,在左右两侧的平行度轴向调节轨道 内分别安装有两个上横移块和两个下横移块,所述支撑辊与工作辊的直径满足3-5 1,所 述支撑辊的长度与直径满足1-2 1,所述工作辊的长度与直径满足3-6 1。本技术所述横移块通过螺栓固定于轨道上,所述轨道为靠近工作辊一端窄、 远离工作辊一端宽的楔形槽。本技术在刚度和受力及轧制厚度水平等方面都优于现有的相同用途的冷轧 机。本技术横向和纵向强度分别是现有技术的1. 2倍和1. 6倍;本技术可达到300 吨压力;本技术轧制的产品厚度相当于工作辊直径的1/1000-1/1600,远超过四辊五 机架、七机架连轧冷轧机,轧制产品厚度可以达到0. 06mm,极限可达0. 04mm,其厚度远薄于 现有技术达到的0. 2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刚度高、精度好、板型易于控 制,能够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可以单机架生产,也可以双机架生产,可以适于设计新机架轧 机,也可以适用预应力机架轧机,还可以适用于对老五机架、七机架轧机进行改造,工作辊 直径小,降低了轧制压力、为节能提供了条件,便于制造,便于操作,有利于维护和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平行度轴向调节轨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该辊式冷轧机包括机架的上支撑辊1、下支撑辊2的两端分别通 过平衡缸及轴端锁紧装置安装在架体3中空部的上侧和下侧,上工作辊4、下工作辊5的两 端分别通过平衡缸安装在架体3中空部的中间位置,上支撑辊1、上工作辊4、下工作辊5和 下支撑辊2由上而下依次通过辊面相接,上支撑辊1和下支撑辊2的轴心线、上工作辊4和 下工作辊2的轴心线分别在各自的垂直面内;在架体3中空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安装有 上、下平行度轴向调节轨道6和7 ;如图2所示,在左右两侧的上、下平行度轴向调节轨道6 和7内分别安装有两个上横移块8和9、两个下横移块10和11,且两个上横移块和两个下 横移块为上下左右对称结构,其中每个横移块通过螺栓固定于轨道上,轨道为楔形,靠近工 作辊的一端窄,远离工作辊的一端宽,通过调整两个上横移块和两个下横移块使上支撑辊1 和下支撑辊2的轴心线、上工作辊4和下工作辊5的轴心线在同一垂直面内;其中支撑辊与 工作辊的直径满足3-5 1 ;支撑辊的长度与直径满足1-2 1 ;工作辊的长度与直径满足 3-6 1。本技术为支撑辊驱动,其机架结构和传动系统均基本同于支撑辊传动的四辊 辊系五机架、七机架连轧机。权利要求一种辊式冷轧机,包括机架(3)、上、下工作辊(4、5)和上、下支撑辊(1、2),机架(3)由操作侧架体和传动侧架体组成,所述上、下工作辊(4、5)和上、下支撑辊(1、2)设置在机架(3)上,上支撑辊(1)、上工作辊(4)、下工作辊(5)和下支撑辊(2)由上而下依次通过辊面相接,其特征在于在架体(3)中空部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平行度轴向调节轨道,在左右两侧的平行度轴向调节轨道内分别安装有两个上横移块(8、9)和两个下横移块(10、11),所述支撑辊与工作辊的直径满足3-5∶1,所述支撑辊的长度与直径满足1-2∶1,所述工作辊的长度与直径满足3-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式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块通过螺栓固定于 轨道上,所述轨道为靠近工作辊一端窄、远离工作辊一端宽的楔形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辊式冷轧机,包括机架、上、下工作辊和上、下支撑辊,机架有操作侧架体和传动侧架体组成,所述上、下工作辊和上、下支撑辊设置在机架上,上支撑辊、上工作辊、下工作辊和下支撑辊由上而下依次通过辊面相接,在架体中空部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平行度轴向调节轨道,在左右两侧的平行度轴向调节轨道内分别安装有两个上横移块和两个下横移块,所述支撑辊与工作辊的直径满足3-5∶1,所述支撑辊的长度与直径满足1-2∶1,所述工作辊的长度与直径满足3-6∶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刚度高、精度好、板型易于控制,能够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便于制造,便于操作,有利于维护和调整。文档编号B21B1/28GK201579255SQ201020062318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5日专利技术者沈涛 申请人:沈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式冷轧机,包括机架(3)、上、下工作辊(4、5)和上、下支撑辊(1、2),机架(3)由操作侧架体和传动侧架体组成,所述上、下工作辊(4、5)和上、下支撑辊(1、2)设置在机架(3)上,上支撑辊(1)、上工作辊(4)、下工作辊(5)和下支撑辊(2)由上而下依次通过辊面相接,其特征在于:在架体(3)中空部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平行度轴向调节轨道,在左右两侧的平行度轴向调节轨道内分别安装有两个上横移块(8、9)和两个下横移块(10、11),所述支撑辊与工作辊的直径满足3-5∶1,所述支撑辊的长度与直径满足1-2∶1,所述工作辊的长度与直径满足3-6∶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涛
申请(专利权)人:沈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