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制动钳制动活塞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1392 阅读:5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后制动钳制动活塞机构,它包括活塞体、行程调节螺母、波形弹簧和卡簧。所述活塞体的内腔前端设有可容纳初装状态时行程调节螺杆头端的小圆柱形第一空腔;活塞体的内腔中部还设有可容纳行程调节螺母的圆锥形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头部与小圆柱形第一空腔尾部相接;活塞体的内腔中后部设有可容纳波形弹簧和卡簧的圆柱形第三空腔;活塞体的内腔尾部设有大圆柱形第四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活塞体内内腔在结构上的改变去掉了辅助活塞的结构以及辅助活塞与调整螺母的咬接机构,进而去掉了排气小孔和密封圈的结构,降低了漏油的风险和卡死故障的可能性,使制动更加安全可靠。本结构上的改进,使结构更加简单,加工更加容易,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后桥的制动机构,具体是指一种后制动钳制动活塞机构。 技术背景在本技术专利技术以前 ,本行业中普遍使用的后制动钳制动活塞机构是公告号为 CN1187866的专利文件中公布的带自动调整机构的制动活塞机构。在该机构中,调整螺母旋 拧在一个轴向可滑动但不可转动的螺杆上(螺杆未画出),一个辅助活塞可滑动地布置在 活塞体内腔中,通过一个轴向锁定的咬接连接与调整螺母连接。并且通过在螺母和辅助活 塞上各自开设排气槽来完成内部空气的排出。但是该机构零件数量多,零件加工复杂而且难度大。一方面,在该活塞机构中,由 于存在辅助活塞,为排除活塞体内腔前部的空气,在活塞体上须设置小排气孔。并且为避免 小排气孔漏油,须在辅助活塞上增加唇形密封圈。当活塞出现超程时,辅助活塞可能滑出制 动活塞体内腔,导致漏油使液压失效。即使不超程,密封圈的形状也难以保证,并且密封圈 容易老化,也是漏油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由于辅助活塞与调整螺母的咬接连接结构容易 产生卡死的故障,阻碍调整螺母的补偿旋转,从而影响行程调整,导致制动无力。同时,调整 螺母在行程补偿时是需要旋转的,这样在螺母上开设排气槽就难以保证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后制动钳制动活塞机构,它包括活塞体(1)、行程调节螺母(10)、波形弹簧(15)和卡簧(1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1)的内腔前端设有可容纳初装状态时行程调节螺杆(12)头端的小圆柱形第一空腔(3);活塞体(1)的内腔中部还设有可容纳行程调节螺母(10)的圆锥形第二空腔(9),所述第二空腔(9)头部与小圆柱形第一空腔(3)尾部相接;活塞体(1)的内腔中后部设有可容纳波形弹簧(15)和卡簧(13)的圆柱形第三空腔(7);活塞体(1)的内腔尾部设有大圆柱形第四空腔(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文高涂正恒金梨胡生智汪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万向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浙江万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